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简史:与北宋的战争(续)

长岛歌吟

<p class="ql-block">西夏军队</p> <p class="ql-block">第二,西夏的君主李元昊“幼熟读兵书,心娴韬略”,而且自年轻时就带兵打仗,战场烽火将他锻炼成一个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性雄毅,多大略”。而宋军将领范仲淹、韩琦、范雍、夏竦等都是以“儒臣委西路”,他们不能像汉唐的名将卫青、霍去病、李靖等一样,“身当行阵,为士卒先”。范仲淹、韩琦“忧国有情,谋国有志”,但未能娴熟兵略,不能尽知军情,以致“纵之而弛,操之而烦,慎则失时,勇则失算”,屡遭败绩。</p> <p class="ql-block">宋朝大臣范仲淹</p> <p class="ql-block">第三,西夏总兵力虽然少于宋军,但每次大战皆是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宋军一部主力。反观宋朝,战线拖沓,兵力分散。无论是宋军动向还是战场地形,西夏军都成竹在胸。反观宋军,在李元昊的声东击西之计下,宋方如堕云里雾里,好几次贪功冒进,都陷入了西夏优势兵力的包围之中。</p> <p class="ql-block">北宋大将韩琦</p> <p class="ql-block">虽然西夏的军事胜利使宋朝和辽国承认了他的皇帝地位,但李元昊牺牲了与辽国的联盟关系,长期的消耗战换来的不过是一些局部胜利。李元昊发动宋夏战争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大量掠夺财富,以满足西夏王室和党项贵族的贪欲。但几次战争下来,所获不偿所费,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将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加上宋朝对西夏实行经济制裁,关闭边境榷场停止互市贸易,对西夏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不过宋朝答应每年给西夏绸缎十五万匹,银币七万两,茶叶三万斤,这也初步满足了西夏贵族的贪欲。自此以后,李元昊贪图享乐,肆意妄为,最后竟然强夺儿媳,结果被儿子所杀。西夏政局也从此走向动荡,无力发动新的进攻。</p> <p class="ql-block">西夏军获胜</p> <p class="ql-block">但是宋朝与西夏之间的外交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西夏使臣一再要求得到与辽国使臣相等的礼遇,而宋朝官员则抱怨西夏使臣素质低下,言辞无力。更重要的是,宋、夏合约中对边界问题存而未议。由于未能划定一条清楚的边界,为双方日后的激烈争端留下了隐患。此后宋夏之间又爆发了多次冲突。直到北宋灭亡,双方不再接壤,宋夏之间的冲突才得以停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