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开莆田湄洲岛和老同学夫妇碾转又来到了泉州惠安地界,第一站便来到了惠安一座古城--崇武古城。</p><p class="ql-block"> 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州湾之间、惠安县境东南24千米的崇武半岛南端,濒临台湾海峡。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p> <p class="ql-block"> 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有“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之称,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特色旅游风景区。景区内的崇武古城是一座为抵抗倭寇而建的滨海石头城,是中国明初沿海60多座卫城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石城。古城南侧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共收藏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其中有中国最大的岩雕艺术作品“大地艺术”。</p><p class="ql-block"> 2003年,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依山海之势而建,攻守兼备,古城墙、窝铺、月城、城门楼、烟墩、中军台、演武场以及古城内独具特色的道路系统,构成了古代完整的沿海军事战略防御体系,融防、守、住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形石筑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城内有四个城门,南北门相距约500多米,东西门相距约300多米。东、西、北三座城门相似,各有两道城门,外加筑月城,上建城楼,城门上各设烽火台一座,南城门则外加设一照墙,照墙前有一尊关公雕像。相传当年倭寇炮轰城池,城内关帝庙的关云长把青龙偃月刀一挥,炮弹被拨落在城墙旁,再一挥,炮弹射回贼船,于是船沉寇亡。西门的两道城门如今依旧完好地保留下来。荫凉的城门下摆有几个小摊子。城内的十字大街联结着四个城门,街道则由一块块石板铺就而成。</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采用当地特产花岗岩石砌筑,城外墙用长方形条石作横直“T”字砌筑,城内跑马道挡墙用乱块石或卵石花砌,中间夯以五花土。全城平面略呈梯形,总面积373756平方米。城周长2567米,城基宽4米,含女墙高7米。四方设门,上建门楼。东、北、西三面有月城,四周上设烽火台五座。崇武古城城墙均为白色花岗岩砌垒,城墙四座城门保存也较好,分别为东、南、西和水门。城内保存亦有众多古民居、红砖厝、祖祠、寺庙等宋明清时代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泉州崇武古城的炮击处是日寇1938年5月17日炮轰崇武时留下的历史痕迹,现存于南城门外照墙及偏东城壁上,由楷书横写的“炮击处”标记。</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全部由花岗岩石条砌筑,不仅城墙如此,古城内部街巷及城内民居大部分也均由石条砌筑,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代表了当时当地的建筑成就,整个古城的营造是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典范。作为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群体村镇的典型实例,崇武城墙以及古城内部防御体系形成的“崇武所城”,构成了独特的历史人文环境。崇武古城富有地方特色的古代城防工程,以其气势雄伟、保存完整的格局,为了解明代东南沿海海防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也是中国军事建筑学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 顺着城门一直向里走,外边的嘈杂似乎隔于城门外,老街出奇地静。古城的老街是清一色的石头街,老街两旁是朴素的民居,石房子、红砖厝、木结构房子都没有太多的装饰。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透出岁月的斑迹,沉淀的光芒还在。</p> <p class="ql-block"> 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位于崇武古城古城墙南侧,全园长约1200米,幅面宽度60—200米,总面积9万平方米左右,园里散布着崇武数百家石雕厂精心雕琢的石雕艺术品,与古城、大海浑然一体。园内安放有500多件石雕精品,划分为25个景区,包括石雕动物园、狮子林、妈祖艺术展区、石雕艺术珍品馆、聊斋志异区、三国演义区、水浒人物区、西游记区、十二生肖区、二十四孝区、八仙区、观音坡景区、华夏诸神展区、崇武石雕艺术重要工程展馆、惠女雕像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 潮乐海潮庵位于崇武镇潮乐村,年代为始建于宋元。类别为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海潮庵原名水潮庵,位于崇武古城内潮乐村水关区水关巷8号,南侧有水关路,周边有民居,西侧为下庵西路,出水关门有崇武城墙外环城大道、文化广场,海景湾花园商住区。据《崇武所城志》载,“旧传未建城时先有此庵”。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天启六年(1626)、清顺治十三年(1656)和同治年间(1862—1874)多次重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作为莲城小学校舍。1939年改为镇公所。1950年又作为学校的校舍,1986年被全部拆除,改建为新校舍。2010年全新扩建。</p> <p class="ql-block"> 崇武有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崇武海岸,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金沙海滩。