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king Bruce Trail Fifteen 徒步佈魯斯步道之十五

丹楓紅(拒私聊,不加微信)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三號,感恩節,六人徒步Bruce Trail, 停車在上方黑色P處,44.587484,-80.863089。</p> <p class="ql-block">先走藍標Pines Side Trail,這是一個閉環。</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楓葉不是很鮮豔,樹林裏有一些黃色的葉子,也有依然碧藍的鬆樹。</p> <p class="ql-block">步道旁邊的斷崖綿延不絕,像一道堅硬的石牆。</p> <p class="ql-block">波瀾壯闊的斷崖也隻有視頻纔能更好的展示其壯觀的風姿。</p> <p class="ql-block">徒步森林的好處就是總能發現野味,左邊是母雞菇,右邊是野雞背。</p> <p class="ql-block">走完一圈,又接著走Clearview Side Trail,和白標形成另一個閉環。</p> <p class="ql-block">終於看到了一些殘存的楓葉,森林裏呈現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1942年,一名波蘭士兵在橡樹的柔軟樹皮上刻下了一條深情的信息。簽署者簽名,或士兵,該人還包含了波蘭國歌的前幾行,翻譯爲"波蘭尚未消逝"。這棵古老的山毛櫸樹是二戰初期在Owen Sound的波蘭軍隊訓練營中,Tadeusz Kostiusko的生活的一個罕見見證。</p> <p class="ql-block">碧藍的天空中,一顆枯樹枝條挺立,刺向蒼穹。</p> <p class="ql-block">木橋還在,溪水已無,乾燥的天氣影響了自然環境。</p> <p class="ql-block">地上鋪滿飄落的樹葉,綿延起伏的斷崖在繼續。</p> <p class="ql-block">走完兩個閉環,接著停車在Sideroad 15處,繼續徒步。44.561832, -80.878567</p> <p class="ql-block">進入Tall Pines Side Trail 高鬆步道。</p> <p class="ql-block">這條步道基本上很平坦,落葉遍地,林木挺拔。</p> <p class="ql-block">這條步道走入盡頭,再無路可走,原路返迴。</p> <p class="ql-block">通過Rocksprings Side Trail返迴停車場。今天徒步十六公裏。</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四號,最下方的紅色P是離Inglis瀑佈最近的,但是這個停車場是掃碼收費,這裡手機經常沒有信號,可以停車在中間的紅色P處,44.535422, -80.936022,這個停車場免費。</p> <p class="ql-block">剛走出停車場,就發現一片空曠的綠色草地,地上堆滿了落葉,像鋪了一層地毯。</p> <p class="ql-block">先走Harrison Park Side Trail南下,然後接白標。</p> <p class="ql-block">剛進入藍標就發現一條河,Sydenham River.</p> <p class="ql-block">河水嘩嘩的流淌,一去不迴。</p> <p class="ql-block">河裡發現了兩條並肩作戰、逆流而上的三文魚。</p> <p class="ql-block">河裡的岩石組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堤壩,三文魚費力衝擊,與浪花搏鬥,終於有一條躍過堤壩,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Chinook鮭魚生命週期</p><p class="ql-block">鮭魚種羣的養護是每年鮭魚洄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沿着 Sydenham河分佈着多個魚類保護區,旨在幫助確保鮭魚、鱒魚以及其祂遷徙魚類能夠生存下來。你在這裡看到的這個保護區屬於Grey-Sauble保護項目,並由Sydenham垂釣者協會負責維護。該協會在20世紀90年代花費數年時間建造了產卵通道。