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俄罗斯之旅

Tothetimetolife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旅行记:(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城市形成过程</p><p class="ql-block">莫斯科</p><p class="ql-block">于1147年首次见于史册,原为弗拉基米尔公国边境要塞,凭借河网交汇的地理位置(莫斯科河连接伏尔加河、奥卡河)发展为贸易枢纽。 </p><p class="ql-block">1325年东正教都主教驻地迁至莫斯科,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公主后,以“第三罗马”自居(16世纪),克里姆林宫仿耶路撒冷设计,成为东正教圣城象征。 </p><p class="ql-block">15世纪推翻蒙古统治,伊凡四世加冕沙皇(1547年),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罗斯,莫斯科成为政治核心。长期代表俄罗斯本土性与宗法传统,1812年卫国战争中以“焦土战术”抵御拿破仑,强化其民族精神堡垒形象。 </p><p class="ql-block">1918年苏维埃政权迁都于此,重塑为共产主义象征与对抗西方的意识形态中心。</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p><p class="ql-block">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大帝经21年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1703年在涅瓦河口沼泽地奠基新城。 </p><p class="ql-block">1712年迁都至此,以荷兰阿姆斯特丹为蓝本规划运河与巴洛克建筑,强制贵族移居,建立海军学院与科学院,全面西化,成为“通往欧洲的窗口”。象征帝国西化的野心,取代莫斯科的保守势力,推行行政改革(设参政院)、宗教世俗化(废除牧首制)。 </p><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控制航道,水网体系延缓敌军进攻(如1708年瑞典入侵)。 </p><p class="ql-block">1725年港口贸易占全国63%,推动俄罗斯融入欧洲市场。</p><p class="ql-block">莫斯科代表“本土的、东正教的旧俄罗斯”,圣彼得堡体现“启蒙的、世俗的新俄罗斯”。19世纪思想界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之争即映射双城矛盾。 </p><p class="ql-block">1918年首都迁回莫斯科,既因圣彼得堡临近一战前线,亦标志苏维埃政权与沙俄传统的割席。</p><p class="ql-block">正如别林斯基所言:“莫斯科与彼得堡是一体两面,终将融合为和谐整体。”两座城市的兴替浓缩了俄罗斯在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性间的百年挣扎,至今仍是理解其文明基因的关键维度。</p><p class="ql-block"> (二)邂逅惊喜</p><p class="ql-block">原计划是乘火车一路向北,从外蒙古的草原到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畔,再去看贝加尔湖的蓝冰。火车窗外的风景,两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可世事难料,最终只能坐飞机直抵俄罗斯,那份期待中的火车旅行的浪漫,终究是落了空。</p><p class="ql-block">抵达俄罗斯后,我并未被失落笼罩太久。在莫斯科大学麻雀山上,我撞见了一场俄罗斯的秋天。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切都刚刚好。那天秋意正浓,秋色正美,我踩着被秋风扫落的叶子,脚下沙沙作响,心里乐开了花。抬头望去,秋叶像被风儿撒下的金粉,飘飘荡荡,落了一地,把地面铺成一片金黄。虽然树叶落了,但那份曾经的绚烂,依然在眼前闪耀。我喜欢这样的秋天,我曾四处寻找,却没想到在莫斯科,以这样的方式遇见了它,这难道不是意外的惊喜吗?所以,什么伏尔加河、什么贝加尔湖的诱惑,此刻都靠边站吧,让我沉醉在这片秋色里,尽情享受这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还有,莫斯科的查理津诺皇家庄园跟小松鼠互动的那一幕,至今令我难忘,那天,庄园在秋日的笼罩下别有一番韵味。我和同伴漫步在庄园的林间小道上,金黄的落叶铺满地面,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秋天的交响曲。正当我们沉浸在这片宁静的秋色里时,同伴突然轻轻拽了拽我的衣角,小声说:“看,小松鼠!”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正从我的脚边轻盈地跑过,它那小巧的身躯在落叶间穿梭,像是一个灵动的精灵。</p><p class="ql-block">我们顿时被这小家伙吸引住了,不自觉地跟着它,在秋叶里开启了一场奇妙的“追逐”。小松鼠似乎一点也不怕人,它一会儿跳到树上,用那黑溜溜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一会儿又蹦到地上,捡起一颗松果,捧在手里津津有味地啃着。它那可爱的模样,一会儿翘着尾巴,一会儿又用前爪捧着食物,一会儿又爬到我的身上。一会儿又跑下去,一会儿又爬上来,就这样不断地逗你玩,那神情实在令我们开心不已,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说到惊喜,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小商店与俄罗斯售货员小美女的中英文对话绝对是难以忘怀的经历。阿尔巴特大街是我们这次旅行中的最后一个景点,街道两旁布满了各种特色小店,充满了异域风情。我随意走进一家小商店,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纪念品,让人目不暇接。小商店的售货员是一位俄罗斯小美女,她扎着马尾辩,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十分可爱。我指着货架上的套娃用简单的英语问她价钱,没想到,她突然用中文问我:“你是中国人吗?”我愣了一下,随即惊喜地回答:“是的!”</p><p class="ql-block">就因为这意外的中文对话,我们俩不知为何都笑了起来,仿佛找到了共同的小秘密。接着,我们就这样一会儿用中文,一会儿用英语交流起来。