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记|南洋札记(十)斗湖-亚庇 晨光与星芒间的亚庇行旅

神行一舟

<p class="ql-block">10月21日星期二 天气:晴</p><p class="ql-block">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止于脚步丈量远方的距离,更像是一场以天地为镜的自省——那些在陌生街巷里遇见的烟火,在自然荒野中撞见的生灵,终会化作审视生活的目光,教我们在奔波时记得驻足,在喧嚣中学会聆听。所谓行路,亦是修行,每一步都在为混沌的日常,擦亮一抹清醒的光。</p> <p class="ql-block">十月的斗湖,晨光刚漫过窗棂时,我们已收拾好行囊,于七点整踏上前往机场的路。清晨的风带着热带独有的湿润,拂过车窗,路边的椰树在熹微的光里舒展枝叶,偶有早起的居民骑着摩托掠过,头盔上的反光在晨光中一闪而过,勾勒出这座小城初醒时的宁静轮廓。没有过多的停留,我们径直抵达机场,AK6261航班像一只整装待发的银色飞鸟,静静停靠在停机坪上,等待着载我们穿越南中国海的碧波,飞往东马沙巴的首府——亚庇。</p> <p class="ql-block">36分钟的飞行,短得像一场被光影定格又掺着小插曲的梦,恰好够将东马的晨色与西马的暖阳串联成帧。 刚坐稳系好安全带,机舱内的温度便骤然下降,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窜,即便裹着随身带的薄外套,仍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正想伸手调小头顶的通风口,抬头却猛地一愣——通风口处竟“冒”出缕缕白色的“烟雾”,细长的一缕顺着气流飘动,在机舱顶灯的照射下,竟真有几分像小火苗舔舐出的烟迹,邻座的伙伴也惊呼一声,下意识往旁边挪了挪。</p> <p class="ql-block">待凑近细看才恍然,哪是什么烟雾,不过是机舱内的冷空气遇上外界的湿热空气,在通风口形成的细密水雾,加上光线折射,才闹出这“着火”的乌龙。虚惊一场后,倒也觉得有趣,便借着这股凉意,紧了紧外套,举起相机贴紧舷窗。</p> <p class="ql-block">飞机滑跑升空时,用广角镜头框住斗湖渐渐远去的轮廓:海岸线如银色丝带缠绕着浓绿的陆地,成片的椰林在晨光下铺成深浅交错的绿毯,错落的民居像散落的积木嵌在林间,随着高度攀升,地面的景致慢慢缩成一幅微型画卷,最后被一层轻薄的云霭温柔覆盖。</p> <p class="ql-block">待机身平稳巡航,舷窗外便成了纯粹的色彩剧场,机舱内的寒意也仿佛被这明媚的蓝隔绝在外。高空的天空是饱和度极高的钴蓝,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几缕棉絮般的白云悬浮其间,被晨光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用长焦镜头捕捉时,能清晰看见云絮边缘的绒毛质感,像被阳光晒暖的棉团。</p> <p class="ql-block">下方的南中国海则是另一种深邃的蓝,海面泛着细碎的波光,随飞机移动的角度变幻——当阳光垂直照射时,海面如铺展的蓝宝石,折射出冷冽的光泽;当机身侧转,光线斜切海面,又化作一片流动的碎金,用高速快门定格,每一粒光斑都像跳跃的星子。</p> <p class="ql-block">最妙的是天际线处的色彩过渡,钴蓝的天空与碧蓝的海面在远处温柔相接,没有分明的界线,只晕染出一层朦胧的灰蓝,像水墨在宣纸上自然化开。我试着切换成手动对焦,故意让舷窗的玻璃反光与海天一色叠合,形成一层朦胧的柔光效果,让纯粹的蓝多了几分氤氲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机身偶尔轻微颠簸,镜头里的云与海便随之晃动,反倒像是给静态的画面添了动态的呼吸感,仿佛不是我们在飞行,而是乘着这片蓝,从东马的晨雾里“滑”进了西马的晴空。短暂得几乎来不及细品,广播里便传来降落提示。飞机开始缓缓下降,舷窗外的景致再次清晰:亚庇的海岸线渐渐清晰,成片的雨林与错落的城市建筑映入眼帘,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伊斯兰风格的穹顶上,折射出淡淡的金光。