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3日偕夫人参观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少年和青年时代,我家就住在附近,经常走过或骑自行车路过这幢神秘的“海上小白宫”洋楼。记得那时叫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不对外开放。如今人老了,喜欢怀旧,就到这儿转转。</p><p class="ql-block">海上小白宫有三个看点:一是历史,二是建筑,二是陈列品。</p><p class="ql-block">先说历史溯源与变迁。洋楼位于汾阳路79号,在汾阳路太原路口。建造于1905年,据说是建筑大师邬达克的作品,算来有120岁了。当年属法租界地盘,最早是法租界行政机构公董局法国总董官邸。</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p><p class="ql-block">1954年成为中苏友好机关办公地点。</p><p class="ql-block">1963年5月在原上海市长陈毅关心下,工艺美术研究所入住,上海民间优秀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辟有工艺美术品陈列室。</p><p class="ql-block">2001年对建筑进行复原修缮,2002年10月,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正式开馆。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总统夫人都曾来馆参观过。</p><p class="ql-block">1989年该处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再聊聊建筑。工艺美术博物馆占地586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三层混合结构,为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式建筑,通体白色,完美的对称结构,多根大小廊柱撑托着整幢洋楼,大气恢宏。整幢楼有欧式大露台、上下两层和地下室,平面中间呈半圆形,大门朝南,正南设左右半圆形双抱露天旋转楼梯,扶梯下面有拱,可入地下室。</p><p class="ql-block">室内铺设打蜡地板,各处楼梯和室内护壁板均为雕花柚木,欧美式壁炉修复如原,西洋大吊灯和壁灯有着百年历史,仍然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洋楼正南面有绿草如茵的大草坪,围墙四周绿树环绕,幽静舒适。草坪上可爱的小白兔戏球造型尤显活泼可爱。</p> <p class="ql-block">三是室内展厅的工艺美术精品。馆内有藏品1075件/套,其中展出藏品100余件,工艺精品200余件。一楼为民间工艺展,包括剪纸、灯彩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工作室;二楼为玉雕、牙雕、漆器雕刻、砚刻、瓷刻,竹刻,象牙细刻,红木雕刻、黄杨木雕等雕刻艺术精品;三楼为顾绣、绒绣和戏剧服装等织绣精品。</p><p class="ql-block">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们是外行,目视所见,件件都栩栩如生,精美无比。下面是在参观时拍的一些照片,分类也不科学,姑且抛砖引玉,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欣赏。</p> <p class="ql-block">一是伟人雕像和油画,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文革时大量发行,印象特别深刻,没想到原作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二是佛像雕塑,这似乎是从古至今塑像创作永恒的神圣主题。</p> <p class="ql-block">三是黄杨木雕,贴近生活,立体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四是屏风雕塑和绣品,高雅精美。</p> <p class="ql-block">五是各类精美藏品,不知道如何分类,只觉得吸引眼球,随即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六是非遗传世佳作,活龙活现。</p> <p class="ql-block">最后是工艺美术室内布局摆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