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千秋世纪坛

Kanqingli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散文】</b><b>华夏千秋世纪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京红叶如画的季节还没有到,就进入了冬季,马路上很多老者都已经穿上了羽绒服,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如今农历九月还没到,京城的人们直接就都穿上了冬服。外边天冷,公园流动的人也少了很多,我决定到世纪坛博物馆转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长安街复兴路段军博和中央电视台中间的世纪坛,暮秋时节在暖阳照耀下,如同一道凝固的星河,划出一片静默的时空,经历了二十五个年头的世纪坛,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始,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与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世纪坛上,可东观军博、西瞧中央电视台,南望西客站,北靠玉渊潭与钓鱼台国宾馆。它的存在,不似故宫的红墙黄瓦那般尽显皇家风范,也不似天坛祈年殿那般穹顶高耸,世纪坛只是以一道缓缓隆起的弧,承载着中华大地五千载的日升月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世纪坛博物馆里,在二层的位置,有一《中华千秋颂》环形浮雕壁画,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室内浮雕壁画‌。作品以编年史为脉络,将中华从远古时代开始、炎黄始祖、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到千禧年的重要事件一一展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环形浮雕壁画,上下五千年,让参观者尽收眼底。万年文化传承,千年文明进步,百年历史沧桑,一坛矗立,万世流芳。世纪坛,乃华夏文明之丰碑,时代精神之象征,屹立于天地之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在环形浮雕壁画前,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仰望着远古与历史长河的先贤们,每幅浮雕作品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事件的印记,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从远古的甲骨文到现代的科技文明,从东方的诸子百家、儒、释、道、法、杂各家思想到西方的哲学智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世纪坛以其包容之胸怀,将人类文明之精华汇聚一堂,成为一座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环形雕塑壁画中间区域,中央是一个大圆柱,周围由八根小圆围绕,寓意着“天圆地方”。据介绍,周围八根小柱的云纹浮雕则体现“地方”的建筑理念, ‌中央大柱饰有龙凤纹浮雕形成主次分明的装饰格局。通过浮雕工艺呈现云纹图案,整体布局呈现中心圆润、外围方正的视觉效果。象征“天圆地方”之哲学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世纪坛的广场,东观、西瞅、南望、北仰,细观青铜甬道,遥想古人,以天圆地方之理念,筑坛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之世纪坛,承古人之遗风,融入现代科技,在千禧之年,以独特的造型,展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文化的深邃与包容。站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更激励前行的力量与勇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