這些淺水、受保護的區域為雌魚提供了產卵的牀,並在幼魚孵化後提供了保護。隨着秋天白天時間的縮短,鮭魚收到了開始上游遷徙到產卵地的信號。雌性選擇碎石區,側身用尾巴挖洞,在碎石上築巢。她的卵沉入巢中,由雄性受精。交配的鮭魚在產卵後的生存週期結束了,但新的生存週期開始了!</p><p class="ql-block">卵在三個階段中轉變:這些卵孵化成“亞幼體”,並留在沙礫巢中,直到吸收了卵黃囊,準備好從沙礫中鑽出,並在產卵通道中活躍起來。隨着亞幼體的生長,牠們逐漸變成“仔魚”,看起來更像魚類。仔魚會停留在低矮的河岸和倒下的樹木附近,以此作爲對諸如鷺和翠鳥等捕食者的保護。仔魚生長至60-120毫米長,達到”幼魚”階段。出於本能,牠們會遊向Owen Sound港和喬治亞灣的開放水域,在那裹進食並生長,直到三到四歲時達到成熟狀態。一旦成熟,鮭魚會加入秋季遷徒的行列,艱難地迴到祂們出生的河流,繼續牠們的生存週期。</p> <p class="ql-block">進入白標主路,岩石突兀,青鬆挺立,滿眼蒼翠。</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楓葉是小年,不如往年豔麗,藍山的紅葉並不鮮豔,在這裡倒看到了養眼的楓葉,有一股清麗之姿。</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楓樹婷婷玉立,紅黃綠三色交織,艷而不媚。</p> <p class="ql-block">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存在時間可追溯到3.5億年前。史前時期的蕨類植物已被考古學家用於確定地球各層年代。蕨類植物是陰涼森林的象徵,代表着其涼爽而孤寂的氛圍。“Inglis瀑佈蕨類步道”是各種蕨類植物的理想棲息地。</p><p class="ql-block">紀唸Nels・Maher,祂被認爲是安大略省蕨類植物領域的傑出專家之一,並被譽爲“蕨類人”。你會看到Nels和祂的妻子珍在英格利斯瀑佈等徒步區域活動,辨識蕨類植物品種,或者帶領人們進行有指導的徒步旅行,分享祂們的知識和熱情。內爾斯是一位專注的家庭男人,也是歐文桑德鎮的一位長期居民。祂是一位充滿激情的戶外愛好者一一自然主義者、環保主義者、童子軍領隊、蕨類和蘭花專家,以及野生動物攝影師。內爾斯曾在當地的一家商業印刷公司工作,後來成為該公司的合夥人/所有者。內爾斯衆多成就之一,是合著了《格雷和佈魯斯的蕨類植物》,這是一本指南書,有助於識別格雷和佈魯斯郡的蕨類植物。在這裏,祂的遺產得以延續.....蕨類植物特技。</p><p class="ql-block">照片由Jean Maher・Merle Gunby和Grey Sauble Conservation提供。</p> <p class="ql-block">森林植物:懸崖森林的地麵上生長着豐富的植物羣落。許多植物在安大略省的森林地區都很常見,而另一些則僅在以石灰岩為基礎的森林中纔有,例如英格利斯瀑佈保護區內就發現了這樣的植物。在早春時節,綠色葉子的野韭菜簇擁着森林地麵。這些洋蔥味植物是加拿大原住民春季的食物來源。附近有一叢白色的白花山楂。這種不尋常的"Jack-in-the-Pulp"植物有一個紫色的帽狀花冠和三片大葉子。在秋天,花被明亮紅色的漿果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座磚石的原住民遺跡,就知道已經到了Inglis瀑佈。</p> <p class="ql-block">歡迎前往英格利斯瀑佈保護區,這片佔地209公頃的財產由格雷薩佈爾「Grey Sable」保護局(GSCA)擁有和管理。</p><p class="ql-block">英利斯瀑佈保護區是GSCA土地持有資產中的“皇冠明珠”,因爲牠擁有豐富的歷史、壯麗的景觀、廣闊的多條步道網絡,當然,還有一座高達18米的高瀑佈!通過徒步、騎行或雪鞋漫步於蜿蜒的獨特森林類型和尼亞加拉斷崖岩石構造的步道,可以體驗這個四季皆宜的休閒和教育目的地。充分利用你的這次訪問!沿着佈魯斯小徑徒步約二公裏(45分鐘),到達英格利斯瀑佈植物園。在那裏,你會發現來自世界各地以及格雷-佈魯斯地區的各種樹種。此外,還有一個野花草原,這裡棲息着各種鳥類,同時還能欣賞到尼亞加拉斷崖的壯觀景色。再走0.6公裏(15分鐘),你就能到達歐文桑德的哈裏森「Harrison」公園,在那裏可以繼續沿着錫登漢姆「Sydenham」河前行。</p><p class="ql-block">這次徒步旅行是中等/困難的,需要穿着支撐性好的鞋子和服裝。