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论廖鹏程的书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岭南樵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廖鹏程先生作书,是一种至高的美学享受。那已不是笔墨在纸素间的简单行走,而是生命元气与天地精神的磅礴交响。他三岁执笔,在军人父亲那刚毅而深沉的指引下,并非仅是习得一门技艺,而是开启了一场与千年文脉的灵魂对话。这份源于血脉启蒙的爱,早已深入骨髓,成为他生命不可分割的部份。他遍临二王,深研颜柳,于《兰亭序》的流美中捕捉魏晋的风度,于《颜勤礼碑》的雄浑里感受盛唐的气象,于《玄秘塔》的峭拔间体悟铮铮的骨力。这并非止于形似的摹写,而是“与古人对话”,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往来。他摒弃了皮相的追求,直抵内核,“悟其幽灵,传其血脉”,最终将诸家精华熔铸一炉,淬炼出属于自家的笔墨语言,卓然自成一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廖鹏程先生虽已享誉海内,然其为人,谦冲恬淡,不居功,不自傲。这份源自深厚修养的平和,映射到他的艺术境界上,便是一种“阴阳和合”、“三才贯通”的宏大宇宙观。他的书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巧展现,升华为对天地造化之理的探寻与表达。他敏锐地感知并汲取着“乾坤阴阳和合之灵气”——那是一种刚柔相推、动静相生的宇宙节律;他将“山川大地之厚重”与“江河湖海之浩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贯通于血脉与作品的创造之上”。这过程,恰如灵物修炼,是真正的“吮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将个体的生命气息与宇宙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而,廖鹏程先生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醇正的“书卷气”。这“书卷气”,并非文弱书生的迂腐之气,而是历经千年文化滋养、内化经典后自然散发出的光华。它是学问积淀而成的底蕴,是精神升华后呈现的澄澈。在这书卷气的底色之上,更洋溢着一种激扬飞动的“书生意气”。这“意气”,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家国情怀,是“挥斥方遒”的豪迈与担当,是文人心中那份永不磨灭的理想与热忱。他的点画,时而如昆刀切玉,干净利落,蕴藏着理性的节制;时而又如壮士拔剑,纵横挥洒,宣泄着情感的奔流。结体章法,奇正相生,疏密有致,于平衡中求险绝,于规矩内见自由,这正是“阴阳和合”理念最生动的视觉呈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读廖鹏程先生的书法,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线条的黑白交响,更是一个由传统文化精神滋养、由天地正气充盈的、鲜活而崇高的生命。他的艺术,是根植于华夏文明沃土上盛开的奇卉,是古典文脉在当代的强劲回响。他以笔为篙,溯历史长河而上,汲取源头活水;又以墨为舟,在时代的潮头破浪,开辟出既承古意又焕新姿的广阔艺术境界。在这片境界中,我们得以窥见那种“天人合一”的至美,感受那份穿越时空、永恒跃动的书生意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