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的点点滴滴

张非飞

<p class="ql-block">说诗话词之25</p><p class="ql-block"> 梧桐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李清照词《声声慢》里的句子。滴的是什么呢?滴的是黄昏时分,在宽大的梧桐叶上汇集的濛濛细雨形成的水珠,但有诗人说“点点都是离人泪”。</p><p class="ql-block"> 古人诗词中,说到梧桐、桐荫、桐花的很多,最早的应该是《诗经.大雅.阿卷》:“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这古老的诗句,将羽毛美丽、鸣声优美的吉祥鸟 ——能涅槃重生的凤凰,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联系起来,于是就有了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也就是俗话说的“凤栖梧”。有说是“良禽择木而栖”,梧桐被神鸟凤凰选中作为栖息之树,于是也就成了树木中的高标,被赋予很多的高贵品格,成片的梧桐林也就成了一个清朗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能引来金凤凰,能招揽人才,诞生人才。</p><p class="ql-block"> 将梧桐与凤凰联系起来说的还有李商隐诗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还有南宋蒋捷的词《粉蝶儿》“……轻罗扇小,桐花又飞幺凤。”这里“雏凤”、”幺凤”都是指后辈晚辈新生代后起之秀。</p><p class="ql-block"> 梧桐在古典诗词中除了有人才土壤、品格高尚的美誉外,还被赋予了对爱情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精神。孟郊《烈女吟》“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雌雄异株的梧桐,双宿双飞的鸳鸯,都会相濡以沫,白头到老。这种“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正是我们中国人所推重的吗?在古诗《孔雀东南飞》里,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后,合葬墓”东西植松栢,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这是一种跨越物种、跨越生死的伟大爱情。“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梧桐与得到孔子表扬的松柏站在一起,都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p><p class="ql-block"> 梧桐在我国古代诗词中 大多是与细雨、黄昏、落叶搭伙构成意境,悲秋的寂寥凄凉清冷,抒发离愁别绪甚至生离死别的哀伤。本文开头引的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典型例证。”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对仗工整的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是有杨贵妃的日子,是盛唐的日子;秋雨梧桐落叶的季节,是美人香消玉殒的季节,是江山飘摇的季节。宋代词人周紫之《鹧鸪天》更明白地写出:“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p><p class="ql-block"> 李煜的《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被寂寞地锁在清秋深院里不仅是梧桐,还有一位”归为臣虏”的亡国之君,这次第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贺铸的悼念亡妻的词也说到梧桐。《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p><p class="ql-block"> 这首词的泪点还是最后两句,只是现在已经没有哪个女人“挑灯夜补衣”了。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是令人十分伤感的。</p><p class="ql-block"> 总之,梧桐、松柏 、杨柳、凤凰、鸳鸯、蝴蝶、燕子、竹子、梅花……,众多的动物植物,花花草草 ,在我国古代诗词里,被诗人词人赋予了丰富的意象与含义,这也正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 2025.10.10</p><p class="ql-block"> 补充说明:</p><p class="ql-block">桐的家族有:油桐、泡桐、刺桐等,泡桐有开白花的,有开紫花的 。花不鲜艳显眼,树干的皮是青色的叫梧桐。</p> <p class="ql-block">油桐花(网上下的)</p> <p class="ql-block">紫色泡桐花(网上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