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图 文:东方欲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美篇号:87761256</b></p> <p class="ql-block"> 伟人毛泽东一生爱与诗书为伴,其笔下《毛泽东诗词》字字铿锵,如江河奔涌般豪迈舒展,满含炽热的家国情怀。他留下的那些诗词佳作似有千钩之力,在人间驰骋纵横,既藏着革命浪漫主义的豪情,又显革命英雄主义的风骨,总能给读者注入无穷的精神力量,成为亿万国人心中敬仰的红色经典。</p> <p class="ql-block"> 身为荆楚子民,我对毛泽东书写武汉的诗词尤有偏爱。江城武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无数传奇的城市,与伟人有着不解之缘。他对这座名城情有独钟,一生先后共有53次踏足这片土地,每一次的到来都会泛起层层波澜。人们追寻着伟人的足迹,那份对领袖的敬仰之情如滔滔长江水,连绵不绝。尤其是品读过《菩萨蛮. 黄鹤楼》与《水调歌头. 游泳》这两首光辉词作后,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山河名城为伟人添了诗情,伟人词章又为江城增了壮彩,它们将如长江一样万古长存,与名城一样千年流芳。</p> <p class="ql-block"> 自退休定居武汉后,每年毛泽东诞辰之际,我都会循着他当年的足迹,缅怀伟人在汉的峥嵘岁月,一字一句地仔细品读他在这片土地上写给武汉的精彩词章。这些诗词,宛如灵动的画笔,勾勒出了大武汉豪迈大气、英雄辈出的城市形象,让这座城市的英雄气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书写武汉的词作中,最选触动我的是写于大革命失败前夕的《菩萨蛮. 黄鹤楼》。1927年,风云激荡,毛泽东当时居住在武昌都府堤,面对革命受挫的困境,他心情苦闷,来到黄鹤楼登高远眺,眼前是“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的壮阔江景,心中却是对家国命运的忧虑,词中“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字句,道尽了当时的苍凉与迷茫。</p> <p class="ql-block"> 然而,伟人的心境并非一味沉都,登楼极目间,他于迷茫中寻得了方向,笔锋一转,“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的惆怅,终化作“把酒酎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激昂。不久之后,在武汉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岀政权”的著名论断,如同黑暗中亮起的明灯,引领中国革命踏上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 每次品读这首词,我总爱登上黄鹤楼,站在伟人当年远眺的位置。江风拂面,看九派江流奔涌,龟蛇二山隔江相望,仿佛能看见百年前那个身影。他立于楼顶、眉头紧锁,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与不屈,他将个人的苦闷融于家国的忧思,在壮阔的山河间汲取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这首词里,有时代的沧桑,更有伟人的担当。他让我懂得: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不曾迷茫,而是能在迷茫中挺起脊梁,于困境中开辟前路。如今再读“心潮逐浪高”,仍能感受到那份穿透岁月的激昂,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改天换地的时代,心中满是对伟人的崇敬。</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逝,转眼间来到了1956年,这一年,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此时的武汉,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历经岁月变迁,城市早已换了新颜,并且满城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水调歌头. 游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p> <p class="ql-block">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词的开篇两句,伟人以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己从长沙来到武汉的行程。随后畅游长江的豪迈气概跃然纸上。“极目楚天舒”,一个“舒”字,尽显他此刻的心境开阔,仿佛整个天地都在他的眼前展开。</p> <p class="ql-block">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两句词更是将伟人的从容与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中,他如履平地,这种对自然的征服感,体现了伟人作为革命者的无畏气概。而“今日得宽馀”,则表达了他在这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畅游长江、放松身心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伟人将武汉的建设景象与国家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他看到武汉长江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长江,将南北紧密相连,让天堑变成通途时,不仅充分肯定了武汉的建设成就,更是赞美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创造美好未来的奋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每次品读这首词,我和夫人都会去长江边走走,现在的长江大桥车水马龙,江面上船只往来如梭,江滩上人们悠闲散步、观光游玩。再想着伟人当年畅游长江时的情景,那份勇搏激流、信步万倾波涛之中的从容,应不只是对大自然的征服,更是对国家未来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 如今,伟人在武汉描绘的“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愿景早已成为现实,宏伟的三峡工程已屹立于江河,正为民造福,守护着一方安澜。在这首词里,既有伟人对江城的喜爱,更有领袖对人民力量的赞颂,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新中国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那份不畏困难、敢闯敢干、改天换地的豪情,而武汉这座城市也因具有伟人带来的这份豪情,愈发鲜活、愈发壮阔。</p> <p class="ql-block">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武汉的街巷行走,在长江的波涛边驻足,品读毛泽东写给武汉的诗词,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词作,是伟人留给武汉的礼物,他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城市的精神,更凝聚着一份跨越时空的力量。每当读起,心中总会涌起无限感慨:江城武汉因这些诗词更显厚重,而这些诗词,也会因武汉的山河气韵,成为永远流传的经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