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次我和宗亲朋友去白羊山朝神,他们说,朝神拜佛,询问江大仙人是佛教还是道教?显然他们对“儒,释释,道三教很认识混淆,盲目崇拜。今天就个人微薄知识,浅谈下三教九流。<br>三教:儒教(以孔子学说为核心)、佛教(也叫释,东汉从印度传入的宗教)、道教(融合神仙思想与道家学说说),三者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宗教体系的主体。</h3> <h3>儒教 <br>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诚、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是孔子开创的学派,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等地区。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例如,家族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一句话,教你怎样做人。儒家学派 注重道德的实践,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道德的价值。他们追求至善的境界,致力于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h3> <h3>佛教<br> <br> 佛教又称“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悉达多又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是外来教,传入中国很久了,吴承恩写“西游记”时,描述的是去西天(印度)雷音寺获取真经,可见,在唐朝佛经并不全面,否则,唐太宗怎会派唐三藏(真名是玄奘。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 西行取经时,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取经呢?书中说“心则诚,才能取真经,”可见在唐代佛经只是支言片语,那时没有高铁,飞机,没有手机,电话。只能爬山涉水靠走路去印度,且经书靠学习讲解,才理解其中奥妙。我在普陀山拿了四部经书,回家读“金刚经”,只识其字,不懂其意,每句都有个典故。</h3> <h3>佛教的核心思想蕴含着深邃的智慧,涵盖了生命的起源、因果律、苦与乐、修行的方法,以及达到觉悟的途径。佛教对于宇宙和生命的起源,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苦、集、灭、谛)四大皆空,揭示了众生的基本特征和解脱的途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句话揭示了一切现象的虚幻本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对于真实性的标志性认知。佛教的核心思想,得以明确而深刻地呈现。这不仅仅是一套教义,更是一种关于生命、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哲学。从因缘、因果到四圣谛、八正道,再到中道、空性观念和三法印,这一系列教义组成了佛教丰富而复杂的体系,为追求真理的学佛者提供了指引。</h3> <h3>佛教徒(弟子)称和尚,诵经场所为寺院。圆寂(逝世)后为佛。(道教修炼处为庙,逝世后为仙或神)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极个别佛教徒利用自身的优势,不再是成佛诵经,健身强体,超度众生,将“大乘、小乘”抛于脑后,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例如少林寺释永信,将少林寺打造成经济实体,集团公司,使佛教圣地变了味,还谈什么普渡众生?</h3> <h3> 道教 <br><br>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传统宗教,是把古代的神仙思想、道家学说、鬼神祭祀以及占卜、谶纬、符箓、禁咒等综合文化产物。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诸多方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相信修道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h3> <h3> 道家哲学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学派,以老子为创始人,核心经典包括《道德经》《庄子》,主张「道」为宇宙本源及运行法则,提出「道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 [1] [10]。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主张突破礼法束缚,以「柔弱胜刚强」「清虚自守」作为处世原则,形成与儒家互补的思想体系。</h3> <h3>在技术领域,道教有诸多独特的成就,在人类技术文明的发展史上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贡献,对近现代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曾产生重大的影响。著名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的发明均与道教相关;在冶炼技术领域也有重要贡献,譬如水法炼铜技术,是道士对世界冶炼技术的一大贡献;在机械制造领域,南北朝道教徒李兰发明的秤漏,在唐代以前的中国漏刻计时技术中曾经长期居于主要地位,在唐以后亦曾长期作为漏刻计时设备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道教设想通过发明某种具有飞行功能的机械的方法实现飞天之梦,为人类航天技术前史做出了独特贡献。另外,道教在水泥(或是耐火材料)制造(指炼丹活动中常用的“六一泥”)、酿酒、颜料制造等技术方面都曾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h3> <h3>道教的杰岀人物有:蔡伦:东汉时期的宦官,发明了造纸术,被誉为“纸神”,对人类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鲁班:春秋时期的工匠,发明了多种木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等,被视为木匠的祖师爷。张衡: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等,推动了古代科学的发展。毕昇:北宋时期的发明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印刷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br>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提出了圆周率的精确值,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本草纲目》。这些都岀身于道教,只是研究领域不同。</h3> <h3>道教从不张扬自己的道教文化,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干实事的流派。它不仅在技术上有所贡献,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和社会生活。道教的思想与儒家、佛教等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体系。道教的信仰和仪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h3> <h3>九流<br> 所谓的九流,实际上是指上中下三等。三教之中三等人,自然三三得九。至于上中下九流<br>之说,则是源于《七略》。此中将天下学说分为九流<br><br><br><br>上九流:佛祖、仙、皇帝、官、阁老、宰相、进士、贡士、举人。<br>中九流:秀才、医生、画家、皮影艺人、弹唱歌手、卜卦者、僧、道、棋琴师。<br>下九流:戏子、吹鼓手、杂耍艺人、推拿师、澡堂工、搓背工、修脚工、配种工、娼妓。<br> 以上属个人观点及认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