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一雨而知深秋

明天(晓明)

<p class="ql-block">【原创散文】</p><p class="ql-block"> 一雨而知深秋</p><p class="ql-block"> 下了大半天的雨总算是停了,雨后的地面上到处是落叶。秋天到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可今年的秋雨很是怪异,下了一场又一场,像进了梅雨季,眼看着要过中秋了,天气还是暖洋洋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头一次来北京,比现在要晚些时候,是初冬。列车经过的地方都在飘雪,只不过越往北,雪越小,到了北京地界,就只剩薄薄的一层轻雪了。下过雪的北京,空气清新湿润,人们身着蓝、灰色的“棉猴”或者草绿色的军大衣,很多人戴着棉军帽,匆匆忙忙地走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北京站的高台阶上,努力地想象北京的秋天会是什么样子,老舍不是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么?按先生的人品和才学分析,他的话绝无虚妄之言,秋天的北京一定如他所说,是美丽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儿子考上了“中”字头的北京高校,我和老伴来北京的次数也就渐渐多了起来,及至后来举家定居北京,时间上充裕了,却从来都没想过应该细细地体会体会北京的秋天,只是觉得北京秋脖子短,总像是一夜间就从酷暑迈进了深秋。直到有一年中秋节前,我和老伴儿去紫竹院秋游,才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见识了金秋时节的北京。那天,我站在公园西北角高高的拱桥上极目远眺,恰巧有一队大雁在前方不远的空中翩然飞过,不断变化着的队形与公园内外的花红柳绿一搭配,简直就是一幅幅无与伦比的绝美图画。可惜当时只顾着欣赏美景,全忘了该把这精彩瞬间留个影。好在就在那一刻,我算是经历了一次觉醒——北京的秋天,原来如此俊美,在蔚蓝色天幕的映衬下,远远近近的景色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古老的北京城真的是色彩斑斓,漂亮极了。</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琢磨过多次,老舍先生生活的年代比现在要落后很多,城市面貌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他将北京的秋天比作天堂的依据从何而来呢?当我走近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名胜古迹,踏过了周边重岚起伏间那些绿水青山,我对先生说的话有了新的认识。燕山山脉的俊朗,永定河两岸的秀美,气吞山河的长城雄姿,美若仙境的昆明湖风光,无一不在生动鲜明的展现着北京的自然美和它无可方物的金秋美。无须疑惑了,先生的话是有感而发有依有据。</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生活里的美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同样令人感慨,使人感动,让人浮想联翩并且难以忘怀。“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毛主席挥笔写下《清平乐·六盘山》时的境况,应该正是眼下这样万里飘香的金秋时节,伟人气吞山河的豪迈与坚定,我依然能够从今天的自然风光里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秋水长天,丹桂飘香,站在季节的交汇处,我发现岁月中最能打动人的色彩应该是沉淀后的从容,而深秋和严冬从来就不是一年里的季节终点,它只是另一种丰盈的开始,就如同大地默默地孕育着来年的新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