她用中文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回答中文,她却有时听不懂,我只好又改用英语回答;她用英语问我问题的时候,我回答英语,她有时又听不懂,我又改用中文回答。</p><p class="ql-block">她对于我的问题也是一样,不懂中文的就用英语,不懂英语的就用中文来回答。这种“中英混合”的交流方式,让我们时不时对视而笑,时不时又会哈哈大笑,整个交流过程充满了欢乐与趣味,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原本只想买一个小纪念品的,结果却一口气买了三个。因为这份快乐,因为这份开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多买了两个。这个小姑娘的纯真与热情,让阿尔巴特大街的这次购物体验变得格外特别,也成了我这次旅行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p><p class="ql-block">然而,旅途并非总是这般轻松愉快。在莫斯科机场,我们正要从莫斯科飞回国内,却发生了一场让人心惊胆战的小插曲。当时,团队里有一位团友在过第一道安检时,不知什么原因,工作人员要求她重新检查。出于团队情谊,我毫不犹豫地留下来陪她等待。等我们终于通过安检,走出检查区域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我俩瞬间慌了神——原本熙熙攘攘、有说有笑的团队,此刻竟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怎么办?团队不见了!”我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如果找不到团队,我们可能就赶不上飞机,回不了国了,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心跳如擂鼓,手心里也冒出了冷汗。</p><p class="ql-block">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必须冷静下来。我硬着头皮,带着团友,朝着第二道安检口走去。一路上,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值机登机的事情。我摸了摸小包里随身携带的护照,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踏实的感觉。只要有护照,我们就能值机;只要值机成功,我们就能坐上飞机,顺利回国。</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我们一头扎进了值机的人流中。机场里人来人往,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我一边努力地寻找着值机柜台,一边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和工作人员交流,还时不时地比划着。虽然沟通有些磕磕绊绊,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值机柜台,并成功办理了值机手续。</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们心中满是欢喜。这次旅行中,这是我们首次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独自完成值机。这无疑也是这次旅行中的一大收获,让我们在慌乱中找回了自信,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旅行体验。</p><p class="ql-block">这次俄罗斯之行,虽然少了火车穿越两国的那份期待,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莫斯科大学麻雀山的秋韵、查理津诺庄园里那只可爱的小松鼠、阿尔巴特大街与俄罗斯小姑娘的欢乐交流,机场走丢后的冷静应对与独自值机成功这些碎片拼凑成了我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旅行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打卡多少景点,而在于那些计划之外的相遇,那些让你心跳加速、嘴角上扬的瞬间。俄罗斯,这片土地,用它独有的方式,给了我一份难忘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10月11日下午5:30左右从深圳国际机场乘坐南航大约10个小时左右后抵达莫斯科机场,抵达莫斯科机场时大约是当地时间的晚上9点多,俄罗斯的时间比我们北京时间晚了五个小,在莫斯科住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10月12日早上我们到达的第一个景点就是红场。</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朱可夫元帅博物馆,位于红场北面,门前是朱可夫元帅雕塑。展现朱可夫元帅1945年胜利日大阅兵时骑马检阅部队的场景。朱可夫在二战中指挥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和攻克柏林等关键战役,是苏联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雕像生动刻画了他的威严与英勇,成为俄罗斯人民对二战胜利的永恒纪念。</p> <p class="ql-block">红场北面是博物馆,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15世纪末由伊凡三世开辟为商业区。1517年因火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正式更名为“红场”,俄语中“红色”意为“美丽”。1812年拿破仑军队纵火后,红场重建并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朱可夫元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教堂位于红场的南面,建于1555-1561年,由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为纪念征服喀山汗国的胜利下令修建。最初为纪念战争中8位圣人的帮助,设计了8个小礼拜堂,后中央塔楼整合为大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以修士瓦西里命名,他曾预言伊凡四世的暴行,死后葬于此,故得名“瓦西里升天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圣瓦西里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圣瓦西里是16世纪俄罗斯著名的“圣愚”,全名瓦西里·布拉仁诺(Василий Блаженный),因赤身流浪又被称为“赤裸的瓦西里”。