</p> <p class="ql-block">瀑佈上游的一個河閘,岸邊黃黃綠綠的樹葉飄蕩在河水上空,形成一幅秋色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河岸一座老房子,牆麵上的一幅畫活靈活現的反映了早期原住民的磨坊歷史。</p> <p class="ql-block">這兩塊磨坊石是Inglis家族遺留下來的,祂們在此地經營麵粉廠90年,從1845年直到1934年,之後由ADOLPH 和 EMIL HENKEL經營,直到1945年大火燒燬。</p> <p class="ql-block">站在河岸,遠方絢爛一片,出來好幾天了,終於看到了顏色奪目的楓葉。</p> <p class="ql-block">北部Grey鄉村擁有美麗的瀑佈,水流在岩石間跳躍。四條瀑佈都從尼亞加拉斷崖的懸崖上傾瀉而下。在每個位置,水的侵蝕力量都在緩慢地侵蝕着岩石。時不時地,一大塊岩石會掉落下來,然後向下翻滾。你能看到英格利斯瀑佈底部那堆亂糟糟的落石嗎?</p><p class="ql-block">瓊斯瀑佈「Jones」位於歐文桑德以西的波塔沃米「Pottawatomi」保護區。牠以塞繆爾「Samuel」•瓊斯的名字命名,祂的鋸木廠在1850年至1910年間利用瀑佈的動力運作。佈魯斯小徑提供了觀賞瀑佈的絕佳視角,還可以欣賞到歐文桑德的壯麗景色。</p><p class="ql-block">印第安瀑佈位於歐文桑德西北方向,是一座典型的尼亞加拉懸崖式瀑佈。流動的水流衝擊着下方較軟的頁岩和砂岩層,而這些岩石層又位於較硬的白雲岩頂蓋岩層之下。因此,直到落入下方的落水潭之前,水都不會接觸到岩石。</p><p class="ql-block">憂金尼亞「Eugenia」瀑佈是一個"工作中的"瀑佈。牠運行着憂金尼亞發電站,每年產生六兆瓦的電力。</p> <p class="ql-block">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尼亞加拉陡崖列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這是全球368個保護區之一。</p><p class="ql-block">mory on the tip of the Bruce Peninsula.</p><p class="ql-block">這片由岩石山脊形成的區域,是南安大略省最大的林地之一,也是許多不尋常植物物種的家園。超過100個公園保護着這裡的自然和文化特色。而佈魯斯步道沿着懸崖蜿蜒而行,讓徒步者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這一獨特的地貌。</p><p class="ql-block">英吉利瀑佈保護區的有趣地貌和地質特徵:</p><p class="ql-block">植物-超過20種蕨類(狀態-常見和稀有物種)和衆多野花。</p> <p class="ql-block">1842年,來自戈德裏奇「Goderich」的木匠埃利奧特「Elliott」先生在西登漢姆河瀑佈上開始建造一座磨坊,但放棄了這個項目,並將權利賣給了W.C.博伊德「Boyd」先生。</p><p class="ql-block">1845年,彼得「Peter•Inglis」英格利斯,一位新移民的年輕蘇格蘭木匠,發現了這個瀑佈,並設想在此地建造自己的磨坊。祂從博伊德先生手中買下了這片300英畝的土地,並獲得了王室地契。祂在瀑佈的邊緣建造了自己的製粉磨坊。磨坊的動力來自河水,通過一座木製水壩、水槽和水輪進行控製和利用。英格利斯還利用這條河爲一座鋸木廠提供動力,該鋸木廠建在河的對岸,與製粉磨坊相對。</p><p class="ql-block">1851年,彼得和祂的妻子安「Ann」以及祂們的三個小孩伊琳「Ellen」、約翰和喬治,在磨坊東側租了一棟一層的木屋。阿奇博爾德•歐文「Archibald Irvine」擔任磨坊主。</p><p class="ql-block">1856年,托馬斯•迪金森「Thomas Dickinson」</p><p class="ql-block">成為了新的磨坊主。顧客們從遠至科林伍德和森林山的地區步行或趕着牛來到這裡。那些路途較遠的顧客通常會帶上家人,並在這裡露營一兩週。</p><p class="ql-block">1852 隨着生意的蓬勃發展,英格利斯建造了一座新的四層樓高的磨坊。大衛•威爾遜「David Wilson」受僱成爲磨坊主,珍妮特•坎貝爾「Janet Campbell」則在新建的大型兩層石屋中擔任僕人。英格利斯家族又添了三個孩子:威廉、瑪麗•安妮和薩拉「Saras」。這座小框架房屋,連同附近的兩座房屋,被用作磨坊工人的住所。