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中生,1900年6月10日出生在湖南资兴市州门司镇春牛村,就读于该县汉宁高小和郴州第七联合中学,1922年在桂系军阀中任参谋。</p> <p class="ql-block"> 1925年初,入黄埔军校第④期,参加东征,并同年加入共产党。1926年5月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中路前敌总指挥,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武汉革委会兼汉口《民国日报》主笔。</p> <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参加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冬回上海,在中央军委工作,任军委常委。1930年4月赴</p><p class="ql-block">南京开展兵运工作,9月任南京市委书记,11月以中央特派员身份赴鄂豫皖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1931年3月任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领导根据地军民粉碎了国民党第一二次围剿,1931年5月后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和军委副主席,红四军政委。他坚决反对张国焘推行的左倾冒险主义,因而屡受打击,同年12月,任黄安独立师师长。</p> <p class="ql-block"> 1933年2月任川陝省委委员,6月任红四军参谋长,并参与川陝革命根据地的创建。</p> <p class="ql-block"> 他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著有《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他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几种主要军事理论,如关于人民战争,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关于内线作战,诱敌深入,关于持久战,速决战和运动战等。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1933年9月他被监禁,1935年8月他被张国焘秘密杀害于四川卓克基,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曾中生平反。</p> <p class="ql-block"> 1989年11月他被中央定为33位军事家之一,1994年8月经中央军委审议,确定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三位烈士为军事家,共计36位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 曾希圣是曾中生的弟弟,他于县汉宁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也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团指导员汉口教导团军事队队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他1927年加入共产党,后转入地下工作。1930年起负责中共中央军委情报工作。参与创建红军总司令部侦查科,主导破译国民党军队无线电密码,为反围剿作战提供关键性情报,1933年荣获二等红星奖章。</p> <p class="ql-block"> 领导军委二局期间,通过破译密码多次提前掌握国民党动向,包括其第三次围剿红军的计划长征途中,该局截获的情报对突破国民党军队封锁起到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安徽省委书记和第一书记等职,推动了安徽经济发展,1968年病逝于成都,终年64岁。</p> <p class="ql-block"> . 他俩的故居始建于1896年,是土木结构的湘南民居,现存7间土砖瓦屋,共二层约110平米。一层为农业和生产用房,二层为生活用房。故居现藏有30多件历史物品。包括曾氏兄弟遗物及当时家居用品。</p> <p class="ql-block"> 故居内设有生平事迹展区,展示兄弟二人的革命历程及清廉家风,200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3日</p><p class="ql-block"> 于湖南资兴市龙泉头小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