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走进秋色里。第四集。

走四方刘元秀

<p class="ql-block">漠河,中国最北的边陲小城,静卧于大兴安岭北麓,如一颗镶嵌在金鸡冠顶的明珠,守望着祖国的极地边界。</p> <p class="ql-block">漠河市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处中国版图最北端,素有“神州北极”“金鸡之冠”之美誉,是华夏大地迎接第一缕晨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北极星广场,矗立于城市之巅,是“找北”的精神坐标。拾级而上,153级台阶引领目光投向苍穹。</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腾飞”雕塑傲然耸立,形如雄鹰展翅,左伴欲飞的天鹅,右倚高歌的金鸡,顶端一颗璀璨北极星,寓意漠河乃“金鸡之冠、天鹅之首”,更是祖国北疆不灭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指尖仿佛触到国土的尽头。这片土地铭记着烈火重生的痛楚,也闪耀着坚韧不屈的光芒。“腾飞”不仅是地理象征,更是心灵图腾——寻到了北,也寻回了归属。</p> <p class="ql-block">漠河位于黑龙江西北部,大兴安岭北麓,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边境线绵延242公里。总面积18,428平方公里,是中国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1971年建城之初,为守护自然与民生,漠河人在城心保留了一片原始森林。1983年,这片绿洲被正式命名为“松苑公园”。1987年“5·6”大火肆虐全城,唯此独存,从此成为人心中的精神灯塔。</p> <p class="ql-block">恩爱夫妻,执手同行,岁月无声,情意如初。在极北之地,爱是抵御风雪最暖的光。</p> <p class="ql-block">我是你,你是我。心之所系,唯你一人。此情穿越寒夜,不因生死而断。</p> <p class="ql-block">全家福!一张照片,定格了北国人家的温暖笑容,是烟火人间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猜猜,三个摄影师在哪里?或许就藏在镜头后的风雪里,记录着这片土地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撸起袖子加油干!重建家园的路上,漠河人用双手托起新的黎明。</p> <p class="ql-block">漠河舞厅,是一段思念的回响,一支记忆里的disco,一首不再悲伤的小情歌。</p> <p class="ql-block">《漠河舞厅》风靡全网,背后藏着一段凄美爱情。主人公张德全,1987年出差归来,家园已成灰烬,妻子葬身火海。从此,他独舞于旧日相识之地,以舞步丈量思念,用余生呼唤爱人。</p> <p class="ql-block">夜深人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走进漠河舞厅——带着不同的故事、心情与去向,却都在这里,听见了时间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1980年代风格的舞厅,也是一段真实爱情的见证。一位老人常年独舞,只为重温与亡妻的旧梦。B站原版MV中,那孤独的身影令人泪目。在这浮躁时代,如此执着的爱,怎能不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时间你会来看一看我吧</p> <p class="ql-block">看大雪如何衰老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眼睛如何融化</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看见我的话</p> <p class="ql-block">请转过身去再惊讶</p> <p class="ql-block">我怕我的眼泪我的白发</p> <p class="ql-block">像羞耻的笑话</p> <p class="ql-block">如果有一天我的信念忽然倒塌</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花园没有花</p> <p class="ql-block">广播里的声音嘶哑</p> <p class="ql-block">如果真有这天的话</p> <p class="ql-block">你会不会奔向我啊</p> <p class="ql-block">尘封入海吧</p> <p class="ql-block">尘封入海吧</p> <p class="ql-block">漠河舞厅打卡。一曲《漠河舞厅》,让这座小城的角落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因歌曲《漠河舞厅》走红的这家舞厅,讲述着“5·6”大火后一位老人独舞追忆亡妻的深情故事,感动亿万网友。</p> <p class="ql-block">1971年建城时,漠河特意保留城中原始森林。1983年定名“松苑公园”。1987年“5·6”大火席卷全城,唯此幸存,成为漠河人心中的精神象征。</p> <p class="ql-block">松苑公园,被誉为“烈火中的诺亚方舟”。步入其中,樟子松与落叶松参天而立,市声顿消。阳光穿过枝叶,洒下斑驳金影,空气清冽,松香沁脾,仿佛走进一片未被惊扰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松苑记》</p> <p class="ql-block">鲁微公元一千九百八十七年五月六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突起烈火,毁城灭林,漠河顷刻陷于火海。</p> <p class="ql-block">然劫后余烬中,唯松苑、清真寺、茅厕、坟地四地无恙,世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松苑为奇中之奇,城中原始森林五公顷,古松挺立,如贤者论道。