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字 汉丰</p><p class="ql-block"> 图生 汉丰,部分选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滇西不仅有美丽的山川,有徐霞客称为“极边”的地理环境,还有80年前那场全民族刻骨铭心的抗日烽火。</p><p class="ql-block"> 我从来没到过这片土地,但不缺向往。这次,我从合肥出发,向西飞抵昆明,又乘高铁西向保山,然后,我们坐着12座奔驰接驳车,从保山出发,向芒市、瑞丽、腾冲等地西去,当龙陵、畹町等这些熟悉的地名从旅行车窗户掠过时,知是已处滇西腹地了。一种复杂交加的情绪充斥着心胸:有些许新鲜感;有些许心愿了却感;还有希望此行能丰富对滇西抗战、中国远征军的了解感。还夹杂着哀思。</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中国远征军名录墙”前,看到墙上密密麻麻镌刻了10万多抗日先辈的名字,像是整装待发的“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雄师。这份名录是史无前例的,而又是最真实的记录和史料。</p> <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当年,中国应盟军的邀请,雄壮高昂,十万中国远征军从畹町、腾冲等地出发,挥师缅北,开辟了远征军同盟军共同与日军作战的新战区。</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远征军200师激战皮尤河,驰援英缅军队,守卫同古,与日军精锐展开了殊死拼杀,重创敌军,共歼敌5000余人。</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远征军援助西路英军作战,38师以少击多,歼敌1200多人,取得仁安羌大捷,解救出7000多英军和侨民,500多名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远征军从野人山撤退,走进了无尽的原始森林,耗尽了给养,只能以树皮和草根充饥,许多战士在休息中被蚂蟥吸干血液,倒在了原始森林中,然后被食人蚁啃成白骨。</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远征军与盟军一道,组织缅北、滇西大反攻,攻克孟拱、密支那、瑞姑、八莫等地,收复松山,腾冲,畹町。打通中缅公路,收复缅北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敌4.9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我仿佛看到:杜聿明、戴安澜、孙立人、廖耀湘、刘放吾等,那一个个远征军将领在炮火硝烟中指挥若定,他们或手持地图于丛林深处研判战局,或立于阵地前沿激励士气,有的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以生命践行报国誓言。他们的坚毅目光,映照着民族不屈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 在腾冲国殇墓园,我沿着主干道,缓缓徐行,由忠烈祠、烈士墓、而纪念塔。每一处都希望细目而过,生怕放过了一个细节,但时间有限,又不得不边看边舍。好在有所获,又若有所思。有几处最引我关注:</p><p class="ql-block"> 其一,小团坡烈士墓3346个墓碑一纵纵排开,像是在向山头冲锋。它是1944年5月至9月,第二十集团军在腾冲与日军激战127天,歼敌6000余人,收复了中国被日军占领的第一座县城。但却牺牲了9168位烈士。这些墓碑尽管还不到牺牲烈士的一半,但有名有姓的几千人墓园还未见过,全国可能也就仅此一处。它给人以心灵的冲击和沉痛,墓碑高不过几十厘米,可在心灵深处,它却是那么地高大。</p><p class="ql-block"> 其二,忠烈祠后面由于右任先生题字的墓铭“天地正气”,龙飞凤舞,一笔好草书。但仔细一看,“地”与“正”都少了一竖,耐人寻味。作何解读,可能就人各有异了。于老先生的“正气”和中国文化在此得到淋漓致尽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其三,国殇墓园出口处的“倭塚”,埋葬的是日军腾越守备队长藏重康美大佐、继任守备队长太田正人大尉、第148联队副官桑弘大尉,警醒世人侵略者的下场。旁塑有一雕像,以跪姿面对烈士墓园。这也同样是一处“正气”和中国文化的生动展现。</p><p class="ql-block"> 其四,忠烈祠后还有盟军牺牲的19位军人墓碑,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姓名和军衔。为此,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给保山市长熊清华先生写了信。这些既是中美共同抗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民对为牺牲在中国抗日战争的盟军的祭奠和追思。</p> <p class="ql-block"> 在古镇和顺图书馆,当我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不由得想起,这座图书馆有何特别?当听完介绍,查完资料后,才对它肃然起敬。原来这座图书馆不仅历史悠久,藏书丰富,系20世纪初由爱国华侨创建,而且它也是抗日战争中一块重要阵地。抗日人士通过收听到的时势新闻和抗战消息被印成简报,送往滇西各地,鼓舞抗日军民的士气。引得许多文化名人纷纷题字,给于鼓励。二十集团军收复腾冲时,总司令霍揆彰在此指挥战斗。在滇西抗战中,武有远征军挥师枕戈,血战日寇;文有和顺图书馆传檄鼓呼,宣传抵抗,文武相彰,共同抗日。</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来到中国远征军的出发地,来到中国军队收复的第一座县城,追思往昔,心潮澎湃,不忘国耻,牢记历史。不由地激起我对那些为国捐躯先辈们的深深缅怀,在他们的墓前鞠上一躬,在心中垒起一座更高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