他是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备受尊崇的传奇人物,类似中国济公的形象,他常年赤身露体、行为癫狂,但被民众视为拥有预知能力的神圣者。例如曾预言顾客次日死亡、预见到莫斯科大火,并常以疯癫外表惩恶扬善。据记载,瓦西里曾直言批评沙皇祈祷时分心,伊凡雷帝非但不怒,反而更信其神力,多次邀他入宫。</p><p class="ql-block">1552年去世后,伊凡雷帝亲自扶柩下葬,葬礼规格堪比国葬。1588年他被封为圣人,沙皇费多尔为其遗骨增建教堂,原“波克洛夫斯基大教堂”由此改称圣瓦西里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圣愚现象是俄罗斯独特的宗教文化符号,融合了东正教虔诚与民间神秘信仰,象征智慧与疯癫、纯洁与污秽并存的矛盾性。</p><p class="ql-block">瓦西里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圣愚,其传说至今仍是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承载的不仅是建筑之美,更凝聚了一个民族对信仰与人性复杂性的千年思考。若您对俄罗斯文化感兴趣,他的故事值得深入探索。</p> <p class="ql-block">古姆国立商场卫衣红场的东面。</p> <p class="ql-block">列宁斯大林雕像在列宁墓附近,列陵墓位于红场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无名烈士墓换岗仪式</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国立大学(全称莫斯科国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于1755年:该校共培养出13位诺贝尔获奖者。作为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莫斯科大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7位,长期稳居俄罗斯国内高校首位。</p> <p class="ql-block">两只小鸟在打架</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麻雀山海拔只有100多米,在这里可俯瞰莫斯科全景</p> <p class="ql-block">从莫斯科乘坐高铁前往圣彼得堡,差不多700公里,大约四个小时左右。此高铁站虽然在莫斯科却命名圣彼得堡高铁站或列宁格勒高铁站。俄罗高铁站的命名是以目的地为命名的,尽管起点是莫斯科也要命名为圣彼得堡(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途中的建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有两个凯旋门。这凯旋门是纪念1829年的俄士(土耳其)战争的,因为所建的那条路叫莫斯科大街,所以叫成“莫斯科凱旋门”。这个门可是铜和铁铸造成的,真的很牛!</p> <p class="ql-block">10月12日晚上我们抵达了圣彼得堡, 10月13日上午,我们在圣彼得堡导游小丹的带领下来到了叶卡捷琳娜宫(内有琥珀宫)。</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位于普希金市):彼得大帝为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避暑行宫,后经伊丽莎白女皇扩建、叶卡捷琳娜二世改造,以巴洛克风格和琥珀宫闻名。</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位于圣彼得堡市郊的皇村(为纪念诗人普希金于1937年更名为普希金市)是皇村建筑群的核心组成部分。皇村(Царское Село)是沙皇时期的皇家避暑胜地,1990年与叶卡捷琳娜宫共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普希金于1811年(12岁)进入皇村中学就读,在此度过6年青春岁月。该校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建立的贵族学校,普希金在此系统学习文学、语言,并开始诗歌创作。1815年,他在校内公开朗诵原创诗作《皇村回忆》,一举成名,被文坛泰斗杰尔查文盛赞为接班人。</p><p class="ql-block">创作灵感源泉皇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深刻影响了普希金的创作。他多次在诗中描绘皇村景色,如1823年所作《皇村》中写道:“描绘出那些我用心灵生活的迷人的地方……带领我到湖边去,到那幽静的斜坡上去!”诗中称皇村为“和平的诗歌和美好空闲时光的献礼之地”。 </p><p class="ql-block">皇村中学旧址保存完好,其宿舍(四楼14号)、教室及花园内的普希金坐像(诗人侧首沉思姿态)均成为重要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起源:琥珀宫始建于1709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下令建造,最初是为庆祝其加冕而建,旨在效仿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p><p class="ql-block">赠予俄国:1716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将其赠予俄国彼得大帝,作为两国结盟的象征,后安置于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宫。</p> <p class="ql-block">1941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琥珀宫被德军拆卸运回德国柯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二战末期,琥珀宫失踪,其下落至今成谜,可能在轰炸中损毁或被藏匿。</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二世出生于普鲁士没落贵族家庭,14岁被选为俄国皇储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4年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45年与彼得三世成婚,但婚姻不和睦,彼得三世沉迷军事游戏,对她冷暴力,两人长期分居。