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陕西现代摄影一行霍州访古记</p><p class="ql-block">九月二十五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陕西现代摄影四十位同好,怀揣对古建的热忱,在山西古建游摄来到霍州,开启山西霍州一日访古之旅,镜头追光,步履寻幽,于千年遗存中打捞时光印记。</p><p class="ql-block">首站驻足霍州署,这座“华夏现存古衙之首”的建筑群,青砖灰瓦间尽展明清官署规制。众人聚焦大堂前“戒石坊”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的镌刻,快门声里,仿佛听见古时官员断案的肃穆;转至二堂与六房,精巧的木构、斑驳的匾额,皆成为镜头下承载行政历史的鲜活素材。</p><p class="ql-block">移步霍州钟楼,十字券拱底座稳固如磐,三重檐歇山顶上,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摄影者们或仰拍飞檐斗拱的精巧,或捕捉钟声未散时的静谧,试图将这座明代古楼的雄浑与雅致定格。行至桥西天主教堂,哥特式尖塔刺破天际,青砖与拱窗勾勒出异域风情,与此前古建形成鲜明对比,镜头切换间,尽览霍州建筑的多元包容。</p><p class="ql-block">午后驱车至贾村,这个素有“秀才村”美誉的村落,魁星楼与状元桥静静伫立,诉说着“耕读传家”的文脉。众人漫步村中,偶遇村民闲话往昔,烟火气与古意交融,成为镜头里最生动的人文风景。继而探访贾村娲皇庙,殿内壁画惊艳四座——女娲创世的图景线条流畅,色彩虽历经岁月却依旧鲜活,摄影者们屏息调整参数,生怕错过每一处工笔重彩的细节。</p><p class="ql-block">当日行程的压轴之站,是霍山之巅的广胜寺。拾级而上,飞虹塔率先闯入视野,五彩琉璃在夕阳下如彩虹垂落,13层塔身的浮雕、铜铃皆成焦点,众人或远摄塔与群山的壮阔,或近拍琉璃瑞兽的精巧。转入弥陀殿与毗卢殿,明代泥塑佛像神态安详,壁画残片暗藏密宗玄机,镜头在光影间游走,将佛教艺术的庄严与细腻一一留存。</p><p class="ql-block">日暮时分,行程终了,四十位同好满载一整日的影像与感悟。这一日,从官署到庙宇,从村落至古寺,霍州的每一处遗存都如一部厚重史书,而陕西现代摄影的镜头,便是翻开书页的手,将千年故事定格为永恒,也为这场访古之旅,写下圆满注脚。</p> 霍州署 <p class="ql-block">霍州署坐落于山西霍州市,是我国现存较完整的古代州级官署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为元、明、清三代遗存,素有“华夏现存古衙之首”的美誉。它曾是历代霍州官员理政、断案、居住的核心场所,见证了千余年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留存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如今,霍州署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成为展示古代官署文化、法治历史的重要载体,让游客得以直观感受古代地方治理的运作模式与人文底蕴。</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衙"的定位:霍州署凭借其建衙时间最早、现存占地面积最大、建筑气势最为恢宏等特点,在全国现存的地方衙署中占有突出地位,素有"天下第一衙"之称。它与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河南内乡县衙共同构成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古代官衙体系,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官吏科举制度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霍州署建筑严格遵循“前朝后寝”的礼制布局,整体呈中轴对称,层次分明。前半部分以大堂、二堂为核心,大堂作为断案主殿,气势恢宏,梁架雕刻精美,彰显官署威严;两侧辅以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功能分区明确,体现古代行政体系的严谨。后半部分为内宅区域,院落小巧雅致,与前区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建筑细节极具特色,如大堂前的“戒石坊”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警示官员廉洁奉公,各类砖雕、木雕图案寓意吉祥,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是研究古代官署建筑规制的珍贵实例。</p> 霍州鼓楼 <p class="ql-block">霍州鼓楼又称文昌阁,位于山西霍州市中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清代重修。通高27米,建筑面积225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其建筑特点鲜明,底座为青石、青砖砌成的十字券拱通道,四向贯通。上筑两层木构楼阁,面宽与进深各五间,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屋顶。楼内二、三层木构间架复杂新颖,卯榫衔接精密,二层回廊围栏刻有花卉、禽兽等图案,做工精细。