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图文:我心飞翔</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50305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参观完周邓纪念馆中的周总理展厅,拾阶而上,来到了位于三层的邓颖超展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与敬爱的周总理相濡以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是20世纪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与骄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展厅,迎面就是这尊邓颖超学生时代的铜塑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厅的第一部分是:《探索妇女解放之路》,展示邓颖超早期投身妇女解放运动的经历,包括她在旧中国背景下的奋斗与理想追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1904年出生于广西,父亲是一位政府官员,在邓颖超不到六岁时就去世了。1910年邓颖超随母亲来到了天津,母亲是一位中医。邓颖超在天津就读的中学是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邓颖超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同学的合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刚刚有女学,能够走出封建家庭读书的女子还凤毛麟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中国发生的五四运动,对于邓颖超来说,是长期革命的开始。1919年的5月25日,天津女届爱国同志会成立,邓颖超当选为演讲队队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3年4月,邓颖超等人发起成立女星社。4月25日,《女星》旬刊创刊。该刊宣传女子自救自决的思想,维护妇女的正当权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在20世纪20年代还曾参与创办了专门面向平民妇女的补习学校,旨在帮助妇女掌握独立生存技能。这是1923年8月25日,天津女星第一补习学校开学时师生的合影,前排右三为邓颖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24年6月邓颖超(前排右二)与天津第一女星补习学校甲种第一届毕业生的合影。那一年邓颖超20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4年1月1日,邓颖超与原觉悟社成员刘清扬、李峙山、周毅等人在天津共同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专门探讨妇女问题的日报——《妇女日报》。邓颖超担任该报编辑,撰写稿件宣传妇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邓颖超由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邓颖超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25年8月8日,邓颖超与周恩来在广州结婚。之后,她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部长,同时兼任国民党广东省党部妇女部秘书。从此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相濡以沫,共同成就了伟大的革命事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展厅的第二部分:《投身民族解放运动》。这部分呈现了邓颖超在抗日战争、国共合作等历史事件中的活动与影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4年邓颖超带病参加长征。到陕北后,邓颖超先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内政司法部秘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3月10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武汉成立,邓颖超当选为理事,这是她与保育会成员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8年5月,邓颖超(后排左四)参加宋美龄在庐山召开的各界知名妇女谈话会,并在会上被选为新生活运动指导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全民要求抗战的呼声下,国民党决定成立战时民意机关——国民参政会。邓颖超是中共代表团中唯一的女参政员。这是1938年7月2日《新华日报》发表邓颖超的《论女参政员的责任》一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抗战期间,邓颖超积极参与了民族解放统一战线的妇女运动,无论在延安还是重庆,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46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梅园新村30号院内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周恩来夫妇在梅园新村会客室摆放过的南京雨花石。我感觉这更像是他们夫妇,在敌后的恶劣环境下坚守阵地、荣辱与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这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离开延安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展柜珍藏的正是邓颖超当年围的那条围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8年4月,周恩来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出席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试点经验座谈会。期间,他见到了分别已一年之久的邓颖超。随后,周恩来和邓颖超前往西柏坡。这是1948年夏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西柏坡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离新中国成立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周恩来夫妇已经见到了胜利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48年11月邓颖超起草的《对妇女运动应有的认识》手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的3月24日至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邓颖超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并在会上作《中国妇女运动当前的方针任务》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邓颖超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妇联作《中国妇女欢欣鼓舞迎接新中国的建设》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参观看到这里,不禁想到,邓颖超何止是周恩来夫人的角色,她自己就是一位革命家,在中共成立后的几个历史阶段,她不光是以夫人身份参与政治,而是在妇女界与统一战线等几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立的建树,可以说是与总理“比翼齐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展厅的第二部分:《引领妇女参加建设》。这部分聚焦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在推动妇女参与国家建设方面的领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邓颖超在1950年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邓颖超的努力和推动下,广大劳动妇女迅速投身到全国各方面的建设工作中。这是1952年3月11日,邓颖超(前排左四)与女空地勤人员、女拖拉机手和女司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6年公私合营。北京召开了全国工商业者家属和女工商业者代表会议。邓颖超作了题为《跟着祖国前进,为社会主义贡献力量》的报告。这是邓颖超(前排右三)与工商业者家属及女工商业者代表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57年9月,邓颖超(右四)与出席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港澳女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较早关注妇女生育健康问题。这是她1954年5月27日致邓小平的信。右边的信则是邓颖超收到浙江金华乡村保健员朱秀锦的信后,亲笔给她的复信,表达了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关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65年阮氏十送给邓颖超的用越南女民兵缴获的美军降落伞制作的三角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知不觉中,我已来到了展厅的第四部分:《肩负国家重要使命》。这部分概述邓颖超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外交、社会事务等领域的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顾自己年事已高,</span>毅然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从这张1977年至1981年的工作统计表中,可以看到邓颖超为国家做了很多的工作,而那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邓颖超任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这是1983年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工作证,那一年邓颖超已经是79岁高龄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一向关心文艺界朋友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这是1984年5月16日,邓颖超与文艺界人士夏衍、阳翰笙、贺敬之、冯牧等在钓鱼台养源斋欢聚座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1991年3月8日,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中青年女科技工作者代表时的合影。那一年她已经是87岁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2年7月11日6时55分,邓颖超和这个世界永别了。她在平静中停止了呼吸,安详地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骨灰盒是总理逝世后用过的,总理的骨灰已经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遵照邓颖超生前的遗嘱,用这只总理用过的骨灰盒,将邓颖超的骨灰撒入了天津的海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停泊在周邓纪念馆水岸的“新海门”号。1992年7月18日,“新海门”号汽笛长鸣,将邓颖超的骨灰撒入了天津海河。这艘船不仅寄托了天津人民对邓颖超的深厚感情,更成为她高尚情操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邓颖超说过;“夫妻生活并不是简单的生活,它包括着夫妻间共同的思想和事业,共同的志趣和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过纪念馆的展览,我深刻的理解了这其中的内涵。邓颖超与周恩来的学生时代,分别担任过演讲队的队长;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他们又共同担负起统一战线的重任。总理去世后,邓颖超又毅然担起国家的重任。他们的婚姻就是死生契阔与相濡以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伟人先后去世,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他们没有留下遗产,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魂永存。</span>这座周邓纪念馆,就是对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最好的纪念。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人格魅力,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