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教研正酣。10月22日,我们走进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小学部的校园,开启“省培计划”(2025 年)万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培育计划第二阶段跟岗学习的旅程。从校史校情的深度解码,到课堂观摩的思维碰撞,从大课间的活力律动,到教研交流的智慧共享——一场聚焦教育实践、深耕教学内核的成长之旅,于此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走进新乡学院附属中学小学部的语文课堂,《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设计让跟岗教师们眼前一亮——从“字字入目、读准字音”的初读感知,到“小组合作、理解文意”的精读品析,再到“体悟人物、明理悟道”的品读升华,“三读”策略层层递进,将文言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巧妙融合。</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以“戎”的字理溯源开篇,把识字与文化启蒙结合;小组合作时,“用____的方法理解了____的意思”的句式引导,让文言学法落地生根;从“之”的多义辨析到王戎人物形象的拓展品读,课堂既有咬文嚼字的严谨,也有思维碰撞的温度。当学生们用“挖空读”“配乐读”复现文本时,文言文字里行间的韵味,早已悄然浸润心间。执教时,不拘泥于这篇文言文,而是因势利导,拓展《世说新语》中的相关篇目,让学生对王戎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堂扎实又灵动的课,正是“以生为本、以读促悟”的生动范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新乡附属中学小学部的校园里,课间操时间是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身着统一的校服,精神抖擞地在操场上展现风采。有的手持蓝银相间的花球,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次挥舞都洋溢着蓬勃朝气;有的拿着橙色花球,在蓝色与红色相间的活动场地中尽情舞动,他们的步伐充满力量,笑容灿烂天真。</p> <p class="ql-block"> 和风满上林,教育追梦人。听评课是一个学习他人之长,从而博采众长的过程,是体现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后,大家展开了热烈地研讨,听课老师也充分肯定了王老师的教学风采。</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深刻体现新课标精神的示范课。它生动地告诉我们,文言文教学不再是枯燥的翻译与背诵,而是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核心素养的沃土。教师的价值,在于成为那个点燃思维火把、搭建成长阶梯的引导者。这节“让学生不愿结束”的课,正是教育最美的样子——学习,在悄然间真实而深刻地发生。</p> <p class="ql-block"> 一季叶落,一程耕耘。此次培训立足课堂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深入研讨,相互借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为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相信教师们会不断反思、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立足有效教研,提高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