瓦顶有二十八宿琉璃造像和三彩琉璃脊兽,檐角起翘,斗拱重叠,整体造型雄伟壮观,典雅别致。</p> <p class="ql-block">霍州桥西天主教堂(圣若瑟堂),位于霍州市漪汾路西侧汾河岸畔。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青砖砌筑,坐东向西,高约40米,可容纳500余名信徒。建筑风格典型,尖塔、拱窗等元素鲜明,是霍州较具特色的宗教建筑之一,2025年还被临汾教区确定为“朝圣地式新型教堂。我们去的当天,教堂不开放,我们只能拍外观。</p> 霍州祝圣寺 <p class="ql-block">祝圣寺坐落于山西霍州市东北方向,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是霍州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之一。它曾是当地佛教活动的核心场所,因寺内曾供奉多尊珍贵佛像与佛教典籍,一度香火鼎盛。历史上,祝圣寺不仅承载着佛教文化传播的功能,还见证了霍州地区宗教与民俗的交融,现存建筑虽历经岁月变迁,仍保留着古代寺院的规制格局,如今是研究晋南地区唐代以来佛教建筑与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与游客探访。</p> <p class="ql-block">祝圣寺建筑遵循传统佛教寺院“中轴线对称”布局,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核心建筑,两侧辅以配殿、禅房,功能分区清晰。大雄宝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采用歇山顶设计,飞檐翘角,檐下斗拱密布,雕刻精美,殿内梁架用料粗壮,展现出明清时期建筑的雄浑风格。寺内留存多处古代碑刻与石雕构件,如天王殿外的石狮造型生动,碑刻记载寺院修缮历史,兼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整体建筑色调以青砖灰瓦为主,朴素庄重,尽显佛教寺院的静谧氛围。</p> 娲皇庙 <p class="ql-block">霍州娲皇庙坐落于山西霍州市贾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建筑为明清时期遗存,是晋南地区祭祀中华民族始祖女娲的重要场所。庙宇因供奉女娲娘娘而得名,历史上是民众祈福、祭祀的核心之地,承载着当地对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创世功绩的尊崇与信仰。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民间信仰、祭祀文化的实物载体,更因留存大量精美彩绘与壁画,成为展现明清晋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窗口,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建筑上,娲皇庙遵循“前庙后寝”格局,中轴线依次为山门、献殿、娲皇殿,两侧设配殿,整体以青砖灰瓦构建,屋顶多为硬山或歇山顶,檐下斗拱简洁规整,尽显北方民间庙宇的质朴雄浑。</p> <p class="ql-block">彩绘集中于献殿、娲皇殿的梁枋、斗拱处,以青绿、朱红为主色调,绘有龙凤、花卉、人物等图案,色彩虽历经岁月仍显鲜亮,图案线条流畅,兼具装饰性与寓意性,如花卉象征吉祥、龙凤代表尊贵。</p> <p class="ql-block">壁画是庙内瑰宝,主要分布于娲皇殿内壁,内容以女娲创世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辅以民间生活场景,人物形象生动,衣袂飘逸,构图疏密有致,采用工笔重彩技法,色彩层次丰富,既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研究明清民间绘画风格提供了珍贵实例。</p> 贾村 <p class="ql-block">贾村坐落于山西霍州市新城区东郊大张镇,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是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子自古就有“下了贾村坡,秀才比驴多”的谚语,以“秀才村”闻名,元末明初刘氏先祖定居后,传承“耕读传家”遗训,历史上秀才举人辈出,如今更是走出数百名大专以上学子,含20名博士、72名硕士。村内古迹荟萃,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娲皇庙、精巧的魁星楼、别致的状元桥等,人文底蕴深厚。如今贾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产业与旅游,成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代活力的文化村落。</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一座塔,半部明代琉璃史。</p> <p class="ql-block"> 若说山西霍州有什么景致能让人一眼沦陷,广胜寺里的飞虹塔必在其列。这座矗立在霍山之巅的古塔,不仅是砖石与琉璃的结合体,更是一部写满匠心的明代建筑史诗,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文化旅人还是建筑迷,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坐落于山西霍州市东北12公里的霍山之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汉桓帝时期,历经多代重修,分上、下两寺与水神庙三部分。