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楼下社区“百家宴”飘香重阳,一席家宴品出邻里情深与党建温度</p><p class="ql-block"> (稠江街道楼下社区讯)重阳佳节至,百家饭菜香。今天中午,楼下社区银龄学堂内人声鼎沸、香气四溢,一场名为“一宴百家香·亲近银龄事——重阳暖聚”的主题活动温情上演。活动以“一宴百家香,银龄常安康!”为口号,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百家宴”,让社区老人们重温旧时邻里共食的温暖记忆,在舌尖的美味与邻里的欢笑中,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社区党组织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b>“食”力签到暖场,唤醒共同记忆</b></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便充满了仪式感与亲切感。老人们并非空手而来,而是各自端着一道精心烹制的拿手菜。在签到处,他们在专属的“菜品卡片”上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由工作人员协助将菜品暂存。一张张写满名字的卡片,对应着一盘盘凝结着心意与手艺的佳肴,瞬间构建起一个微缩的“邻里美食地图”。</p><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一次签到,更是一次厨艺的展示与情感的汇集。随后,菜品被集中摆放在铺着一次性桌布的中心长桌上,与社区准备的饮料、馒头及餐具一同,构成了一场丰盛而独特的“流动百家宴”。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老人们手持碗筷,自由走动品尝,时而驻足品评,时而交流做法,现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b>舌尖上的邻里情,话语里的幸福感</b></p><p class="ql-block"> 这场百家宴,品的不仅是菜,更是那份久违的邻里热闹劲儿与割舍不断的乡情。活动现场,几位奶奶的由衷之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王奶奶感触最深:“以前在村里,家家户户都认识,端着碗能从村东头吃到村西头。后来住上了新楼房,这种热闹劲儿就少了。今天这个活动太好了,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大家又聚在一起吃饭,还能尝到这么多不同的拿手菜,心里头暖和!” </p><p class="ql-block"> 龚奶奶 指着桌上的一道菜赞不绝口:“快尝尝这个‘好烧虾’,是吴奶奶的绝活,味道特别正!咱们社区真是藏龙卧虎,每家都有每家的味儿。”</p><p class="ql-block"> 吴奶奶对记者说:这道红烧虾就是我做的,大家都说非常好吃我真的好开心,我的心思也落下来了。其实我今天5点就起来跑到菜市场去买鲜活的虾,生怕迟去了没有了,做菜也花了很大功夫,听到大家都说好吃,我真的特别特别开心。</p><p class="ql-block"> 李奶奶 笑着补充:“社区在重阳月里办这个活动,想得真周到!感觉特别亲切,就像一大家子人过节,比在家里一个人吃饭香多了!”</p><p class="ql-block"> 陈奶奶 一边品尝一边说:“这吃的是百家饭,沾的是百家福啊!老话讲‘吃遍百家香,祛邪避凶保健康’,今天这一顿,图了个好彩头,希望咱们老姐妹们都健健康康的!”</p><p class="ql-block"> 张奶奶 则看到了更深的意义:“这不止是吃顿饭,这是把咱们这些老邻居又串起来了。平时子女忙,咱们自己有个活动,唠唠嗑,展示下手艺,感觉生活更有滋味了,社区就是我们另一个家。</p> <p class="ql-block"><b>党建引领聚人心,文化传承显亮点</b></p><p class="ql-block"> 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宇红对记者说:本次“重阳暖聚”活动,是楼下社区党委深化“党建引领+为老服务”模式的又一创新实践。活动巧妙地将传统重阳节的祈福文化、饮食文化与现代社区治理相结合,以“百家宴”这一极具地方风土人情的载体,打破了城市生活中“邻里不相识”的隔阂,为社区银龄群体搭建了一个增进感情、展示自我、融入社区的暖心平台。</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一场美食的分享,更是一次情感的凝聚和社区文化的生动展示。通过社区党员志愿者的精心组织和全程服务,将党组织的关怀切实传递到每一位老人心中,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和谐社区氛围,真正让“银龄”生活充满了安康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活动主办:稠江街道</p><p class="ql-block">活动承办:楼下社区</p><p class="ql-block">活动协办:青心社工</p><p class="ql-block">活动策划:厉红芳</p><p class="ql-block">活动摄影:陈波羽</p><p class="ql-block">活动文稿:郑坚明/厉红芳</p><p class="ql-block">一审:吴博涵</p><p class="ql-block">二审:宇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