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裹挟着秋的澄澈.10月21日下午,录播室内暖意融融,两节“文明有礼“智慧课堂相继开讲,张丹老师与许莹老师以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将“礼”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位学子心中,更有“小先生”们崭露头角,让课堂成为自主探究,共学共进的成长舞台。</p> <p class="ql-block">张丹老师:世运为引,探礼之力量</p><p class="ql-block">课堂以两大议题层层深入,而“小先生”的登场更是让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在探价值--小礼仪,大力量环节,“小先生”带着提前准备的案例,引导同学们从世运会延伸到日常:“食堂打饭时的一句谢谢阿姨、能让工作人员多一份温暖:走廊里侧身让路的小动作,能让通行更顺畅。大家热烈讨论 逐渐明白礼从来不是空洞的规则 而是能拉近距离 ,塑造形象的隐形力量 。</p><p class="ql-block">进入“见行动--礼于心,外于行”议题,”小先生”化身“礼仪向导”。张丹老师则在一旁适时点拨,强调“礼仪的核心是内心的尊重,只有真正把“礼”放在心里,行动才会自然流露”,让“知行合一”的理念深深扎根。</p> <p class="ql-block">许莹老师的课堂则以清晰的逻辑、扎实的环节,让“文明有礼”的学习更具方向性。开课伊始,一段礼仪视频,让同学们快速聚焦“什么是文明有礼”;紧接着,许老师出示明确的自学目标,从“理解含义”到“明确重要性”,再到“掌握践行方法”,为自主学习划定清晰路径。</p><p class="ql-block">随后,四位“小先生”轮番上阵,成为课堂的“主角”。第一位“小先生”结合教材与生活案例,拆解“文明有礼”的含义,用“见到师长问好是礼,不乱扔垃圾是礼,尊重他人观点也是礼”让概念更具体;第二位“小先生”通过带领大家观看央视视频“六尺巷”的故事,凸出文明有礼的重要性;第三位与第四位“小先生”则联手,从“课堂专注不打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践行方法,还邀请同学分享自己的“礼仪小故事”,让知识真正与生活接轨。</p> <p class="ql-block"> 两堂公开课,两种教学思路,却同样传递着“以礼育人”的初心;柳校长与李主任的专业评课,更是为课堂的优化与提升指明了方向。从世运会的鲜活情境到清晰的目标引领,从老师的巧妙引导到“小先生”的自信展示,再到老师们的精准点评,这场“礼仪盛宴”,不仅让学子们读懂了“文明有礼”的内涵与价值,更让老师们收获了教学相长的启发。</p><p class="ql-block">这场关于“礼”的课堂,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定会将“礼”融入一言一行,用尊重与温暖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们也会带着评课的收获,继续打磨课堂,让德育之花绽放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共赴师生成长的美好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