南疆游记(4)‍瓦罕走廊、盘龙古道和慕士塔格冰川

华仁民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春电影制片厂</span>拍摄了一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讲述的是1951年帕米尔高原边防部队识破特务组织阴谋的故事。影片不仅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扣人心弦,而且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多首插曲受到大众喜爱和传唱。</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南疆之旅的大本营塔什库尔干(塔县)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取景地,影片中的边防哨所、雪山冰峰以及塔吉克族村落等场景都在这里实地拍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灵感也源于此。‌‌而主要人物阿米尔、古兰丹姆等都是由塔吉克族演员或战士扮演的。</p> <p class="ql-block">  下面几张照片是我们在塔吉克族的托格伦夏村拍的。朝阳之下的雪山轮廓清晰,色调明朗,被誉为“日照金山”。塔什库尔干河水波光粼粼,像一条丝带流淌在金色的草甸;<span style="font-size:18px;">炊烟与晨雾交织,</span>水草丰润,牛羊肥壮,<span style="font-size:18px;">构成了一幅宁静温馨的</span>塔吉克族牧民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塔什库尔干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麓,地形上是兴都库什山、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的交汇处;它的西南侧毗邻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是我国唯一一个在陆地上与三个国家接壤的县级行政单位。</p><p class="ql-block">(地图下载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前面的旅程中途径了中塔之间的卡拉苏口岸,游览了中巴边境的红其拉甫口岸,而中国与阿富汗的边境口岸,就是这条“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它是阿富汗至中国新疆的东西向狭长地带,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整个走廊东西长约300公里。照片中远处的两山之间就是瓦罕走廊。</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到达口岸国门,只是到了作为旅游景区的这块平台。平台上除了有“瓦罕走廊”四个大字的标志外,还竖立着多个人物雕像、纪念石块和木牌,介绍曾经到过(经行)此地的历史人物,他们中有被誉为“丝绸之路开创者”的西汉使者张騫、东汉佛学家安世高、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以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等。</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原来只是一条当地人通行的山谷道路,2019年6月整修后铺成柏油路面。因为这条仅30公里的山路上竟然有600多个S形或U形弯道,而海拔又从3000米急剧上升到4200米,真可谓“出世即惊艳”。于是它很快就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的这句宣传口号——“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也非常出彩,并成为温暖每个游客的心灵鸡汤。</p> <p class="ql-block">  离开盘龙古道,我们来到了帕米尔高原“三湖”中最小的班迪尔湖(前两个是白沙湖和喀拉库勒湖)。它是一座海拔约3050米的人工水库,因富含矿物质(可能是铜、钴之类元素)而呈现独特的蓝色,故又称“蓝湖”,被誉为帕米尔高原上的“蓝宝石”或“蓝眼睛”,也是塔县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帕米尔之旅的最后一站——慕士塔格冰川公园。</p><p class="ql-block"> 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川之父”,最高峰海拔7546米,终年积雪,十分雄伟壮丽。塔县在2019年修建了冰川公园,方便游客近距离观赏和接触冰川,并在海拔4623米处设置了最高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冰川公园不让70岁以上的老人进入,所以我们三人中只有裘丽雯在写了承诺书之后可以进入景区,而我和孙同学只能坐在游客中心休息。照片是游客中心里的慕士塔格峰模型,以及陈列的白牦牛、雪豹和马可波罗盘羊,后者长着一双巨大的弯角,以最早在帕米尔发现它们的马可波罗命名。</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几张照片就是裘丽雯在冰川公园海拔4035米处标志柱附近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慕士塔格峰,我们南疆之旅的重头戏帕米尔之行便圆满结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