</p><p class="ql-block">彼得三世继位后推行亲普鲁士政策,引发贵族不满。叶卡捷琳娜联合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等人发动政变,迫使彼得三世退位,随后登基称帝,成为俄国历史上第四位女皇。1762年,彼得三世继位后推行亲普鲁士政策,引发贵族不满。叶卡捷琳娜联合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等人发动政变,迫使彼得三世退位,随后登基称帝,成为俄国历史上第四位女皇。同时她也是俄罗斯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皇帝,并与圣彼得大帝齐名。</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到十二月党人广场和青铜骑士雕塑。</p> <p class="ql-block">接着登上圣伊萨基耶夫大教堂,俯瞰圣彼得堡全景。</p><p class="ql-block">此教堂是世界上四大教堂之一。是圣彼得堡最为著名的教堂,是圣彼得堡最高的建筑(102米)。</p> <p class="ql-block">10月15号上午,我们参观了冬宫广场及冬宫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广场冬宫、总参谋部大楼等建筑合围而成,形成和谐统一的建筑群。广场中央矗立着亚历山大纪念柱,是为纪念1812年俄法战争胜利而建,柱高47.5米,由整块花岗岩制成,顶部天使雕像象征胜利。</p><p class="ql-block">广场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时刻,如1905年“流血星期日”事件,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1917年十月革命,起义群众攻占冬宫,标志着俄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p><p class="ql-block">冬宫(现艾尔米塔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初建于1711年,为彼得大帝的冬季行宫,后经多次重建与扩建。1754年,伊丽莎白女皇聘请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重建,形成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建筑,外墙蓝白相间,装饰精美。博物馆里面的珍藏的艺术品,最初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诗人的珍藏品,后来冬宫与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合并成为现在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917年后,冬宫成为人民财产,1922年正式转型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现藏品超300万件,涵盖绘画、雕塑、考古文物等,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冬宫博物馆里面很大,整个冬宫一共有22公里,如果把冬宫300万件展品都看完,每件展品用30秒钟时间,大概需要七年的时间才能看完。</p> <p class="ql-block">拉菲尔油画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前往夏宫,途中……。</p> <p class="ql-block">在夏宫参观时给我们讲解的是一位在中国学中文的俄罗斯女讲解员,她讲得非常生动有趣,在这里我只顾听她讲解内宫照片一张都没来得及拍,只是出来时拍到两三张外观夏宫。</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夏宫,全称彼得大帝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是俄罗斯历史上重要的皇家园林和建筑群,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1704年,彼得大帝为彰显俄罗斯跻身欧洲列强的地位,下令兴建夏宫,1710年至1714年由瑞士人多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建造,1723年竣工。</p><p class="ql-block">夏宫历经多次扩建与改造,18世纪中叶为纪念北方战争胜利,建造了梯级大瀑布。二战期间遭德国军队破坏,战后修复,</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涅瓦河流入波罗的海的芬兰湾。</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救世主滴血大教堂(基督复活教堂)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1881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河堤遇刺身亡。为纪念这位推行改革、废除农奴制的“农奴解放者”,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于1883年在其遇刺地点动工修建教堂,历时24年,于19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1801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造喀山大教堂,旨在供奉喀山圣母像,该圣像被视为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传说在多次战争中显灵护佑俄罗斯。</p> <p class="ql-block">喀山是俄罗斯的另一座城市,这一次俄罗斯之行,我们只去了莫斯科和彼得堡两座城市,没有到喀山,只是去喀山教堂,顺便了解一下喀山的历史(复制AI搜索)</p><p class="ql-block">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称俄罗斯三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千年文明积淀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其核心历史脉络如下:</p><p class="ql-block">建城与早期发展</p><p class="ql-block">11世纪初:伏尔加-保加尔公国为抵御外敌,在卡赞河东岸修建木质关隘,形成喀山雏形。