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参观中英街有感

育秀光宗

<p class="ql-block">中英街界碑简介</p><p class="ql-block">中英街界碑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中英街上。</p><p class="ql-block">1898年3月,英帝国主义以法国租借广州湾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问题。同年6月9日,李鸿章、窦纳乐分别代表中、英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英国强租新界,租期99年,1899年5月16日,中英双方勘界代表完成了沙头角段的勘界,树立了2号、3号、4号界碑。194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香港后以“时局大变”为名,把沙头角于1905年拆毁、1948年经中英双方勘界后,重新树立界碑五块。</p><p class="ql-block">中英街界碑共有八块,其中界石旁还有两块附碑,分别为1个大碑、2个小碑、3个A碑和2个B碑,均用坚硬的花岗岩石凿成,小碑高六十公分,大碑高九十公分。按照界碑地势,露出地面的碑身高有30-70厘米不等。多碑界中唯一一方刻着“ANGLO-CHINESE BOUNDARY 1898 MAY”,其中1848年勘界竖立的界碑上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十五日重立”。</p><p class="ql-block">中英街界碑是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它作为中国领土的历史见证,又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见证,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保护范围:以界碑中心点连线为基线,向深圳方延伸30米</p><p class="ql-block">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深圳方延伸40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踩过中英街的青石板,界碑上的刻痕仍触目。曾几何时,一道界线割裂山河,这里是国家积弱的见证,每块砖石都藏着屈辱过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街碑两侧,国货与港货相融,游人笑语里是今昔对比。十分钟走完的街,却载着百年教训:国弱则权丧,国强则民安。铭记这份“一街两制”的过往,不是沉湎伤痛,而是以史为鉴,护好眼前这万里河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