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9 年下半年的一个普通午后,门铃突然响起。打开门,一位气质温婉的女孩站在门前,尽管她双目失明,却难掩秀丽的面容。她轻声说明来意,原来竟是慕名而来,专程请我为她创作歌曲。经过交谈,我得知她叫刘赛,是湖南艺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赛语气中带着期待与紧张,告诉我再过两个月,她将受邀参加央视《星光大道》节目,需要一首关于 “妈妈” 的全新创作歌曲。说着,她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歌词《妈妈的港湾》递给我。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她的声音条件和演唱风格,我仔细询问交流。考虑到她行动不便,我开车将她送到了亲戚家中。那时的我未曾想到,几年之后,我自己也会遭遇失明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到《妈妈的港湾》这首歌词时,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两段与母亲有关的往事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而曲调也仿佛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家境贫寒至极,夏日里,一家人连最普通的土布扇子都凑不齐。大人们整日在田间劳作,疲惫不堪,小孩子自然没有用扇子的 “资格”。每当夜幕降临,蚊虫肆虐,闷热的空气让人辗转难眠。我躺在床上,烦躁地发着牢骚,抱怨这难耐的酷暑。这时,妈妈总会轻手轻脚地走到床前,温柔地劝慰我:“别烦躁,心静自然凉。” 年幼的我,虽然似懂非懂,但每次听了妈妈的话,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竟真的感觉没那么燥热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匆匆流逝,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曾经珍贵的土布扇子早已被电风扇、空调取代,很多人也将过去的艰苦岁月抛诸脑后。就在前天,我给妈妈打电话,随口开玩笑问她热不热,还说了句 “心静自然凉”。电话那头,妈妈开心地笑了起来,还夸我记性好,记得这些老话。听着妈妈的笑声,回想起她当年独自拉扯我们姐弟的艰辛,再看着如今生活渐渐变好,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现在生活条件还不好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都能相信,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好日子就在前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妈妈从不吃鸡鸭猪肉等荤腥,这并非因为信奉宗教需要吃斋,而是源于她对这些亲手喂养的牲口的深厚感情。记得那年冬天,家里养的小猪 “花花” 长得膘肥体壮,按照计划,年前就要宰杀,卖掉猪肉换来的钱可以偿还债务、补贴家用,这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到了宰杀前夜,妈妈却辗转难眠。她一次次提着油灯,走到猪圈旁,静静地看着 “花花”。半夜我起夜,看到妈妈又站在猪圈前,借着微弱的灯光,我听到她带着哭腔对 “花花” 说:“你多吃点,天一亮他们就来杀你了……” 只见妈妈左手举着油灯,右手轻轻抚摸着 “花花” 的背,时不时擦拭眼角的泪水。我劝妈妈回去休息,她却不肯,说:“只有两个小时了,我想陪陪花花。” 听了这话,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刚蒙蒙亮,屠夫们就赶到了家里。伴随着 “花花” 的惨叫声,妈妈躲在房间里泣不成声。那时我还不懂事,对妈妈说:“我们不喂猪了吧。” 妈妈含着泪说:“不喂猪,家里哪来的钱交你的书杂费啊?” 如今看到那些悉心照料宠物的人,我总能想起妈妈,也更懂得了善良与爱心的珍贵含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