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家认为,身体内住着神明,有事多和身体商量,真的有用。 </p><p class="ql-block">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经历,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印证。他从三十多岁的久治不愈,到四十五岁后的不药而愈,其转折点就在于学会了放松,并开始像对待挚友一般,与自己的身体器官聊天、沟通,在每晚入睡前,由衷地感谢它们一日的辛劳。</p><p class="ql-block">这套方法,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极为深邃的玄学体系作为支撑。百年前的道家秘籍《黄庭经》早已揭示:我们的身体并非简单的血肉之躯,而是一座神圣的“神明府邸”。我们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分别居住着五位守护神祇:</p><p class="ql-block"> 心藏神,名丹元,字守灵。 祂是我们心神与智慧的主宰。</p><p class="ql-block"> 肝藏魂,名龙烟,字含明。 祂掌管我们的谋略与生机。</p><p class="ql-block">脾藏意,名常在,字魂庭。 祂是我们的意念与能量的中枢。</p><p class="ql-block">肺藏魄,名皓华,字虚成。 祂主导我们的气魄与节律。</p><p class="ql-block"> 肾藏志,名玄冥,字育婴。 祂是我们生命力与志向的根源。</p><p class="ql-block">经文记载,针对五脏的病患,只要静心念诵相应脏器的神明名字,病痛便会逐渐消弭。</p><p class="ql-block">这并非神话,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知晓我们所有的所思所想,任何不适,都是内在信念与情绪心结的具象化反馈。 不适,不是敌人,而是一位忠实的信使,它提示着我们身心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疗愈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有事和身体商量”的本质,是一套深刻的自我疗愈机制。当不适出现,我们不应如临大敌般抗拒、厌恶,而应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讯息或指示。它的运行机理是:</p><p class="ql-block">1. 从“对抗”到“对话”:不再将疼痛视为需要消灭的敌人,而是像迎接一位前来报信的朋友。静下来,感受它,问它:“你想告诉我什么?”</p><p class="ql-block">2. 从“忽视”到“接纳”:接纳身体当下的所有感受,无论是酸、胀、痛、麻。这种全然的接纳,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的疗愈能量。如同安抚一个哭泣的孩子,首先需要的是拥抱,而非斥责。</p><p class="ql-block">3. 以“神明”为媒介,进行深度沟通:您可以借助《黄庭经》的智慧,将对话具体化。例如,当感到心悸不安时,可以在心中默念:“守灵(心神),我知道你感受到了不安,谢谢你提醒我。请慢慢平静下来,我与你在一起。” 当肝区胀痛时,可以轻柔地告诉它:“含明(肝神),请帮我疏解这份淤堵的怒气,让气机恢复畅达。”</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开始倾听身体,身体也会回报以深切的信任与和谐。您不再是“拥有”一具身体,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身心灵合一的生命。 </p><p class="ql-block">这五位内在的神明,便是引领我们通往内在平衡、健康与智慧的五位最良善的导师。</p><p class="ql-block">与它们为友,便是与自己最深处的生命本源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