</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灯塔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是我国较早的民间灯塔之一,由当地渔民集资兴建,旨在帮助夜间归航的渔船安全导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沙湾在崇武古城附近,有2千多米长的优质沙滩,水清沙白,这里还有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庙”的解放军烈士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烈士庙位于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畔,是全国唯一的“解放军庙”,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庙”。庙里供奉着在敌机轰炸中为保护群众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8军27名烈士,诉说着一段军民之间感人肺腑的故事。1949年9月17日,解放军第十兵团28军84师251团在崇武西沙湾集结,准备参加解放金厦战役。突然,敌机空袭,时当渔镇集市,为保护人民群众,正在西沙湾练兵的解放军战士当即用机枪对空射击,把敌机引向自己。当天,在敌机狂轰猛炸下,我27名官兵壮烈牺牲。1993年,当年被解放军战士从敌机轰炸下救出的小姑娘曾恨倾其积蓄,带动群众踊跃捐款,建造庙宇,正名“廿七君庙”,此后,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报恩馆由社会各界捐资陆续建成。 2002年8月,解放军烈士庙被惠安县政府授予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海门深处是泉州崇武古城南门外临海岩群中的一处自然奇观,由江口山延伸入海形成,岩群中天然形成一条整齐划一、颜色黝黑的石路,直伸向大海深处。该景观因位于海门村(原名)而得名,是崇武半岛地质奇观的重要代表。 </p><p class="ql-block"> 石路长约百米,宽约两米,由风化和海蚀作用形成,表面光滑平整。潮退后石路尽头隐没于海中,仅在涨潮时部分露出水面,形成独特的“海中石路”景象。 </p> <p class="ql-block"> 崇武海门亭是惠安崇武古城景区内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海门深处景观区域,为纪念崇武建城600周年于1987年建成。该亭因地处海门深处而得名,是明代海防体系的组成部分,兼具军事防御与景观功能。站在海门亭中可远眺台湾海峡,近观礁岩犬牙交错的地形。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龟”的天然岩礁景观尤为震撼,海浪冲刷形成的巨型岩礁形态酷似神龟,气势磅礴。 </p> <p class="ql-block"> 戚继光(1528-1588)是明代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曾两次率军驻守福建惠安崇武抗击倭寇。 </p><p class="ql-block">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和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率“戚家军”在崇武连续击败倭寇。他采用“鸳鸯阵”战术,结合农民和矿工组成的军队,配备精良兵器,形成陆海联防的防御体系。例如,嘉靖四十二年春,他指挥军队全歼登陆崇武的倭寇,次年又击败再次来犯的倭寇。 </p><p class="ql-block"> 戚继光在崇武的防务改革,有效遏制了倭寇对福建沿海的侵扰,保障了区域安全。其军事思想与战术创新,推动了明代边防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p> <p class="ql-block"> 观浪阁建造在海边的高地上,可以俯瞰整个海景。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丽与浩渺,听到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的声音,感受到海风拂面的清凉。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整个海景都被染成了金色,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观浪阁还是一处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崇武古城的历史变迁,感受到当地人民的淳朴和热情。同时,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无论是拍摄海景还是人文照片,都能得到满意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崇武海岸被誉为“中国八大最美海岸线”之一,连接着“南方北戴河”——半月湾、“西沙银蛇”——西沙湾、“八闽第一金滩”——青山湾等顶级度假胜地。区内有长达28.8千米的曲折海岸线,12个沙湾,4大岩群。“中国·崇武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标志碑就矗立在古城东南角。</p> <p class="ql-block"> 崇武古城的唐僧师徒雕像位于景区内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是《西游记》主题石雕群的核心作品,与古城、大海共同构成独特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雕像群矗立于海滨绿地,全长约1200米,占地9公顷,涵盖《西游记》师徒四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立体石雕,形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惠安石雕是南派石雕的代表,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古城墙南侧的“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一处荟萃石雕精品的主题公园。全园长约1200米,幅面宽度60-200米,占地面积约9公顷,地形起伏有序,园里石径纵横,绿茵片片,设有25个景区,共收藏有不同艺术风格的石雕艺术精品500余件。其中最为突出的景区有:巨型“双龙抢珠”石壁堵及高浮雕蟠龙石柱、高10.8米的戚继光雕像、妈祖艺术展区、惠女雕像广场、石雕动物园、狮子林、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人物雕像、聊斋志异区、华夏诸神展示区、十二生肖园、二十四孝园、八仙区、观音坡景区、石雕艺术珍品馆、崇武石雕艺术重要工程展馆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集中展示了“中国石雕之乡”石雕技艺的新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