上寺以高耸的飞虹塔为核心,下寺藏有珍贵的《赵城金藏》(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佛教大藏经之一),水神庙则留存着元代戏剧壁画,堪称“三绝”。它不仅是佛教东传的重要见证,更因融合建筑、壁画、藏经等多元文化遗产,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艺术与历史的重要地标,吸引着海内外学者与游客。</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是广胜寺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汉代,现存为明代正德年间重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高的楼阁式琉璃塔,高47.31米,共13层。塔身以青砖为骨,通体镶嵌五彩琉璃,涵盖黄、绿、蓝、紫等色,阳光照射下如彩虹飞天,“飞虹塔”由此得名。塔体呈八角形,每层均设券门、假窗与琉璃浮雕,内容包括佛教故事、瑞兽花卉,图案繁复精美、栩栩如生。塔内有螺旋式阶梯可登顶,登顶后可俯瞰霍山全景;其琉璃工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且历经数百年风雨仍色彩鲜亮,是中国古代琉璃建筑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胜寺山门前抬头望,飞虹塔就像从天际垂落的彩虹——13层八角形收分塔身+螺旋木梯+112个檐角铜铃,“中心柱”结构保稳固,明代砖构技艺的代表。塔身80%塔身覆盖琉璃,黄、绿、蓝为主色,题材含佛教故事、瑞兽花卉,“二次烧制”让色彩600年不褪。阳光洒在上面时,黄的似鎏金、绿的如翡翠、蓝的像晴空,层层叠叠的色彩顺着“下宽上窄”的塔身收分,化作一道流动的光影。很难想象,这座高47.31米的楼阁式塔,从汉代始建到明代重修,已在风雨中挺立数百年,如今仍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完整的琉璃塔,随手一拍都是能刷爆朋友圈的大片。</p> <p class="ql-block">每层檐角均悬挂铜铃,共112个,风吹铃响,声传数里;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顶端安有铁质塔刹,由覆钵、相轮、宝瓶等组成,通高3米,既起装饰作用,又能稳定塔体,抵御强风。</p> <p class="ql-block">“世界唯一”是文学化表达,核心优势在“楼阁式+明代琉璃工艺+完整性”的结合,综合价值国内独一档。</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是广胜寺上寺的核心殿宇之一,始建于明代,后经清代修缮,是供奉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主殿,也是寺内举行佛教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殿宇坐北朝南,整体采用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密布,造型规整,尽显明代建筑的庄重雄浑。</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供奉高约3米的阿弥陀佛坐像,两侧侍立观音、大势至菩萨像,合称“西方三圣”,佛像均为明代泥塑,衣纹流畅、神态安详。殿内壁画虽历经岁月,仍留存部分佛教题材图案,与佛像相得益彰;殿外月台宽阔,可容纳数百人,台前设有石雕栏杆,栏板上刻有花卉图案,工艺精细,整体营造出肃穆庄严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毗卢殿是广胜寺上寺的重要殿宇,始建于明代,因殿内供奉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教密宗至高本尊)而得名,是寺内体现密宗文化的核心场所。殿宇坐北朝南,采用砖木结构,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单檐悬山顶,檐角微翘,檐下斗拱简洁古朴,整体风格相较于弥陀殿更显素雅,契合密宗修行的静谧氛围。</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矗立着高约4米的毗卢佛泥塑坐像,佛像头戴五佛冠,身披璎珞,面容庄严慈祥,后背饰有火焰纹背光,立体感极强。两侧辅以胁侍菩萨像,造型轻盈,衣袂飘逸。殿内壁画留存有密宗坛城、佛教故事片段,线条细腻,色彩虽有斑驳却仍能窥见明代绘画功底,为研究明代佛教密宗文化与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的美,不止在视觉,更在它背后的故事——每片琉璃都是匠人手心的温度,每层塔身都是历史的刻度。若你到霍州,一定要来这里站一会儿,看阳光漫过琉璃,听风摇响铜铃,才算真正读懂这座“明代琉璃巅峰之作”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虹塔不仅是研究明代建筑与琉璃技术的珍贵实物,更承载着佛教文化与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追求,至今仍是海内外游客探访霍州的必到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