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孤舟的美篇

一叶孤舟

秋游山东半岛(一) <p class="ql-block">九月十五日在河北辛集市参加完外甥女的婚礼后,我和老范坐动车直达青岛,开启我们的半岛之旅。</p> <p class="ql-block">先说青岛这个名字的由来。青岛名字的由来与一座海岛密切相关 。青岛本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左右 。据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说明该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 。《胶澳志》记载,此岛“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而得名青岛 。 明朝中叶,“青岛”名称开始出现于文献记载中,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 。明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中也提及“青岛” 。同时,“青岛口”的名称也开始出现,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 。 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逐渐从海中间移向陆地 。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清同治四年(1865年),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青岛”的范围已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 。 1899年,德国占领胶澳租借地,将新市区定名为青岛 。1929年,青岛特别市设立,小青岛因与市名重名,遂改称为“小青岛”,至此青岛作为市级政区地名正式使用 。</p> <p class="ql-block">九月十六日我们在市区自由行。第一站——栈桥。栈桥是青岛标志性建筑,也是德国、日本由此登陆殖民青岛的地方。由空中看栈桥是一只浮在海面上的箭,1892年,清政府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由章高元率兵驻防胶澳时搭建了一座铁木结构的简易码头,名为栈桥,全长约200米。德国侵占青岛后,将栈桥向海面延伸至350米,并增铺轻便铁轨。1931年,青岛市政当局对栈桥进行扩修,桥身延长到440米,桥面提高0.5米,桥南端增建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1933年4月完工。</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栈桥是旅游的热门景点,不来栈桥就像没到过青岛一样。</p> <p class="ql-block">八大关就在栈桥附近,最初因有八条以中国古代长城著名关隘命名的路而得名。现已增到十条,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历史沿革 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将此地划为“颐养区”。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重新规划,将太平角、太平湾一带划为新的别墅区。1929年,国民政府将“八大关”一带规定为“特别规定建筑地”,并成立建筑审美委员会。1935年,八大关七横三纵十条关路全部建成。1948年,“八大关”的名称首次出现在报纸上,1958年在官方正式发布。 建筑特色 八大关汇聚了德、俄、美、英等几十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300余座,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代表建筑有花石楼、公主楼等。花石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融入了希腊式、罗马式和哥特式风格;公主楼则是丹麦童话风别墅。对外开放的🈶公主楼、蝴蝶楼、花石楼,其他的都是私人别墅不对外开放。关内植被葱茏,遮天蔽日,空气清新。各关树种有别,绿化异样,是夏季乘凉、散步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八大关就离五四广场不远了,我们沿海岸线去五四广场,吹吹五月的风。抽空下个海,旱鸭子下水真是为难了。沿海岸线走赫色的海滩是摄影家天下,一对对准新郎、新娘妆容精致、姿态各异、风情万种展示自己最美好的状态永久定格!</p> <p class="ql-block">1919年,因巴黎和会青岛主权问题谈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1997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的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p><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以东海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区,纵长700米,东西两侧为滨海游园,总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北区以绿茵广场、林荫大道和龙柏草坪为主体,交叉处建有中央喷泉;南区沿中轴由嵌草铺装地面的下沉广场、露天舞台、点阵喷泉和观海迎月台组成,自北向南渐次至海边。</p><p class="ql-block">“五月的风”雕塑是五四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青岛市开埠以来的第二个百年性的标志性建筑。其采用大型钢结构,直径为27米,高约30米,重达700吨,造型通体火红,代表着中国青年的前进方向。此外,五四广场的百米喷泉是中国的第一座海上百米喷泉,喷涌出的水柱高达百米,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听说晚上的灯光秀也很漂亮,我们可能要与之失之交臂了!</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游览奥帆中心,就在五四广场的南边不远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就在这里举行,帆船训练场地也在这里。如今在这里建了帆船大道来纪念那次成功的赛事举办。我拍的图片逆光太丑,照张宣传照来凑合用!</p> <p class="ql-block">游完奥帆中心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饥肠滚滚体力消耗殆尽,行程三万多步,急需能量补给。吃顿海鲜大餐好好犒劳一下自己!</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之后体力恢复,接着逛侵略者留下的教堂 ——- 圣弥厄尔教堂 ,亦称天主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浙江路15号。由德国设计师阿·弗莱波尔和毕娄哈设计,建于1931-1934年。教堂沿用了巴西利卡式拉丁“十”字形型制,以钢筋混凝土与花岗石结合而成,占地面积8127.6平方米,建筑面积3318.61平方米。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塔高56米,塔尖上面有两个铜制的巨大十字架,使教堂整体高度达到60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罗马式建筑和中国惟一的祝圣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内装修华丽,典型的欧洲风,上图看。</p> <p class="ql-block">晚上吹着海风回酒店,养精蓄锐,明天开启蓬莱威海两日游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