</p> <p class="ql-block">火魔不忍、不敢、不屑、不犯,遂成福地。</p> <p class="ql-block">今漠河重建,百业振兴,凡至者,可纳瑞气,增福寿。</p> <p class="ql-block">漠河县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二〇〇三年六月十八日</p> <p class="ql-block">1971年建城之初,为保生态与民休,漠河保留城中原始林地。1983年正式命名“松苑公园”。1987年“5·6”大火焚城,唯此幸存,自此成为漠河人心中的精神图腾。</p> <p class="ql-block">松苑得以幸免,传为吉祥之地,火魔亦生敬畏;清真寺无恙,归于真主威仪,火魔不敢侵犯。八载流转,火灾渐成往事,但大兴安岭永铭五月六日之痛。浴火之后,如凤凰涅槃,焕然新生。</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漠河市 & 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漠河,一座浴火重生的城市,中国最北、纬度最高。与俄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2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资源丰饶,是天然氧吧,野生动植物繁盛,矿产富集。</p> <p class="ql-block">更是全国唯一可观北极光、体验极昼极夜之地。</p> <p class="ql-block">1987年“5·6”大火,使漠河几成废墟,林业瘫痪,民生凋敝。幸存者心灵创伤深重,社会一度动荡。</p> <p class="ql-block">此灾成为发展转折点,此后重建家园,强化防火体系,走向新生。</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始建于1988年5月,2006年扩建,现展馆面积2420平方米。设13个展厅:一层展“起火之源、烈火熔城、悲惨瞬间、人间炼狱、悲伤城市”;二层述“油库保卫战、决战兴安岭、救灾援助、恢复生产、扑火自救与技术”;三层呈“畅游漠河、环幕影厅”。</p> <p class="ql-block">馆内运用沙盘、幻影成像、电子图书、环幕电影等科技手段,全景再现火灾全过程。配备先进消防与报警系统,设序厅、休息厅、监控室等功能区,安全规范达国家标准。</p> <p class="ql-block">在漠河,藏着一座震撼人心的纪念馆——五六火灾纪念馆。它不仅是历史的铭记,更是每位到访大兴安岭者不可错过的深度体验之地。走进这里,便是走进一段沉痛而深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爆发,一场生态浩劫就此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参观五六火灾纪念馆,是一场直击灵魂的旅程。它以真实的展陈与动人的故事,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态的守护。每一位游客,在回望历史的同时,也收获对生命与环境的深思。来大兴安岭,请走进这里,聆听历史的回响,汲取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火灾起因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1987年5月6日,四起人为疏忽点燃了灾难的引信:</p> <p class="ql-block">上午10时,两名清林工人丢弃烟头,引发首处山火;</p> <p class="ql-block">下午2时,古莲林场汪玉峰启动割灌机,引燃汽油,火起第二处;</p> <p class="ql-block">同时间,阿木尔林业局郭永武作业中汽油外泄起火,第三处燃起;</p> <p class="ql-block">晚9时30分,兴安林场李秀新吸烟不慎,点燃第四处火源。</p> <p class="ql-block">四火并燃,终成燎原之势。</p> <p class="ql-block">入夜后,狂风助焰,火势以每小时50公里迅猛蔓延。火球跳跃飞越数十米道路,落地即爆燃</p> <p class="ql-block">八女投江是中国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而投江殉国的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以东北抗联五军一师妇女团教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抗日女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被日寇围困于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边。她们宁死不屈,英勇战斗,直到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然后毁掉枪支,相互挽臂涉入冰冷的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p> <p class="ql-block">八女投江的地点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附近的乌斯浑河。乌斯浑河是牡丹江的支流,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西征回师队伍在此与日伪军遭遇,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弹尽援绝后集体投江,壮烈殉国。这一事件发生在乌斯浑河畔,她们的英勇事迹被后人铭记,殉难地也建有纪念碑和纪念馆以纪念英雄。</p> <p class="ql-block">向英雄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