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县政府大院对外开放在网上"火了",这一事例表明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民之所向。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各级政府肩负新时代使命,唯有坚持管理为基需求为要、服务为效,三者相互平衡,相互促进,才能构筑起新时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体系。<br> 管理公共事务是服务型政府的立身之本.从公共卫生间一位难求到机关单位卫生间对外开放,从车辆随意乱停到开放停车场,无不体现着政府统筹并管理各方面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如果政府只是单纯开放机关单位卫生间,不对人员进出、软硬件设施清扫,那么这些便民卫生间就会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如果政府大院和停车场只是单纯开放,不划分区城停放、指导进出,那么这些停车场所很快会拥堵.近年来,各地政府在出台便民政策时,往往会加强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供帮助、真正让便民政策落实落细.同时,各级政府正积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通过闽政通等政务服务服平台整合政务资源,以数字化手段优化事务流程,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无论是开放闲置场所、加强公共事务管理、还是推行数字政府,都为公共事务管理夯实了根基.<br> 聚焦群众需求是服务型政府的活力源泉.随着改革开放成果日益明显,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物资极度匮乏,各类商品均供不应求,提供充足的社会商品就能满足群众需求.近年来,各地政府逐渐改变工作思路,聚焦群众需求,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级政府要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充分了解民意,科学分析研判.盘活闲置场地便民停车、改造政府广场便民娱乐、开放政府大院便民晒粮,将群众呼声转化为行动靶心,做到政府行动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br> 服务人民群众是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无论是管理公共事务,还是聚焦群众需求,最终的目标都是服务人民群众.群众满意就是政府工作成效的最好评价.正如写在各级政府机关门口的"为人民服务"5个字所言,政府行使管理职能、聚焦群众需求,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人民.从脱贫攻坚中"一个不能少"的承诺,到疫情防控时"生命至上"的践行,再到现在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都是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今,政府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为购车家庭提供国家补贴、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改造补助,让发展成果更惠民.各级政府要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医疗便捷、住房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诠释服务型政府的价值。<br> 群众利益无小事,政府服务无止境。管理公共事务、聚焦群众需求、服务人民群众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唯有以管理公共事务为基、以群众需求为向,才能建设好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的服务型政府。(古竹乡邓岚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