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26日上午我攥着飞往漠河的机票站在机场大厅里。窗外的城市还浸在夏末的湿热里,而我知道,几个小时后,将要抵达的是一座被林海环抱、连风都带着清冽气息的北方小城——那里是中国的最北端,是无数人心中“找北”的终极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飞机穿越层层云层,舷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模样。从错落的城市楼宇到成片的绿色田野,再到最后,视线里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林海,大兴安岭像一块被泼了浓墨的绿绸,一直铺到天边。广播里传来乘务员温柔的提示,漠河机场即将抵达,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早早收拾好行李,等着踏上这片“极北之地”。</p>  <p class="ql-block">  走出机舱的那一刻,风率先扑了过来。不同于南方夏末的闷热,漠河的风带着山林的清凉,裹着淡淡的松针香气,一下子吹散了旅途的疲惫。机场不大,灰蓝顶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显眼,更有一条巨幅标语跃入眼中“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门口早已停着接我们的汽车,司机师傅是个漠河姑娘,见到我们热情地接过行李:“欢迎来到祖国的最北端”。</p>  <p class="ql-block">  汽车驶离机场,沿着公路向北极村开去。路两旁的白桦树和樟子松整齐地排列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漠河:“漠河这地方,冬天能到零下三四十度,泼水成冰那都是常事儿;夏天就舒服了,最高温也就二十多度,是咱中国的‘避暑天堂’,你们要是晚来十天才是北极村最美的秋季呢!”我们只能默默咽下苦水,这趟东北三省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提前了十多天,远离了我们要在最北看秋色的初衷,只能说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吧。</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汽车已经驶入了北极村的范围。村口刻着“北极村”三个鲜红的大字,穿过村口的木栅栏,眼前的景象愈发宁静:蜿蜒的小路两旁开着野花,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风中轻轻摇曳;一座座木刻楞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门口挂着红灯笼,窗台上摆着盆栽,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放下行李后,我们第一站去了黑龙江界河。黑龙江是中俄界河,河面宽阔,水色清澈,对岸就是俄罗斯的村庄,远远望去,能看到那边的木屋和成片的森林,两国的风光隔河相望,别有一番韵味。我们提前订好了游船,穿上救生衣,船缓缓驶离岸边,风从河面吹过来,带着水汽的清凉,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呼吸。</p>  <p class="ql-block">  游船用广播作着介绍:“你们看,前面那片沙滩,就是‘银环岛’,夏天的时候,沙滩上全是白色的细沙,特别好看;再往前,那座小岛是‘北极岛’,冬天的时候,河面结冰,人能从冰上走过去呢!”我们站在船舷上,看着河水缓缓流淌,对岸的俄罗斯建筑不断出现在我们眼中,天很蓝,云很美,心情当然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  游船行至河中央时,船停了下来,只听到说“咱们现在可是在‘中国最北的界河中央’啦!大家可以好好看看两边的风景,拍拍照留个纪念。”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时刻。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把碎金子;对岸的俄罗斯村庄安静得像一幅画,没有喧嚣,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我们还打开百度地图将自己的位置记录下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格外神奇,两天前我还在江南,而今天已经到了祖国的北极,可见只要付诸行动,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界河,我们去了最北哨所。最北哨所位于北极村的最北端,是一座红色的小楼,楼顶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我们站在哨所门口远远地望着这座“北极第一哨”,心中满是敬意。旁边的牌子上写着哨所的历史,从1969年建立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战士在这里坚守,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边疆。风吹过五星红旗,发出“猎猎”的声响,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坚守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  漠口三十驿站位于北极村的边缘,是古代东北驿站文化的缩影。走进驿站,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木质的牌坊,上面刻着“漠口三十驿站”五个字。驿站里复原了古代驿站的场景,有马厩、驿馆、烽火台,还有展示古代驿卒生活的蜡像。</p>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驿站是传递军情、公文和接待官员的地方,漠口三十驿站是当时东北边疆重要的驿站之一,见证了很多历史故事。站在烽火台前,我仿佛能想象到古代驿卒骑着快马,冒着风雪,穿梭在林海雪原中,将消息传递到远方的场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从清代军情驿站到如今的沉浸式园区,漠口三十驿站腔调十足,体验萨满仪式氛围感拉满,走在复原的老街里,仿佛穿越到光绪年间的淘金岁月。漠河的初秋不止有北,还有藏在驿站里的老时光…</p>  <p class="ql-block">  看到时间还来得及我们继续北字广场。北字广场位于北极村景区最北端,其核心景观是一座高11.8米的“北”字雕塑,采用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设计,呈三面合围结构。分别象征着北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雕塑基座上还刻有北极村至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直线距离。</p>  <p class="ql-block">  中国138号界碑,标识信息:碑体刻有中国国徽、“中国”字样、编号“138及立碑时间“2014”。地理意义:是中国最北的界碑之一,明确标识了中国在该区域的领土边界,具有重要的地理和主权象征意义,成为人们感受中国最北地理边界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神州北极石碑,是北极村的标志性景观之一,石碑上的“神州北极”四字苍劲有力,彰显着这里作为中国最北地域的独特地位。也是游客打卡中国最北点的重要地标,承载着人们对极北之地的探索与向往,也成为漠河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金鸡之冠景观,设计元素:以“玺”为创作核心,顶部有龙图腾,还融合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兽纹饰。因中国版图形状如雄鸡,北极村处于“鸡冠”位置,故得此名,象征这里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地理标识,也蕴含着对国家昌盛的美好祈愿。</p>  <p class="ql-block">  此刻正值黄昏太阳西下,广场上散布着许多刻有各种字体“北”字的小石块,草地中也有刻着不同字体“北”字的石头,都沐浴在夕阳下熠熠,营造出浓厚的“北”字主题文化的浪漫氛围。</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从北极广场出来天色渐黑,我们都已经感到疲惫了,都不想吃当地最热门美食—烧烤。在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去了当地一家著名饺子馆,吃了一顿非常美味的饺子,回到宾馆后就没有然后了。我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去看星空,嘻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早饭后步行几分钟就到了最北邮局。这是一座黄色的小房子,门口挂着“中国最北邮局”的牌子,窗户上贴着北极光的贴纸,充满了童趣。邮局还没开门,我们参观了一下外观就觉得可以了,反正在北极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贴上“最北”的标签,比如此时此刻的我可以是“最北”的宁宁。</p>  <p class="ql-block">  在北极村的时光,像一场关于“北”的诗性奔赴。当脚步踏上那片刻满各式“北”字的草地,每一块石头都似在低吟远古的召唤,邓石如小篆体的“北”字雕塑在风里矗立,三面合围的姿态,是历史与当下的温柔相拥。站在神州北极石碑前,看墨色的字在石上洇开,恍然觉出这方土地的分量——它是地理的极北,更是无数人心里关于“尽头与开始”的隐喻。</p>  <p class="ql-block">  界碑沉默地立在那里,国徽的红在暮色里发烫,它让“祖国”二字不再是书本里的铅印,而成了指尖触到花岗岩时的滚烫震颤。最难忘是金鸡之冠的龙图腾,在风里驮着古老的传说,那青铜的锈色里,藏着华夏文明对极北之地的千年凝望。</p>  <p class="ql-block">  顺道去了漠河北极星广场。</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北极村的“北”,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方位词,它是刻进骨血的眷恋,是行至天涯时,一回头就能望见的精神原乡。在祖国的最北端,有这样一片纯净而美好的土地,等待着每一个心怀向往的人,前来赴一场“找北”的约定,更是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