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为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辐射引领作用,展现英语学科教研成果,我校展开英语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活动以“个人初备—说课研讨—课堂实践—赛后反思”为核心环节,将“研、思、教、评”融为一体,五位英语教师齐聚一堂,在思维的碰撞与实践的打磨中,共探教学提质新路径。</p>  一、个人初备:匠心独运,夯实教研根基  <p class="ql-block">  个人初备是集体备课的“源头活水”。展示活动前期,各备课组教师紧扣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认知规律,深入解读教材编排逻辑,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从教学目标的“核心素养”,到教学环节的“层层递进”,再到教学资源的“精准匹配”,每位教师都以“打磨精品课”为目标,将个人教学经验与创新思路融入教案设计,为后续集体研讨筑牢“个性化”基础。</p>  二、说课研讨:思维碰撞,共绘教学蓝图  <p class="ql-block">  “说课”环节成为集体智慧的“发酵场”。随机抽取的主备教师以清晰的逻辑、精炼的语言,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三个维度,完整呈现备课思路:大到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流程的架构,小到课堂互动的设计、评价语言的打磨,均细致拆解。说课结束后五位教师围绕“如何让语音教学更生动”“怎样设计分层任务”等问题热烈研讨,在“肯定亮点、提出建议、优化方案”的互动中,让教学设计从“个人构想”升级为“集体结晶”。</p>  三、课堂实践:以课为窗,展现教研实效  <p class="ql-block">  集体智慧的成果,最终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曾艳老师带着打磨后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以饱满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化的导入点燃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激活思维火花,分层任务设计兼顾不同学情,课堂评价及时且富有激励性。学生们专注思考、积极表达,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听课教师则聚焦“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等核心维度,细致观察、实时记录,让课堂成为检验教研成果的“试金石”。</p>  <p class="ql-block">来自兄弟学校的英语教师们,全程参与观摩学习。</p>  四、赛后反思:复盘沉淀,助推专业成长  <p class="ql-block">  “反思”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催化剂”。展示活动尾声,全体教师围绕课堂实践展开深度复盘:既总结“情境创设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层作业设计落实因材施教”等成功经验,也直面“对学生生成性问题处理不够灵活”“课堂时间分配需进一步优化”等不足。大家以“问题为导向”,共同探讨改进策略,真正实现了“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让每一次实践都成为专业成长的“阶梯”。</p>  <p class="ql-block">  此次英语集体备课展示活动,不仅是对我校“闭环式教研模式”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搭建了“互学互鉴、共同提升”的平台。未来,我校将持续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推动教研从“形式化”走向“实效化”,让每一次教研都成为提升教学质量、赋能教师成长的“动力源”,助力英语教学在“研思共生”中迈向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编辑:林洁</p><p class="ql-block">审核:周丰</p><p class="ql-block">签发:杨开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