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东风韵

旧马路

在彩云之南的弥勒,有一处名叫“东风韵”的地方,它像是从大地深处长出来的童话,带着泥土的温度,也带着梦境的轻盈。走进这里,仿佛一脚踩进了童年的万花筒,那些旋转的碎片——红酒瓶砌成的城堡、火焰般跳动的雕塑、七彩花田铺展的波浪——在眼前层层绽放,随着太阳的升起,儿时的感受越来越浓。<br> 风从七采花田吹来,带着微醺的甜香,是弥勒自酿的红酒味,也是母亲手心里化开的水果糖。那些被岁月磨钝的、叫作“故乡”的记忆,忽然在此刻苏醒:赤脚踩过的田埂、用狗尾巴草编成的戒指、黄昏时追着蜻蜓跑过的晒谷场……原来它们从未丢失,只是被悄悄安放在这片土地的褶皱里,等着一个回眸,便全盘托出。 火焰雕塑在夕阳里燃烧,却烧不灼人,反倒像童年灶膛里跳动的柴火,映得人脸庞发红,眼睛发亮。花田的七色波浪起伏,像是谁把彩虹碾碎了撒进泥土,让每一株花梗都举着一面小旗,替那个曾经躲在油菜花里偷看云的小孩,再一次向世界欢呼。 于是明白,东风韵不是“景点”,它是大地偷偷留下的童年副本。当我们被玻璃幕墙、地铁报站声层层包裹,它却用红砖、陶罐、葡萄藤和一阵带着土腥的风,替我们保管着那个会对着蒲公英许愿、相信蚂蚁会说话的自己。离开时,万花筒在口袋里轻轻哗啦一响——那是童心重新上膛的声音。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的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耳边仿佛已经有一支小笛在吹响,不觉哼起一支童年的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