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优待证,一生赤子情。

张爱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墨绿色的封皮上,烫金的“退役军人优待证"字样格外醒目,小小的卡片攥在手中,却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军旅岁月的风霜与荣光。这不是一张普通的证件,而是国家与人民对退役军人最真挚的礼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几何时,他们是边关冷月里的守护者,是抢险救灾中的逆行者,是演训场上的排头兵。迷彩服浸透汗水,军徽闪耀信仰,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筑牢国家的安全防线,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当军号声远去,军装换成便装,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都从未褪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优待证的每一项权益,都是社会尊祟的具体注脚。车站的优先通道、医院的绿色窗口、景区的免费入园……这些看似细微的关怀,实则是“对他们过往尊崇的职业”的生动实践。它像一速光,照亮退役军人的转型之路,让他们感受到,脱下军装,依然有“家”的温暖与支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张卡片更凝聚着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着每一位退役军人,昔日的荣光末曾远去,新的使命已然在肩。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在志愿服务的队伍里,他们带着军人的坚毅与果敢,续写着新的人生华章。而这份尊崇,也将激励更多年青人投身军营,让爱国拥军的暖流在全社会生生不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张优待证,浓缩了无悔的军旅记忆,承载了厚重的社会责任,更见证了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永远荣誉的象征,更是责任的延续,永远闪耀着,“若有战,召必回”的赤诚光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