</p><p class="ql-block">1870年代,瀑佈旁的鋸木廠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羊毛紡織廠,由赫弗利「Heverly」和蔡斯「Chase」租賃並經營。這家工廠生產佈料、法蘭絨和毯子。英格利斯家族又購買了一處鋸木廠,祂位於瀑佈下游四分之一英裏的地方。該廠由羅伯特•斯塔剋「Robert.Stark」經營,因此得名斯塔剋鋸木廠。</p> <p class="ql-block">1874年7月,總督閣下厄爾•達弗林「Earl Dufferin,」伯爵曾到訪歐文桑德,其中一站便是英格利斯瀑佈。由於夏季水流緩慢,便製定了一個祕密計劃,臨時築壩蓄水,以便在尊貴的訪客到達瀑佈時呈現一場壯觀的瀑佈景觀。這一嘗試取得了成功,總督閣下對這片自然奇觀一—“北方的尼亞加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1881年,這家毛紡織廠由查爾斯•伍德黑德「Charles Woodhead」先生經營。1883年,先生被雇到這裡工作,並在一年後接管了運營。在接下裡,這家工廠繼續生產高質量的毛織品,包括“彩虹”毯。這是因爲毯子兩端有三條彩色條紋。</p><p class="ql-block">1885年羊毛廠被大火摧燬。牠被重建並恢復運營。</p><p class="ql-block">1886年,威廉•A•英格利斯從祂父親彼得手中接過了這家企業的管理權。祂以“卡斯凱德滾筒「"Cascade Roller」磨坊以及英格利斯磨坊的產品廣爲人知:莉莉白麵粉、五朵佰合麵包粉、國王品味糕點粉和禧年爆裂小麥粉。在一戰中,來自英格利斯磨坊的麵粉跟隨軍隊來到了海外。</p><p class="ql-block">1889年,威廉•英格利斯在磨坊附近建了一座大磚屋。</p><p class="ql-block">在這裏出生了兩個兒子,維克多和路易斯。</p><p class="ql-block">1901年,當彼得•英格利斯躺在病牀上時,羊毛紡紗廠第二次被燒燬。牠從未重建。斯塔克鋸木廠也在這年停止運營。</p><p class="ql-block">1912年,春季的一場毀滅性洪水沖毀了瀑佈頂部的羊毛水壩和引水槽。隨後洪水繼續向下流去,摧毀了空無一人的鋸木廠。一座新的混凝土水壩被建造,並由威廉•肯尼迪父子公司安裝了鋼質引水槽。當時負責磨坊的是喬治•畢蒂「George Beattie」。</p> <p class="ql-block">1923年,威廉•A•英格利斯去世,其兒子維克多和路易斯接管了磨坊的運營。原先的舊磨石已被戈迪和麥卡洛夫婦安裝的現代機械所取代。在生產的巔峯時期,這座磨坊的日產能達到100桶或200袋。</p><p class="ql-block">1932 年,英格利斯兄弟關閉了這家企業,結束了以家族姓氏經營長達87年的驚人紀錄。該物業被出售給了歐文桑德市,以換取水權。</p><p class="ql-block">1933年,阿道夫和埃米爾•亨克爾購買了磨坊,並將麪粉出售給國家雜貨商和洛佈勞斯。</p><p class="ql-block">1945年,麪粉廠被大火完全摧毀。在戰爭時期,建築材料難以獲得,因此重建計劃最終被放棄,該財產被出售給威廉•魯克。</p><p class="ql-block">1960年,該財產被Grey Sauble Conservation購買,並作為歷史遺址進行維護。</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瀑佈,接著走白標北上返迴,這裡亂石飛渡,青苔遍地,亦步亦趨的小心行走。</p> <p class="ql-block">穿過Inglis Falls Road,對麵是一個農莊。</p> <p class="ql-block">一片開闊地,又看到了美麗的楓葉,圍著這片開闊地綿延不絕。</p> <p class="ql-block">然後又進入森林。</p> <p class="ql-block">路遇Creamery Hill Side Trail,進入藍標迴返。</p> <p class="ql-block">到達保護區植物園,這是山地森林的介紹:</p><p class="ql-block">該植物園的高地林區地貌特徵爲略微隆起且起伏不平的地形,土壤爲深沙壤士,這導緻了多種混合林物種的生長。其中一些關鍵的代表性物種包括東方白鬆、東方鐵杉和黄棒。與此混合生長的還有更多闊葉樹種,如糖楓、鐵木、黑樱桃、椴木和白榆。 </p><p class="ql-block">在成熟的樹冠覆蓋情况下,林下區域將由地麵覆蓋物和酒灌木構成,例如加拿大李和接骨木。