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1日,当我的四驱车从鄯善县的晨光中驶出,车轮碾过的不仅是现代的公路,更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经纬。</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风带着戈壁的凛冽,我望着车窗外的荒漠,忽然想起汉代的商旅或许也曾在相似的天光下启程,他们的驼铃摇碎了西域的晨露,而我的引擎声则惊起了几只戈壁上的飞鸟。行至距五堡镇向南20公里的支边农场旁,大海道景区的入口像一道时空门,40元门票与100元自驾费,是现代人为这场“穿越”购买的“船票”。</p><p class="ql-block"> 驶入景区,雅丹地貌的土丘群瞬间将我包裹进历史的褶皱里。那些被风蚀成城堡、宫殿的土丘,在阳光下泛着黄褐色的光晕,多像丝路沿途的驿站遗迹。我仿佛能看到商队在“城堡”下歇脚,骆驼啃食着戈壁的枯草,丝路的驼铃与今日的车鸣在风里重叠,恍惚间,千年光阴不过是一阵风沙的距离。 </p><p class="ql-block">“搓板路”的颠簸来得猝不及防,车子每一次晃动,都像是在复刻古代行旅的艰辛。古人骑着骆驼穿越这片荒原,没有柏油路,没有四驱车,他们靠的是坚韧的意志和对远方的执念。我攥紧方向盘,感受着车身的震颤,忽然对那些丝路开拓者生出无尽敬意——他们走过的路,比这“搓板路”更难千万倍。</p><p class="ql-block"> 翼龙大峡谷的红色岩壁如同一卷展开的丝路史诗。层层叠叠的红,是丝绸的色泽,是染料的痕迹,更是岁月沉淀的底色。我沿着峡谷行走,岩壁的纹理仿佛是贸易路线的地图,每一道沟壑都藏着一段关于交换、关于文明碰撞的故事。想象翼龙曾在这片天空翱翔,而后来,丝路的商队又从这里走过,一种跨越时空的生命共鸣在我心中激荡。 </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高地上眺望。橙红色的晚霞给雅丹土丘镀上金边,公路延伸向地平线,像极了古丝路无尽的征途。古人在这片土地上追逐过财富、梦想与信仰,他们的脚印早已被风沙掩埋,却在地貌的肌理里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我望着远方,仿佛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在晚霞中渐行渐远,而我,正踏着他们的足迹,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接力。</p><p class="ql-block"> 归途时,戈壁的风依旧凛冽,但我的心中却满是温热。哈密大海道不仅是雅丹的奇观,更是古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在这里,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了文明的脉动。那些颠簸的路、壮丽的峡谷、沧桑的雅丹,都成了我与古丝路对话的媒介。这场旅程,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朝圣——我穿越的不仅是地理上的荒原,更是时空的长河,在与古人的隔空对话中,读懂了丝路的坚韧与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