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6年金秋10月的一天早上,我和三位好友自驾到福建寿宁县的西浦状元村。据说这村是南宋状元缪蟾的故乡,历代共出18位进士,素有“状元故里,进士之乡”的美誉。用现代时尚的语言来说是妥妥的学霸村。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沿着村边的小路慢慢走着,远处的山影在云层下若隐若现,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湖面平静得如同镜子,倒映着天色与树影,偶尔一阵风掠过,水面轻轻荡开涟漪,仿佛大自然在低声呢喃。我站定片刻,只觉四周万籁俱寂,唯有林间鸟鸣偶尔划破宁静。这样的清晨,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生怕惊扰了这片土地沉睡的梦。</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湖水依旧蜿蜒在视线尽头,树林愈发浓密,枝叶交错间漏下几缕灰白的天光。雾气在林中游走,缠绕着树干,像是山野的呼吸。远处那座奇特的山峰依旧静默地矗立着,仿佛千百年来从未移动。我忽然明白,为何这里能出状元——如此清幽之地,最宜静心读书。山色无言,却早已把智慧藏在了风里、水里、树影之间。</p> <p class="ql-block"> 这棵已有好几百年的状元树,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巍然屹立在村中央,这或许就是人们所说的风水树。不管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她依然黙默见证时代的变迁,庇荫着整座村庄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五谷丰登。这是一棵饱经风霜、居功至伟的宝树,值得人们好好用心呵护,让其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村庄依水而建,河流像一条银线,把人家与青山温柔地缝在一起。我走过那座古老的石桥,桥下水流不急不缓,几只小船静静泊在岸边,船身红漆斑驳,却依旧透着生活的温度。两岸的屋檐翘角在阴云下显得格外沉静,像是守着岁月的老者,不言不语,却把故事藏在每一片瓦当中。我坐在桥头石栏上,看一片落叶随水漂远,忽然觉得,所谓诗意,不过就是这样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午后时分,沿着村道往东而行,便看到一条小河穿过村落,水流在石坝上跌成一道细小的白练,声音清脆如铃。两岸的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墙根下青苔斑斑,显出年岁的痕迹。一位满头银发的长者坐在门前竹椅上,手里转着佛球,神情悠然自得。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他的目光落在河面上,不知是在看鱼,还是在看时光。我轻轻走过,不忍打扰。这太像一幅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相互陪衬的美丽画卷,让人看后留恋不已、好生羡慕</p> <p class="ql-block">这条石步道是很吸引人的去处。它不宽,也不长,却横跨在湍急的溪流之上,像一道连接尘世与幽境的桥。水在石间跳跃,溅起细碎的白花,声音清亮悦耳。我在这里驻足良久,看水流如何绕过石头,如何在急促中依然保持节奏。这多像人生——有阻滞,有奔涌,但只要方向不改,终会向前。阳光偶尔穿透云层,照在水花上,闪出一瞬间的金光,美得让人想笑。</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坐在水边的大树下。树冠如盖,枝叶伸展,将我轻轻拢在它的荫蔽里。远处青山连绵,屋舍隐约可见,几艘红船停在岸边,船头微微晃动。河水映着天色,由灰转暗,又泛出一点微光。我什么也不想,只是听着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像有人在耳边低语。这棵树不知看过多少春秋,它不说话,却活出一番风彩。人也如此,若能顺应天命、独善其身、向阳而生,安然享受一个人的清欢,便能活出自己如愿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再行数十步,来到了一条蜿蜒绕村而流的小溪边,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看到几条锦鲤在水中游动。它们慢悠悠地穿梭在石砾与落叶之间,尾巴轻轻一摆,便荡开一圈涟漪。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连水草的脉络都纤毫毕现。小溪里的锦鲤自在得如同山风,来去无痕。我忽然觉得,人若能活得像它们一样,不争不扰,却也鲜活有力,该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村口那座老屋前,小河依旧流淌,石堤上青苔点点。屋檐下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在向过往的行人致意。旗杆上的几面小旗颜色已有些褪去,却依旧在风中飘着,带着一种倔强的喜气。白墙黑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厚,仿佛在说:我在这里,很久了,也会一直在这里。我站在门前,没有进去,只是默默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沿着来路慢慢走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走了不少路,把许多美好的画面装进了心里。西浦状元村的美,不在某一处风景,而在它让人愿意慢下来的气息里,享受这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意境。这正是人们所崇尚和追求的绿水青山、宜居宜游宜学的美丽乡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