</p> <p class="ql-block">收起相机时,指尖还留着舷窗传递的微凉,而那36分钟里的虚惊一场、海天一色与云光变幻,早已在存储卡里,成了南洋之行最鲜活的光影记忆。当飞机降落在亚庇国际机场时,阳光已变得炽热,刚走出机舱,一股湿热的空气便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飞行时的寒意,像是从一个清凉的梦境,跌进了亚庇热烈的怀抱里。</p> <p class="ql-block">透过大巴玻璃窗望去,这座城市一半依偎着蔚蓝的海岸,一半被浓绿的雨林环抱,旧称“哥打京那巴鲁”的它,曾是婆罗洲北部的贸易枢纽,十九世纪因燕窝与橡胶贸易兴盛,留下了殖民时期的红色钟楼与骑楼建筑,如今与现代化楼宇、伊斯兰风格的清真寺错落交织,在时光里沉淀出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水上清真寺四座宣礼塔笔直矗立,塔身上的伊斯兰纹样在阳光下清晰可见,线条流畅而庄重,与柔和的粉色形成奇妙的平衡——既有信仰的肃穆,又不失南洋的灵动。从摄影视角望去,站在湖岸的石阶上,以远处的蓝天白云为背景,将清真寺的穹顶、宣礼塔与水中的倒影完整纳入取景框,此时风过湖面,水波微动,倒影泛起涟漪,按下快门的瞬间,静态的建筑便有了动态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若凑近寺前的围栏,还能捕捉到更细腻的画面:粉色墙体上的光影斑驳,偶有一只白鹭从水面掠过,翅膀的影子短暂停留在墙面上,与寺内传来的轻声诵经声交织,时光仿佛在此刻静止。</p> <p class="ql-block">午餐的肉骨茶与大鱼叻沙,是舌尖上的南洋风情。不过肉骨茶不敢恭维,骗骗没吃过的可以,本应该是的汤头浓醇,排骨炖得酥烂,药材的甘香与肉香交织;现在是未解冻好的猪肉,僵硬僵硬的……</p> <p class="ql-block">大鱼叻沙则带着椰奶的醇厚与辣椒的鲜辣,质量还说得过去,鱼肉饱满弹牙,每一口都是热带岛屿独有的热烈。饱腹之后,行程便转向亚庇的人文地标——沙巴大学粉红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大巴还未出发就下起雨来,马来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一点都不可预测,如果你信了天气乱报定有苦头吃。沙巴大学的校园里,凤凰花正开得绚烂,红色的花瓣落在青色的草坪上,和天气交相呼应,偶有穿校服的学生骑着单车掠过,铃声清脆。而坐落在校园里的粉红清真寺,才是此行最摄人心魄的人文景致。</p> <p class="ql-block">天空稍稍放清,带着几分柔和的天青,恰好落在清真寺淡粉色的穹顶与墙体上,原本娇嫩的粉,在此刻晕染出层次,顶端的穹顶透亮,像一块半融化的粉水晶,而墙体下半部分浸在水中,倒映与实景重叠,粉白的建筑与碧蓝的湖水之间,漾开一层朦胧的水光,仿佛给整个建筑裹了层薄纱。</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这座仿摩洛哥哈桑清真寺而建的建筑,耗资1000万美元,占地5.5公顷,可容纳12000名教徒祈祷,它打破了传统清真寺蓝绿为主的色调,用温柔的粉色诠释着信仰的多元——原来神圣与浪漫,本就可以在南洋的阳光下共存。</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我们驱车前往Kawa红树林——亚庇三大红树林之一,因开发较晚,这里的生态保存得格外完好,像是被时光遗忘的秘境。抵达码头时雨下得很大,但空气中透着河岸的青草气息,</p><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长尾船,沿着河道往红树林深处驶去。</p> <p class="ql-block">导游大牛</p> <p class="ql-block">船夫熟练地避开浅滩,船桨搅起的水花里,偶尔能看见小鱼跃出水面。“看,那里!”同行的伙伴突然指向岸边,只见几棵高大的红树间,几只猕猴正攀援跳跃,它们淡褐色的毛发在阳光下发亮。还有长长鼻子的长鼻子猴,它的鼻子格外显眼——这是濒危的灵长类动物,而Kawa红树林,正是它们为数不多的天然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屏息凝神,生怕惊扰了这些生灵,相机的快门声也变得轻柔,唯有船身划过水面的声音,与远处的白鹭和鸟鸣交织,成了这片荒野最动听的乐章。