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与他那十二万枚比特币如何被美没收

蒲张浪非

<p class="ql-block"> 文 字:蒲张浪非</p><p class="ql-block"> 美 篇 号:136500932</p><p class="ql-block"> 照 片:网络</p><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 光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最近坊间热议,说柬埔寨太子集团的大老板陈志,被美国人给“盯上”了,一下子没收了他十二万多枚比特币,折合一百五十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数,连新闻主播说着都舌头打结。有人笑,说“数字钱,能有啥用?”其实真要折合成现金,那得是一大座金山。</p> <p class="ql-block">这位陈志,人称“园区大佬”,原是福建人,后来跑到柬埔寨落了国籍,又开了什么“太子集团”,盖楼、搞金融、做博彩,看起来风光得很。可风光背后,全是歪门邪道——那些所谓的“园区”,其实是专干诈骗的窝子。有人被骗去打工,护照被扣,人身自由都没了,逼着他们在电脑前天天“杀猪盘”,骗人感情,再骗钱财。</p><p class="ql-block">陈志聪明,是个“懂科技”的坏人。他不收现金,全改成比特币,一来省得转账麻烦,二来以为这样就没人查得着。可哪知道,比特币虽说去中心化,却是公开透明的。每一笔交易,都像是记在一本谁都能翻的账本上,只要有心查,就能顺藤摸瓜。</p> <p class="ql-block">美国这边有受害人上当,被“假女友”骗了几十万美元,报警后FBI一查,发现钱都进了陈志那一串串比特币地址。于是,一场跨国大追踪就这么展开了。美国人不是光靠电脑算力硬攻,而是靠“人”攻心。他们摸清陈志的冷钱包是三个人分管的,其中一位叫“金姐”的女助手,心里有愧,也怕惹祸,被FBI用“心理战”慢慢策反。结果,这关键的助记词、硬件钱包位置,全被她透露了出来。陈志自己还蒙在鼓里,以为一切稳妥。</p><p class="ql-block">当FBI拿到线索后,又走司法程序,和香港、新加坡、柬埔寨多国联动。先在链上锁定钱包,再由法院签发没收令。最后,美国司法部亲自出面,在比特币区块链上转走了那十二万多枚币,还特意留下了“查封编号”和“执法人员ID”。这一招,可谓光明正大,连链上都能查得到。</p> <p class="ql-block">陈志那头,手机一亮,看到余额从“127271 BTC”变成零,整个人都傻了眼。到这时,他才明白,最牢的保险箱不是铁做的,是人心的;最脆弱的密码,也不是算法,而是信任。</p><p class="ql-block">这件事,说到底,是人性的败。陈志自以为天衣无缝,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打了破口;他信技术,却败在人心。美国这边倒是精得很——既有高科技的“链上追踪”,又有心理博弈的“钓鱼策反”,再加上完备的法律手续,一环扣一环,把他这套黑金帝国给掀了底朝天。</p> <p class="ql-block">如今,美国司法部已把这十二万枚比特币收归国库,说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数字资产没收案。有人调侃,美国这是在“屯币建国库”;也有人感叹,这是“正义的数字化”。但不论怎么看,有一点是真:</p><p class="ql-block">在这区块链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匿名,也没有永远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百姓听完都说,这真像古话里那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p><p class="ql-block">坏人再聪明,也逃不过那根看不见的线——有时是算法,有时是良心。</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陈志的十二万比特币”故事,一个从贪到败、从暗到明的现代寓言。</p><p class="ql-block">钱再多,躲不过法;网虽虚,却织得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