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阳山荡 文化与自然交织

龙哥

<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6667781</p><p class="ql-block">作者:龙哥 摄影:钧来</p> <p class="ql-block">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十月中旬,秋意正浓,金黄的暖阳洒在大地上,晕染出一幅斑斓的画卷。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十几位志同道合的小区旅友,怀揣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之心,踏入了宜兴阳山荡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一段别具一格的游学之旅。</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一座气势恢宏的入口牌楼赫然映入眼帘。它宛如一位古朴而慈祥的长者,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默默迎接着八方来客。飞檐斗拱间,尽显传统建筑的精巧工艺,每一处雕琢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岁月里的悠悠故事。</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游览路线缓缓前行,潮音阁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出现在视野里。楼阁临水而建,飞檐翘角,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阳光的倾洒下,琉璃瓦熠熠生辉,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如梦如幻。“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此时的潮音阁,恰似从缥缈仙境中浮现而出,透着一种神秘而优雅的气息,让人不禁遐想,阁中是否真有仙子翩翩起舞。登上潮音阁,凭栏远眺,阳山荡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山峦绿树。</p> <p class="ql-block">怀着对忠孝文化的敬仰之情,本打算前往忠孝园探寻一番。可惜的是,园门紧闭,如同一扇尘封的时光之门,将里面的故事隐匿于岁月之中。虽未能进入其中亲身感受忠孝文化的深厚底蕴,但仅是那紧闭的大门,也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那些流传千古的忠孝故事,让人对其充满了无尽遐想。那门后,或许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事迹,犹如夜空中的繁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指引着后人在道德的道路上前行。</p> <p class="ql-block">折返来到游客中心,这里不仅是旅途中的休憩之所,更是一扇了解阳山荡历史文化的窗口。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对阳山荡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那些泛黄的照片、资料的介绍,仿佛是时光的使者,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了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点点滴滴。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心中不禁涌起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中心继续前行,步入阳山荡公园,一座目连救母雕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雕塑生动地刻画了目连救母的场景,人物神情栩栩如生,动作姿态充满力量感。目连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向世人传达着他救母的决心;母亲那慈爱而又欣慰的面容,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母爱。这一雕塑不仅是一件艺术佳作,更是民间传说与孝道文化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目连救母,还有它背后那段与佛陀有关的艰辛救母故事,如同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让人不禁想起 “百善孝为先” 的古训。站在雕塑前,内心涌起对传统美德的深深敬意,也明白了孝道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心灵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一路来到了吴国太上香码头。眼前是一片莲花荷叶的世界,虽已至深秋时节,但荷叶依然顽强地展现着绿色,静静地躺在湖面上,宛如一片片绿色的翡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风起,荷叶层层叠叠,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那残留的荷花,虽凋零残败,却都有着一种别样的美。它们在秋风中坚守,如同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着阳山荡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说起这吴国太上香码头,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三国时,东吴国太是孙权之母,因孙权是孙坚次子,格外受宠。孙权 15 岁时,孙策让他任阳羡县长,吴国太随其来到宜兴。孙权到宜兴后却大病一场,不见好转,吃斋念佛的吴国太心急如焚。吴国太见阳山荡水域清冽,便命人在其边修建潮音寺,让住持在寺内修建放生池,一则为孙权病愈祈福,二则教化民众。这个故事,为阳山荡增添了一抹温情的色彩,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的传说,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长河中悠悠传唱。放生池建好当晚,吴国太梦到池中乌龟幻化成金龙冲天而起,她心中猜测那或许是龙子赑屃。神奇的是,次日孙权病愈。孙权病好后,深知母亲为他病中奔波操劳,遂命人开挖前往潮音寺的河道,并在潮音寺旁建了码头。从此,吴国太再去潮音寺烧香可稳走水路,免受车马颠簸之苦。后人将此码头命名为“吴国太烧香码头”,这里也被视作最早母亲节的起源。这传说,承载着孝道的光辉,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在阳山荡的历史深处。</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潮音寺静静矗立,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古寺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红墙黛瓦,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袅袅香烟,似轻纱般在空气中弥漫,给这座古寺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踏入寺内,庄严静谧的氛围扑面而来,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悄然驱散。大雄宝殿中,佛像威严庄重,那慈悲的目光,似能洞察世间万物,让人瞬间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在潮音寺的旁边,潮音三面观音庄重地屹立着。观音菩萨面容慈祥,目光温柔,俯瞰着世间万物,庇佑着这一方水土。站在观音像前,心中满是宁静与祥和,尘世的纷扰似乎都已远去。“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在这神圣的氛围中,内心的浮躁渐渐平息,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平和。</p> <p class="ql-block">离开公园,向前步行五分钟,便来到了阳山荡广场。广场上,周培源雕像格外引人注目。周培源先生目光坚定,凝视远方,展现出一位科学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这座雕像不仅是对先生的缅怀与敬仰,更是激励着后人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站在雕像前,仿佛能感受到先生为科学事业奋斗的热血与激情,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场上,前面的阳山荡河面风光旖旎,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时有鱼儿跃出,打破平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杨柳荡漾的湖岸边,吸引了不少垂钓者,他们静静坐在那里,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光。远处山峦起伏,与蓝天白云倒映在河中,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山水画卷。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此次宜兴阳山荡之行,不仅仅是一次游玩,也是一次文化与自然的深度交融,更是一场心灵的游学之旅。阳山荡,我们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更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记忆。离开阳山荡时,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遇,再次探寻这片土地上更多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欢迎欣赏感谢关注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