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家老一辈多是目不识丁的穷苦人,未曾留下片言只语的家训,也无成文的家风传承,但世代以厚道立身,以老实处世,做人清白如雪,行止无愧于心。</p> <p class="ql-block"> 老爷爷在福山陶瓷厂做仓库保管员,经手无数物资,却从不取非分之物。寒冬里,他总第一个出门扫雪,破旧的手套磨得露出手指,也从不利用便利换一副新的。他常说:“吃亏是福。”这句话,像一粒种子,深埋在我们苏家的血脉里,生根发芽,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爷爷老奶奶</p> <p class="ql-block"> 奶奶年青的时候,院中大树被风折断 树枝砸断了奶奶的腿,据说是去找村里的大夫接骨,由于没钱,接好后又给弄断了,我本善良,宁愿相信就是水平不行吧。她拖着一条病腿,含辛茹苦将父亲等六个子女拉扯成人。那条住着十几户人家的胡同,孩子多、大人忙,奶奶家便成了免费的托儿所,谁家有事就可以把孩子托付给她。奶奶家的炉火常年不熄,烧开的水一壶壶送到邻居家,哪怕自己腿疼得走不动。她不识字,也不会讲多少大道理,却用一生的善良,赢得了十里八乡的敬重。她离世下葬的那天,送殡的队伍从村东绵延至村西,许多人从外地匆匆赶回,只为送她最后一程。那是我见过最长的送殡队伍,也是最深的民心所向——善良,从不需要言语,却最能打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我的爷爷奶奶</p> <p class="ql-block"> 父亲年轻时在交通局收养路费,经手钱财若干。那时,有些人自诩“聪明”,暗中做些手脚,谋些小利。父亲却始终不为所动,一分一厘皆归公家。待到“四清”运动来临,那些所谓聪明人纷纷因贪污几十元甚至几元钱而丢了饭碗,而父亲清清白白,安然无恙。他不曾高谈阔论,却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正直,何为本分。这份坚守,不是偶然,而是家风的延续,是厚道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妈妈</p> <p class="ql-block"> 好的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不张扬,却深远;不炫目,却恒久。它不许我们大富大贵,却护佑我们一生安稳;它不教我们巧取豪夺,却让我们凭力气与本事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苏家人,世代厚道诚实,不走歪门邪道,不贪蝇头小利,勤勉持家,安守本分。虽平凡如尘,却心有所持,行有所依。厚道传家远,善良得人心——这便是我们苏家最朴素的信仰,也是最珍贵的遗产。</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兄弟姐妹</p> <p class="ql-block"> 爸爸的兄弟姐妹及家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