天开始慢慢放清,等船只靠岸已经雨过天晴。</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我们抵达网红沙滩俱乐部。此刻的天空像被泼了浓墨重彩的油画,橘红、金黄、淡紫层层晕开,海面波光粼粼,像是撒了一地的碎金。有人在沙滩上吹起巨型泡泡,透明的泡泡在夕阳下折射出七彩的光,随风飘向海面,与落日的余晖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沙滩上,任海风拂过脸颊,看着太阳一点点沉入海平面,最后一缕光消失时,天空暗了下来,星星开始在头顶闪烁——原来极致的绚烂之后,是这般沉静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晚餐的自助简餐简单却可口,吃饱喝足后,我们再次登上长尾船,去赴一场与萤火虫的约会。夜色渐浓,河岸的灯光渐渐熄灭,只有船尾的灯在黑暗中亮着,像是黑暗里唯一的指引。</p> <p class="ql-block">突然,船夫关掉了灯,用特殊的手电筒在船头轻轻晃动——不过几秒,整片树林像是被施了魔法,无数只萤火虫从树叶间钻出来,先是零星几点微光,渐渐聚成一片,最后竟连缀成发光的“帘幕”。</p> <p class="ql-block">这些小小的生灵,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光虽微弱,却在黑暗中格外清晰:有的停在低矮的树枝上,像缀满了细碎的星子;有的突然飞起,在船舷旁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光痕,像是夜空中流星的倒影;更有大片的萤火虫栖息在同一棵红树上,整棵树从根部到树梢都闪烁着暖黄的光,树干的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活脱脱一棵被施了魔法的“圣诞树”。</p> <p class="ql-block">从摄影角度而言,此刻需将相机调至长曝光模式,用慢门捕捉萤火虫飞舞的轨迹——那些流动的光痕在黑色的背景下蜿蜒,像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光绘作品,没有刻意的构图,却有着最纯粹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我们静静坐着,没有人说话,只有萤火虫的光在眼前闪烁,偶尔有一只飞入船仓,停在游客的手上,小小的光点在指尖旁明灭,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纯粹的震撼与感动,原来在城市的霓虹之外,还有这么浪漫的时光,这样原始的、温柔的光,用最朴素的方式,治愈着人心。</p> <p class="ql-block">晚上九点,我们回到酒店,一天的行程落下帷幕。躺在床上,脑海里闪过的,是斗湖清晨的风、机舱里那阵虚惊的凉意与“烟雾”乌龙,是舷窗外流动的海天一色,是亚庇炽热的阳光,是粉红清真寺在水光中晕染的粉,是长鼻猴跃过树枝的灵动,还有红树林里漫天萤火虫织就的星网。亚庇的一天,像是一场从晨光到星芒的旅行,从意外插曲到人文自然,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鲜活的惊喜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这场南洋之行,我们追逐风景,也遇见意外里的小趣味。那些在自然中撞见的生灵,在街巷里触摸的时光,甚至飞行中那阵虚惊的凉意,都在悄悄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从来不止于预设的风景,更在每一个不期而遇的瞬间里。当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回到日常,或许会更懂得珍惜眼前的时光,因为我们知道,那些曾照亮过旅途的光,那些意外里的小确幸,终会化作心中的星芒,在往后的日子里,温暖每一段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