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沟村国学公益课堂—第四十九期——余力学文旨何在

任亚朋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我们如约走进邢沟村家风建设国学公益课堂,迎来第四十九期的温暖相聚。十一假期过后,课程时间调整为晚上七点,当我准时踏入教室,眼前景象令人动容——座无虚席,灯火通明。村民们早早吃完晚饭,从四面八方赶来,满怀期待地静候开课。窗外寒风瑟瑟,屋内却暖意融融,笑语盈堂。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忱与坚守,令人惊喜,更令人敬佩。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七八十岁的老者,端坐如松,目光灼灼,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学习的尊严与家风的力量。这不仅是个人的修行,更是家庭之福、村庄之光。</p> <p class="ql-block">国歌响起,庄严旋律回荡在简朴的教室中,每一位乡亲都肃然起立,齐声高唱。那熟悉的音符凝聚着深沉的爱国情怀,激荡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由衷感恩。在这铿锵的歌声里,我们开启今晚的主题——“余力学文旨何在”。《弟子规》前六章已悉数学毕: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皆为立身之本。而“余力学文”,并非专指读书求知,而是强调在践行德行之余,以学养德、以文润心,使知与行相辅相成,螺旋上升,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修身境界。</p> <p class="ql-block">随着持续深入的学习,《弟子规》如春风化雨,悄然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也在日常生活中催生出无数细微而动人的改变。有人学会了由衷赞美他人,家庭多了欢笑;有人开始顺从父母心意,亲情愈发温厚;有人懂得体谅邻里难处,关系更加和睦;更有人明白幸福源于内在成长,不再向外索求。这些点滴转变,如星火汇聚,照亮了生活的角落。课堂上的分享真挚而热烈,一个个朴实的故事传递着高能量的智慧,不仅温暖了讲述者,也感染着倾听者。在这片充满敬意与希望的土地上,余力学文不再是抽象的命题,而是化作日常的践行,成为通往家庭幸福、邻里和谐、村庄兴旺的光明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