</p><p class="ql-block">13世纪:蒙古金帐汗国统治时期正式建城,成为伏尔加河流域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1438年:鞑靼贵族脱离金帐汗国,建立喀山汗国,定都于此。</p><p class="ql-block">并入俄罗斯与近代变迁</p><p class="ql-block">1552年:沙皇伊凡雷帝攻占喀山,将其纳入俄罗斯版图,开启斯拉夫与鞑靼文化融合进程。</p><p class="ql-block">18-19世纪:发展为伏尔加河中游经济、交通中心,叶卡捷琳娜二世重建被战火损毁的城区。</p><p class="ql-block">苏联时期:成为重要工业与文化基地,石油、机械制造业崛起。</p><p class="ql-block">文化交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作为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涅瓦河滋养了这座“北方威尼斯”,其两岸分布着众多历史建筑、桥梁和景点,是城市景观的核心。</p> <p class="ql-block">走在涅瓦河岸边,发现河里的水是黑黑的,这样的河也能成为圣彼得堡的母亲河吗?我问了小丹导游,她告诉我,其实河水是清澈的,因为地下矿物质丰富,有黑土地等,又加上天气阴天,所以反射出来的颜色就很暗,有点像墨水般的颜色。如果是晴天那就大相径庭了。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p><p class="ql-block">在中午12:00,我们还在这里听到了一声巨响。尽管之前导游提醒我们听这声音,但当它真正响起来的时候,还是让我们感到为之一震,有点震耳欲聋,猝不及防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声音源自彼得保罗要塞(涅瓦河对岸)的传统正午报时仪式。这一习俗始于18世纪,最初用于向市民传递时间信号,后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文化标志。炮声通过要塞的克龙维尔克炮楼发射,晴天时最远可传播至10公里外。</p> <p class="ql-block">乘坐游船游览涅瓦河</p> <p class="ql-block">逛涅瓦大街。</p><p class="ql-block">普希金和他的夫人曾经在涅瓦大街附近生活过。</p> <p class="ql-block">涅瓦大街艺术公园</p><p class="ql-block">我们只在聂瓦大街停留不到一个小时。这一天我们还去参观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p> <p class="ql-block">10月16日,我们又回到了莫斯科,这里是莫斯科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圣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出生于1314年,自幼习惯通过祷告、禁食与劳动来寻求拯救。1337年,他与哥哥在荒野中建立隐修院,后发展为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圣谢尔盖的贡献奠定了东正教在俄罗斯的主导地位,因此他被尊为俄罗斯东正教的开山祖师。</p><p class="ql-block">修道院坐落在谢尔盖耶夫镇的高地上,始建于1337年,由圣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创建。作为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中心,它曾多次抵御外敌入侵(如16世纪波兰军队的围攻),石墙高达15米,历史上兼具宗教与军事防御功能。</p><p class="ql-block">建筑与文化价值 </p><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群:包括1423年建成的圣三一教堂(安放圣谢尔盖灵柩)、1585年仿克里姆林宫建造的圣母升天大教堂(蓝色圆顶配金色穹顶),以及高达88米的五层钟楼(现存23口古钟及72吨“钟王”)</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谢尔盖耶夫镇</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前往莫斯科郊外的皇家庄园。</p><p class="ql-block">1775年,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买下该村庄并改名为“察里津诺村”,意为“女皇村”。</p><p class="ql-block">建造历程:1776年,为纪念俄土战争胜利,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在此修建皇家建筑群。首任设计师巴热诺夫建成皇宫、面包房、歌剧厅等建筑,但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初建皇宫不满,于1786年命人拆除并按卡扎科夫的设计图纸重建,工程未及完工,女皇便已离世。此后庄园逐渐衰败,19世纪中叶转型为文化名人别墅区,契诃夫、柴可夫斯基等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10月17日上午我们前往克里姆林宫,它就在红场隔壁。</p><p class="ql-block">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象征与总统府所在地,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占地27.5万平方米,始建于1156年,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美誉,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核心信息:</p><p class="ql-block">核心概况</p><p class="ql-block">政治地位:现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地,历史上曾是沙皇宫殿及苏联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三角形宫墙(长2235米,高5-19米)环绕19座塔楼,其中5座塔楼顶端装有红宝石五角星。