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转经祈福》180X97cm</p><p class="ql-block">创作浅谈</p><p class="ql-block">在藏地组画的创作历程中,《转经祈福》是极为关键的一幅,它承载着我对藏地文化、信仰以及那片土地上人们精神世界的理解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藏地,于我而言,是一片充满神秘与虔诚的净土。那里的人们,将信仰融入骨血,转经祈福是他们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仪式,是与神灵、与天地对话的方式。当我初次见到藏地老人手持转经筒,在苍茫天地间虔诚祈福的场景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那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饱含着对生活的祈愿、对信仰的坚守,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力量。于是,我便萌发了以“转经祈福”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想法,希望能通过画笔,将这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传递出来。</p> <p class="ql-block">在画面构图上,我着重突出了人物形象。将手持转经筒的老人置于画面中心,她抬头仰望的姿态,仿佛在与天空之上的神灵交流。背景选取了藏地标志性的雪山,云雾缭绕,既营造出高远、空灵的氛围,也衬托出藏地的独特地域风貌,让人物与环境相互交融,凸显出藏地人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与信仰共生的状态。</p><p class="ql-block">色彩运用方面,我偏向于使用较为厚重且质朴的色调。老人的服饰以深灰、黑色为主,搭配少量的红、蓝等亮色,既体现出藏地服饰的特色,也通过色彩的对比,让画面更具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转经筒上的一些装饰色彩,如金色、彩色的珠子,在整体偏厚重的色调中,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也象征着信仰带来的希望与光芒。</p><p class="ql-block">人物塑造是这幅画的核心。我仔细刻画了老人的面部皱纹、手部的沧桑感,这些细节不仅仅是为了展现岁月的痕迹,更是为了传递出老人一生对信仰的执着。她的眼神,是我着重描绘的部分,那里面有着虔诚、有着期盼,仿佛能让观者感受到她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她手中的转经筒,我也力求精准,从转经筒的造型、纹理到上面的经文符号,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因为它是信仰的重要载体,是画面主题的关键象征。</p><p class="ql-block">作为藏地组画系列之一,《转经祈福》与其他作品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我对藏地的整体艺术表达。每一幅藏地组画,都是我深入藏地,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化信仰后的情感结晶。而《转经祈福》,聚焦于藏地最具代表性的信仰仪式,希望能让更多人透过画面,感受到藏地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藏地人民精神世界的纯粹与崇高,进而对这片神奇的土地产生敬畏与向往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