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11日我们的车轮驶离梓潼的三国遗韵和两弹强国强军魂,沿着绵梓公路一路向北,窗外的风光渐渐从山野的苍莽,过渡到都市的温润。</p><p class="ql-block"> 当导航提示“已进入绵阳城区”时,涪江的粼粼波光已在远处隐约可见,这座久闻其名的川北重镇,终于在我们眼前揭开了面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行踏过梓潼道,邂逅涪城千年韵。<br></p> <p class="ql-block">绵阳的铁牛广场</p><p class="ql-block"> 绵阳,这座被称作“涪城”的城市,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厚重。它是李白仗剑出川前的故土,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或许早在此间的山水间埋下伏笔;它也曾是三国烽烟中的要地,刘备入川时的兵戈痕迹,悄悄融进了城市的街巷肌理。</p><p class="ql-block"> 而此行最让我们心向往之的,便是那座与黄鹤楼齐名的越王楼——千年前,越王李贞在此筑楼揽胜,引得李白、杜甫挥毫泼墨;千年后,这座复建的99米高楼巍然矗立,静静等待我们登顶,去读那些刻在飞檐斗拱间的唐诗,去看涪江穿城而过的温柔模样。<br></p> <p class="ql-block">铁牛广场的相亲角</p> <p class="ql-block"> 铁牛广场</p><p class="ql-block"> 两尊京剧脸谱雕塑立在古建门前,一黑一红,神情迥异,像是在对峙,又像是在对话。一个冷峻如夜,一个炽烈如火,线条流转间,藏着川剧的魂。</p> <p class="ql-block">10月11日晚来到绵阳的烟火巷----马家巷。</p> <p class="ql-block">马家巷,绵阳的烟火地。</p> <p class="ql-block"><br></p>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就出生于四川绵阳(卒于安徽颍州,然而,他的安息之地却选在了河南新郑)。 <p class="ql-block">夜观越王楼</p><p class="ql-block"> 这越王楼在夜里亮了起来,像一座从诗中飞出的楼阁。金色的灯光勾勒出它层层飞檐的轮廓,倒影落在湖中,随波轻颤。</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2日清晨,我们前往富乐山。(因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叹“富哉!今日之乐乎”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远远望去,那座红墙金瓦的建筑在晨光中庄严而温暖。“富乐山”三个大字悬于匾额之上,仿佛在迎接每一位来访者。石阶宽阔,栏杆肃立,天地人和的牌匾高悬其上,让人不禁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富乐山山顶风光</p><p class="ql-block"> 我仰头望着那层层飞檐,忽然明白:有些建筑不只是风景,更是城市的精神坐标。</p> <p class="ql-block"> 富乐山上: 飞檐如翼,彩绘斑驳,肃穆的富乐阁。。</p> 富乐阁刘备雕像 从富乐阁俯瞰绵阳城区。 远眺三江汇合。 远眺电视台 远眺气象雷达塔 富乐山的蜀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富乐山的蜀汉四杰(诸葛亮、费祎、蒋琬、董允)。 12日中午品尝绵阳美食---筷子花餐馆(越王楼店) <p class="ql-block">越王楼</p><p class="ql-block"> 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的龟山之巅,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年-661年),由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亲自督造,是其州衙建筑中的标志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越王楼</p><p class="ql-block"> 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但这一说法特指唐代四大名楼(越王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或蓬莱阁)。<br></p><p class="ql-block"> 本人私下扳手指算一算,截至今日上述所说的所有楼阁我都圆满到访过了!</p> 越王楼<div> 高29.4米;2007年12月续建;现主楼高99米,内外15层,风格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屋盖琉璃瓦。</div>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越王楼</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我忽然读懂了那句“想你的风吹到了越王楼”——它不只是浪漫的告白,更是对一座城、一段历史的深情回望。</p> <p class="ql-block">越王楼俯瞰绵阳</p><p class="ql-block"> 高楼林立,灯火如星,江面倒映着整座城市的繁华。桥上车流不息,光影流动,像一条发光的河。</p> <p class="ql-block"> 江风拂面,越王楼的倒影在水中轻轻摇曳,桥灯与塔光交相辉映,仿佛整条江都在低吟一首诗。</p> 越王楼上观绵阳市夜景视频。 越王楼古乐表演者 越王楼古乐表演视频 <p class="ql-block"> 10月13日下午,我们从平武的报恩寺回来,走进了西山公园。</p><p class="ql-block"> 绵阳西山公园建于1985年,是一处融合了大量文化古迹的历史公园,其中最著名的是子云亭和蒋琬墓。</p> <p class="ql-block">西山公园美景</p><p class="ql-block"> 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意中,湖水如镜,倒映着飞檐翘角。美极了!</p> 西山公园美景 西山公园蒋琬墓<div> 蒋琬(1??一246),字公琰,三国零陵湘乡(今属湖南)人,蜀汉名臣。诸葛亮去世后,琬任尚书令,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后封安阳亭侯。</div> 蒋琬执政期间,蜀国政通人和,经济复兴,修正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改变“无岁不征”的局面,使得“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特别是其“以安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永远垂范后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社稷之器”。 西山公园子云亭<div> 是为了纪念西汉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扬雄(或“杨雄”)而建造。</div> 扬雄(前53年—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成都郫县友爱镇 人,中国西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辞赋家、思想家。 [<br> 扬雄少年好学,不为章句之学而博览多识,沉默好思。40岁后始游京师,以辞赋而闻名。得到汉成帝的重视,任给事黄门郎,结交王莽。扬雄历成、哀、平三世,不能升迁。王莽篡位后,扬雄校书天禄阁,因符命案受牵连,被迫投阁,未死。后复召为大夫。天凤五年(18年),去世,时年七十一岁。 <br> <p class="ql-block"> 14日早餐,到绵阳必须吃绵阳米粉。</p><p class="ql-block"> 一座城的味道,往往就藏在这样一碗早餐里。</p><p class="ql-block"> 绵阳米粉汤头浓郁,米粉滑嫩,配上酸豆角和红油,一口下去,暖意从胃里升到心头。吃完了,才算真正来过绵阳。</p> 14日中午的午餐,巴适地地道道的家常菜。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同驶进绵阳》的绵阳之行四日圆满落幕!</p><p class="ql-block"> 我们登富乐山追三国遗风,攀越王楼望三江汇流,在博物馆遇千年青铜马,往平武探报恩寺古建神工,禅意浸润罗汉寺与圣水寺,一步一景皆是川北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与自然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总结一下《我们一同驶进绵阳》, 此次自驾之旅,一共三台车,十人,历时六天,花费约1090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