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马兰老战友李志浩同志

碧霄开屏

<h3>  <br><br><br> 讣 告<br><br>  慈父李志浩,因病于2025年10月16日19:4<br><br>0逝世,享年75岁。<br><br>  为沉痛悼念家父,定于2025年10月20日,<br><br>周一上午9:50在西安市殡仪馆终南厅举行告别<br><br>仪式,敬请亲朋好友前往告别。<br><br> 孝男:李祺<br><br> 泣血叩首<br><br> 2025年10月17日<br><br><br></h3> <h3><br><br><br> 李志浩同志逝世后,亲属、同事丶战友纷<br><br>纷前往吊唁,向其家人致哀慰问,络绎不绝。<br><br>  马兰几大群:《初心不变马兰人》、《戈壁春<br><br>雷.马兰诗友》、《马兰花开》、《马兰西安兵<br><br>站》、《马兰战友文画汇》,以及《通信三营》、<br><br>《电话连老兵》等群纷纷悼念,愿李志浩老战<br><br>友一路走好,家人节哀顺变!<br><br><br></h3> <h3><br><br>  送花圈的有:<br><br> 马兰核试验基地地通信团<br><br> 马兰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三室、研究所四<br><br>室和研所八室<br><br>  马兰核试验基地通信处电话连等<br><br></h3> <h3><br><br><br> 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等单位</h3> <h3><br><br><br>  黑龙江大学师生敬送花圈、发来唁电悼念李<br><br>志浩同志</h3> <h3><br>  <br><br><br>  2025年10月20日9时50分在西安殡仪馆终<br><br>南厅,举行了庄重的告别仪式。李志浩同志的<br><br>家人亲属,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万凯<br><br>副支队长、综合大队及执法二大队相关同志,<br><br>以及李志浩同志生前同事、战友及好友们参加<br><br>了告别仪式。<br><br><br><br></h3> <h3> 李志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br><br>16日19点40分仙逝,享年75岁。<br><br>  李志浩同志,陕西耀县人,汉族,出生于<br><br>1951年农历端阳,於1968年3月入伍,1970年<br><br>4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br><br>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通信团战士、班长、<br><br>营部书记,期间被推荐选拔就读于黑龙江大学<br><br>英语系。1978年9月毕业后,就任于中国人民<br><br>解放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研究所第八研究<br><br>室,历任情报资料员、助理研究员、第三研究<br><br>室政治协理员。1991年2月转业到西安市交通<br><br>运输指挥部办公室任副主任;2002年10月调入<br><br>市交通运输管理处。2011年5月经组织批准光<br><br>荣退休。<br><br>  李志浩同志的一生,是忠于党和人民的一<br><br>生,是为国防事业奋斗奉献的一生,是平凡而<br><br>伟大的一生!25载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一生为国<br><br>为民的坚强意志、舍身忘我、无私奉献的马兰<br><br>精神,多次参加核试验执行通信保障任务,长<br><br>年坚守在空爆场区,无视核辐射的危害只求圆<br><br>满完成任务,和无数战友一样因此牺牲了自己<br><br>的健康。在科研工作中,为核试验的情报资料<br><br>进行了大量的编纂整理存档工作,对科研人员<br><br>的英语培训工作兢兢业业、细致入微,先后4次<br><br>获部队嘉奖和“教员二等奖”,把自己的青春年<br><br>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艰苦奋斗<br><br>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为我<br><br>国核武器的试验作出了积极贡献,经受了艰苦<br><br>环境的考验和锻炼,尽到了一个军人应尽的职<br><br>责。<br>  转业回地方后,在20年的交通战备工作<br><br>中,始终保持着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严谨细<br><br>致、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军人作风,继续为<br><br>国防建设事业发光发热。在1993年、1994年的<br><br>春运运输组织中,两次被评为“春运工作先进<br><br>个人”;1995年,在兰州军区“西部-95”演习<br><br>交通保障任务中,备受兰州军区首长好评;199<br><br>6年被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评为“九五全国交通<br><br>战备先进工作者”。李志浩同志作为一名忠诚党<br><br>员,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br><br>上,他都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始终同党中央保<br><br>持高度一致。