建筑群融合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等风格,代表建筑包括:</p><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大教堂(1479年):沙皇加冕地,金顶白墙,保存历代宗教壁画。</p><p class="ql-block">大克里姆林宫(1839年):总统办公楼,新古典主义风格,内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等国事场所。</p><p class="ql-block">伊凡大帝钟楼(81米):宫内最高建筑,藏有50余口古钟。</p> <p class="ql-block">圣母升天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钟𡈼</p> <p class="ql-block">房子顶上的旗杆曾被炸毁。</p><p class="ql-block">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建筑群内重要宫殿,现为俄罗斯总统府所在地及国事活动场所。始建于1839年,历史上是沙皇加冕典礼、宫廷庆典的核心场所。如今主要承担国家礼仪职能,如国书递交仪式、高级勋章授予典礼等。总统日常办公地点位于克里姆林宫内的参议院大楼(现称总统府),该建筑独立于大克里姆林宫,设有总统办公室及会客厅。</p><p class="ql-block">总统办公区的具体位置参议院大楼(总统府)位于克里姆林宫西北侧,自1991年起作为总统行政中心。2025年公开影像显示,普京总统的办公区包含主办公室、休息室及外交会客厅,其中主办公室陈列国徽、机密文件及家族纪念品,安保严格且不对外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克里姆林宫以后,我们就参观俄罗斯地铁站。</p><p class="ql-block">地铁是莫斯科一道独特的风景,车站的设计独特新颖,设计形式多种多样。</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国家杜马是俄罗斯联邦会议的下议院,承担国家立法职能,450个议席由21岁以上公民选举产生,任期5年(2008年起)。</p><p class="ql-block">名称“杜马”(Дума)源自俄语“议会”的音译,词根源自“思考”(думать)。现代杜马于1993年确立,取代苏联时期的苏维埃制度,此前沙俄时期(1906-1917)曾设四届杜马但权力有限。</p> <p class="ql-block">10月18日参观中央武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接着逛阿尔巴特大街,买些纪念品( 10卢布兑换1元人民币)在这里有三个小时左右留给我们逛街,还是挺开心的,也是我们在俄罗斯的最后一站,接着我们前往莫斯科机场回国,俄罗斯之旅圆满结束。</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莫斯科阿尔巴特大街,我一共进了三家小商店,其中这一家最有趣,在这里买的纪念品也最多。</p> <p class="ql-block">这次俄罗斯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了,但直到今天(10月22日)依然感到很疲惫,这是我旅行生涯中最辛苦的一次,主要原因睡眠严重不足。也不知为什么这次旅行会睡眠不足。</p><p class="ql-block">走过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城市,可是我对俄罗斯的历史还知之甚少,所以我必须要理理俄罗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重点整理三个核心阶段:(复制AI搜索)</p><p class="ql-block">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从留里克建立王朝到费奥多尔一世绝嗣,包含基辅罗斯、莫斯科大公国到沙皇俄国初期。</p><p class="ql-block">空位过渡期(1598-1613年):戈东诺夫等短暂统治者及伪沙皇时期。</p><p class="ql-block">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18位君主完整世系,彼得一世起改称皇帝。</p><p class="ql-block">一、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p><p class="ql-block">基辅罗斯大公时期 </p><p class="ql-block">留里克(862-879) </p><p class="ql-block">奥列格(879-912) </p><p class="ql-block">伊戈尔(912-945) </p><p class="ql-block">奥尔加(摄政,945-962) </p><p class="ql-block">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962-973) </p><p class="ql-block">雅罗波尔克一世(973-980) </p><p class="ql-block">弗拉基米尔一世(980-1015) </p><p class="ql-block">雅罗斯拉夫一世(1019-1054)1054年后基辅罗斯解体,进入割据时期</p><p class="ql-block">莫斯科大公国时期 </p><p class="ql-block">伊凡三世(1462-1505,首位“全罗斯大公”) </p><p class="ql-block">瓦西里三世(1505-1533) </p><p class="ql-block">伊凡四世(1533-1584,首位正式加冕沙皇) </p><p class="ql-block">费奥多尔一世(1584-1598,留里克王朝绝嗣)</p><p class="ql-block">二、空位与过渡期(1598-1613年)</p><p class="ql-block">鲍里斯·戈东诺夫(1598-1605) </p><p class="ql-block">伪沙皇季米特里(1605-1606) </p><p class="ql-block">瓦西里四世(1606-1610) </p><p class="ql-block">波兰公伏拉斯基拉夫(1610-1613)</p><p class="ql-block">三、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年)</p><p class="ql-block">沙皇时期 </p><p class="ql-block">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 </p><p