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参加军首长司令部业务训练</p><p class="ql-block"> 1980年年底,军司令部组织首长机关业务训练,研究的课题是抗登陆作战。副军长王学雨、王成斌,参谋长曾照喜都参加了。军长杨清、政委王瑞卿都刚到任,也亲自参加了。</p><p class="ql-block"> 训练中,大家按照统一的战役想定,以指挥员的身份进行作业,从定下决心到兵力部署,每人都要制定一份方案,然后集中讨论。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十分热烈。战役决心部分大家的分歧不大,但在兵力部署的问题上争论比较大,主要是机动兵力应该靠前还是靠后配置。一部分同志认为兵力靠前配置比较暴露,容易遭到敌人火力打击,不宜保存自己。而靠后配置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另一部分同志认为,兵力靠后配置机动不易,需要用兵时拉不上去,容易贻误战机。</p><p class="ql-block"> 我持后一种意见。为此,我作了发言。我主要从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上,分析了兵力部署靠前还是靠后的利弊关系。当时敌军的主力战机作战半径很大,都在1100公里以上,我空军的战力弱于敌军,难以进行有效拦截。我军海岸线距敌空军基地的距离只有300余公里,也就是说在我纵深800公里之内都在敌机有效轰炸范围,靠前靠后几百公里对敌人战机来说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我军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我军当时的装备比较落后,部队机动主要还是靠徒步,一日行程不足百公里,最大极限也就120公里,且不可持续,几百公里的路程要走三五天,甚至更久。即使采用摩托化开进的方式,前出的道路也有限,能通车的道路只有两条,加上敌人轰炸的破坏,通行能力还要大打折扣。一旦前线需要兵力支援,就有远水不解近渴之虑。另外,兵力部署安全的主要问题在于防护和隐蔽,只要我们加强防护,提前构筑好坚固的坑道和工事,并注意伪装,隐真示假,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大的损失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发言多数人比较赞同,王学雨副军长当即说,我同意小国的意见。杨军长也非常满意,说这个发言不错,有理有据,令人信服。</p><p class="ql-block"> 为了考察我,杨清军长和王瑞卿政委到85师255团调研,指名让我随行,我的表现受到了首长们的认可。年底,我受到军司令部嘉奖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