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老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861038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晚上我和老伴看完《新闻联播》后,立刻转至中央8套观看《沉默的荣耀》。当《沉默的荣耀》最后一幕落下,这部聚焦1949年至1950年的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剧集,没有刻意渲染悲壮,决用“沉默”的叙事,让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史诗直抵人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剧中最戳人心的是:那句轻描淡写绝重逾千金的“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吴石将军在赴台前的这句低语,道尽了潜伏者的决绝。他本可留在解放后的大陆安享太平,却选择了带着家人深入虎穴。以“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成为“级别最高的潜伏者”。这种抉择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看透国民党独裁腐败后,对民族未来坚定的守望。从转移298箱绝密军事档案,到传递关键军事情报,他用行动践行着对信仰的忠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观看《沉默的荣耀》,仿佛经历过一场精神洗礼,让我们进一步审视“忠诚”的内涵和意义。那些沉默的英雄,用他们的英勇和牺牲,告诉我们:忠诚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血液的信仰。是不畏艰难的坚持,是无怨无悔的奉献,哪怕无人知晓,哪怕付出牺牲,哪怕等不到曙光,这种忠诚,让个人渺小的生命与伟大的事业相连,让短暂的生命获得永恒的精神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剧集最动人的笔触,在于还原了英雄的“凡人底色”。吴石会因乡情动容,朱枫始终牵挂着女儿,陈宝昌被捕前在销毁情报,年轻的聂曦在险境中仍保持着赤诚。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只是在黑暗中选择燃烧自己的普通人。当吴石在秘密保险箱前郑重托付情报时,当朱枫在基隆港将微缩胶卷交到交通员手中时,他们或许未曾想过这些举动会被毛主席赞为“虎穴藏中魂”。更未曾想过自己的名字会在数十年后被两岸同胞铭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位英雄就义前,目光如炬,神情凛然,面对死亡,他们没有退缩,没有哀求,唯有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尊严。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天地为之动容,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信仰。枪声响起之前,他们的身影已镌刻进历史的长河,成为永不褪色的剪影,那不是终点,而是精神的起点,以血醒世,以魂照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沉默的荣耀》没有把英雄神化,而是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荣耀,往往藏在无人知晓的坚守里,那些在历史深处沉默的忠魂,从没真正离去。他们的信仰与勇气,早已化作指引民族复兴之路的曙光,是我们前进的灯塔。并提醒着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为我们把黑暗挡在了身前。 他们的荣耀,不在于生前的功名,而在于明知前路是牺牲,仍选择“一去不回”的勇气。向为共和国建立而牺牲的无数先烈致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选自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