class="ql-block">阿列克谢(1645-1676) </p><p class="ql-block">费奥多尔三世(1676-1682) </p><p class="ql-block">彼得一世(1682-1725,1721年改称皇帝)</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帝国皇帝时期 </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一世(1725-1727) </p><p class="ql-block">彼得二世(1727-1730) </p><p class="ql-block">安娜一世(1730-1740) </p><p class="ql-block">伊凡六世(1740-1741) </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一世(1741-1762) </p><p class="ql-block">彼得三世(1762) </p><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大帝) </p><p class="ql-block">保罗一世(1796-1801) </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 </p><p class="ql-block">尼古拉一世(1825-1855) </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 </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 </p><p class="ql-block">尼古拉二世(1894-1917,末代皇帝)</p><p class="ql-block">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帝制,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终结。这段历史跌宕起伏,若您对某位君主的事迹感兴趣,可随时告诉我。</p><p class="ql-block">1. 留里克王朝时期(公元862年-1598年)</p><p class="ql-block">基辅罗斯兴起:公元862年,北欧维京人首领留里克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其继承者奥列格迁都基辅,建立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经济上通过贸易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联系,文化上受拜占庭东正教影响。</p><p class="ql-block">蒙古统治:1240年,/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进入长达240年的金帐汗国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在蒙古统治下逐渐崛起,成为罗斯公国之首。</p><p class="ql-block">2. 罗曼诺夫王朝时期(公元1613年-1917年)</p><p class="ql-block">沙皇俄国建立: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推举为沙皇,开启罗曼诺夫王朝。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建立俄罗斯国家,此后通过改革强化中央集权。</p><p class="ql-block">领土扩张:彼得大帝(1689年-1725年在位)推行西方化改革,迁都圣彼得堡,击败瑞典,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强国。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继续扩张领土,吞并克里米亚,使俄罗斯版图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十月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随后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建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灭亡。</p><p class="ql-block">3. 苏联时期(公元1922年-1991年)</p><p class="ql-block">苏联成立: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p><p class="ql-block">卫国战争: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场成为二战欧洲主战场。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最终击败德国,付出巨大牺牲。</p><p class="ql-block">解体:1991年,苏联因经济体制僵化、外交霸权主义等问题走向解体,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p><p class="ql-block">4. 现代俄罗斯时期(1991年至今)</p><p class="ql-block">独立与转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主体,成为独立国家。1992年,俄罗斯确定国名为“俄罗斯联邦”,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仍具重要影响力。</p><p class="ql-block">经济发展与外交:2000年普京上台后,推动经济改革,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参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维护自身利益。</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历史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帝国,再到社会主义国家,最终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历程,其发展始终与地缘政治、文化融合和国际格局变迁紧密相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