退休后,还始终关心着党的事<br><br>业,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他的优<br><br>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永远学习!<br><br>  现虽驾鹤西去,但音容宛在。斯人已逝,<br><br>风范长存。愿李志浩同志一路走好!<br><br><br></h3> <h3><br><br><br>  李志浩遗体火化后,按照本人生前意愿,<br><br>其骨灰由亲属护送,冒雨当日魂归耀县故里,<br><br>一按传统习俗设灵堂,祭祀等</h3> <h3><br><br><br>  家中设立了灵堂:</h3> <h3><br><br><br>  马兰核试验基地通信团部分老战友吊唁敬<br><br>挽帐寄托哀思</h3> <h3><br><br> 2025年10月22日,农历乙巳九月初二<br><br>  亲人作最后的告别后起灵、出殡</h3> <h3><br><br><br> 李志浩同志骨灰入土为安</h3> <h3><br><br><br><br>  马兰核试验基地老战友追忆李志浩同志光<br><br>辉岁月,并一赋诗悼念</h3> <h3><br> 老战友张世武<br><br> 五排•送别老战友李志浩<br><br> 寒秋暮雨频,长安送故人。<br> 相逢皆叹息,执手共沾巾。<br> 至此泉台别,极悲天地嗔。<br> 出生如转毂,驾鹤若飞尘。<br> 泪目三躬罢,佛陀应一轮。<br><br>   与白兵权、常春海冒雨浓雾驱车百余里至<br><br>西安殡仪馆送别。<br>  <br><br></h3> <h3><br><br><br> 二十一所老战友张善廷<br><br> 悼李志浩战友<br><br> 秋雨飘飞雾气寒,哀声起处漫长安。<br> 泣别战友泉台去,一路祥云伴玉鸾。<br> 笑貌音容成忆念,芳华往事作遗篇。<br> 此生无悔从军梦,大漠忠魂列史传。<br>  <br><br></h3> <h3><br><br><br> <br> 通信团八十八岁老领导傅绍银<br><br> 七绝·沉痛悼念李志浩<br><br> 六八入伍青春献,戈壁纵横魅力添。<br> 铸盾艰辛铭霹雳,恶魔奋斗显威严。<br><br><br><br></h3> <h3><br><br><br><br> 汽车36困老战友唐学元同志<br><br> 悼李志浩战友<br><br>  青春岁月耘戈壁,不畏艰辛擎核花。<br>  铸剑多年行抱负,献身伟业为黎家。<br><br><br></h3> <h3><br><br>  通信团老战友白兵权张世武追忆老战友李<br><br> 志浩同志辉煌灿烂一生<br><br>辛卯端阳君问世,谁知永别在仲秋。<br>虽非豪门不贫贱,聪慧过人夸不休。<br>文革日日尘漫卷,保家卫国跃激流。<br>潼华澄白和耀县,一列闷罐西柳营。<br>春寒料峭心中暖,玉门关外穿梭行。<br>穿洞跨岭数千里,犹如域外陌生程。<br>天山深处为终点,新兵连里好弟兄。<br>从此细辩识君面,肝胆相照弟兄情。<br>聪慧敢为天下先,正气凛然众人倾。<br>楼兰场区苍茫阔,独守荒原见胆魄。<br>自建营房半地窖,竣工担当做门窗。<br>无师自通动脑筋,领衔完满不寻常。<br>艰苦奋斗惊天地。无私奉献隐姓人。<br>入党提干显峥嵘,春雷滚滚展鲲鹏。<br>核试验场酬壮志,几回蘑菇云裂空。<br>表现突出到营部,处事为人未做难。<br>工作有条业突出,选送有缘新疆场。<br>龙江大学英语系,困难重重写辉煌。<br>扛枪架线接电话,长项不再不畏难。<br>攻坚克难登峻岭,知识海洋却翱翔。<br>毕业之后研究所,学校所学大用场。<br>通宵达旦翻资料,核试难题敢担当。<br>茫茫戈壁铸核剑,报效祖国裁锦章。<br>照射沾染何畏惧,为强筋骨气轩昂。<br>二十四年核试验,功德丰碑铸辉煌。<br>初心使命永不忘,解甲长安亦故乡。<br>转业省长亲过问,两袖清风落长安。<br>交通春运与军演,组织精细卷巨澜。<br>卫国强军顾大局,辉煌第二闪光点。<br>表彰嘉奖寻常事,心有大爱气昂扬。<br>交通军运关大局,不染尘埃一寸丹。<br>心胸宽阔容天地,深研周易苟日新。<br>辨别岐黄探病理,旡师自通数家珍。<br>绝症袭来旡畏惧,推导破解却逢春。<br>世事洞明解琐钥,绝症不难皆可闻。<br>两载东行达东府,组合连环惊世人。<br>笑拒刀术寻通路,处方加减转回春。<br>腹纳江湖天地宽,潇洒红尘自由身。<br>七十五岁病复燃,多日滴水未进餐。<br>消瘦依然神色定,微屏一一别战友。<br>细托后事语从容,泪落无声山河寿。<br>此生奇绩书难尽,唯付长歌寄九霄。<br>讣告未发得噩耗,战友悼念泪如潮。<br>山南海北十万众,一群五百酒一瓢。<br>念兹在兹深情意,情真意切皆为褒。<br>古都长安天垂泪,秋风秋雨落叶飘。<br>驾鹤西去阳关外,戎装在身固基因。<br>病危消息传故里,亲故牵挂不离身。<br>旧居翻新亲告慰,忠孝传家心遵循。<br>古都辞友身火化,叶落归根魂相依。<br>谢友谢亲谢天地,一个轮回为式微。<br>亦悲亦喜划句号,若有来生定不违。<br><br> 好战友好弟兄安息吧!<br><br><br></h3> <h3> 作者简介<br><br> 衔草庐张世武简介张世武,字文轩,斋号<br><br>衔草庐,陕西华阴人。他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br><br>放军马兰核试验基地,退役后在渭南市劳动人<br><br>事局、市人事局供职至退休。他是渭南市诗词<br><br>学会首任秘书长、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著有<br><br>《衔草庐微信诗词集》等作品,其诗词作品还<br><br>被收录于《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渭南诗词<br><br>大全》等书籍中。他的作品多以家国情怀、历<br><br>史人文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br><br>代精神的思考。<br><br><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