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擘画发展新蓝图——论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

天晴雨停我行

《福建日报》"高质量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系列文章首篇《奋勇争先,尽"福建所能"服务"国家所需"》的刊发,标志着福建正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谋划未来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发展与安全,使"十五五"规划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br>坚持全局性谋划,把握"时"与"势"的辩证统一<br>规划编制首先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格局深刻重塑,"十五五"时期将是福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科学研判"时"与"势",既看到福建发展面临的多区叠加等重大机遇,也要清醒认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规划编制中,要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分析预判,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使规划既符合实际又引领未来。<br>强化战略性布局,统筹"点"与"面"的协同推进<br>规划编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方面,要找准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谋划一批具有牵引性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另一方面,要注重各领域、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区域发展布局上,要深化山海协作,推动陆海统筹,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注重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br>注重系统性衔接,做好"承"与"启"的有序过渡<br>"十五五"规划既要承接"十四五"规划的既定部署,又要开启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系统评估"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确保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在目标设定、任务安排、政策设计等方面体现时代特征,特别是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提出更具突破性的举措。要注重规划体系的完整性,加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协调,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br>突出创新性突破,激发"破"与"立"的改革动能<br>规划编制不是简单的项目罗列,而是要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要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谋划一批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推出更多制度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领域,要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生态环保方面,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要通过规划引领,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br>夯实保障性支撑,强化"谋"与"干"的有机结合<br>再好的规划也要靠落实见成效。在规划编制阶段就要考虑实施问题,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要完善规划落实的责任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要创新规划实施的要素保障,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要健全规划评估监测机制,动态跟踪规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上升为制度性安排,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br>"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用科学的规划引领福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发展篇章!(龙岩市武平县下坝乡黄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