高地則爲狐狸、兔子、鬆鼠等野生勤物提供了絕佳的棲息地;同時還有鳴鳥,如黄鸝、鵪、鵪鶯和山雀等。在支持棲息地的同時,闊葉樹木和灌木地麵覆蓋層也提供了保護,有助於减少土壤侵蝕的影響。因此,高地森林在維護自然生態繫統方麵發揮着寶貴的作用。 </p> <p class="ql-block">先鋒森林:早期演替植物是開始森林再生自然循環的先驅物種。這些植物能夠侵入裸露地帶並生存下來,直到被未來的森林物種所取代。隨着土壤肥力的提昇,這一區域可以支持草類和蕨類植物的生長,最終將導緻開花植物和灌木的出現。典型的先驅灌木物種包括:地杜鬆、九葉樹、接骨木、弗吉尼亞藤和苦味酸藤。隨着植物演替的繼續,早期生長較快的樹種開始顯現,如樺樹、楊樹和桺樹。隨後是生長較爲緩慢的物種,以橡樹和白蠟樹爲代表。最終,當植物演替不再進一步發展時,就會達到與環境之間微妙的平衡狀態。直到某種擾動(自然的或人爲的)再次啓動自然循環。與所有的自然循環一樣,先鋒樹種在補充生態繫統方麵扮演着重要角色,併成為多種鳴禽、小型哺乳動物和猛禽的重要棲息地。</p> <p class="ql-block">根據定義,植物園是“一個種植有多種樹木和灌木以供展示或研究的地方”。英格利斯瀑佈植物園位於英格利斯瀑佈保護區之內,這是一個佔地240公頃的自然環境娛樂區,沿着錫登漢姆河延伸了六公裏。這個位置之所以被選作最初的植物園,即“世界之樹”展區,是因爲其隱蔽的環境和富含營養的昔日河牀土壤。</p><p class="ql-block">植物園的發展由一羣被稱爲植物園聯盟的社區志願者指導。</p><p class="ql-block">我們邀請格雷和佈魯斯地區的居民和遊客來欣賞這裡主要以本土木本和草本植物爲主的自然景觀。雖然植物園的“世界樹木”區域被維護得整潔有序,宛如公園一般,但“格雷和佈魯斯樹木”區域則會保持更加自然的狀態,既鼓勵人們享受休閒娛樂活動,也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希望您能喜歡這次的參觀。</p> <p class="ql-block">在2000年春季,格雷•索佈爾自然保護基金會啓動了一項計劃,旨在提昇並擴展環繞格雷•索佈爾自然保護局辦公室的一片現有樹木園。行政中心以北的一片平緩起伏的21.5英畝土地,為該項目提供了理想的位置。</p><p class="ql-block">這片植物園的設計充分考慮了自然因素,重點展示了格雷和佈魯斯縣的原生樹木和灌木。高地、低地、先鋒林和沼澤林類型在整個植物園中都有體現。種植方式遵循了自然羣落中典型的組合方式。種植地點保持自然狀態,以幫助展示該地區樹木和灌木的典型生長模式。“格雷和佈魯斯地區的樹木”區域還設有開闊的草地、自然再生區域、小徑以及開放式的休閒空間。</p> <p class="ql-block">迴到停車場後,意猶未盡,又開車到達黑色P處,44.550380, -80.929495。</p> <p class="ql-block">首先沿著Palisades Side Trail南下,進入纔知道,路太難走,到處都是青苔遍佈、崎嶇不平的岩石,有時候不得不手腳並用。</p> <p class="ql-block">遒曲的樹根、壁立仟仞的岩石,走起來步步驚心。</p> <p class="ql-block">峰迴路轉,進入一片枯樹林,沉寂無聲。</p> <p class="ql-block">走完藍標,接續白標北上。</p> <p class="ql-block">白標依然是懸崖峭壁,沿著懸崖底部的小路穿梭。</p> <p class="ql-block">白標路遇Raven Nest Side Trail,隻有75米,通向一個觀景臺,到達纔得知,這是一個野觀景臺,遠方雖有麗景,無奈眼前枝葉繁茂,隻看到一星半點。</p> <p class="ql-block">白標比藍標更難走,在亂石間竄來竄去。</p> <p class="ql-block">從地圖上看這個環路隻有2.5公裏,沒想到如此艱難,似乎走了十幾公裏。</p> <p class="ql-block">從Harrison Park Side Trail返迴停車處,今天全程徒步14.5公裏,但後來的路非常險峻。</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五號,今天做獨行俠,停車在Harrison Park Inn Restaurant 停車場,44.545466, -80.937276,沿著Harrison Park Side Trail往北走。</p> <p class="ql-block">哈裏森公園:從劃獨木舟或劃皮艇,到滑冰和滑雪,再到參加那裏全年舉辦的衆多活動之一,哈裏森公園已經為各個年齡段的人們提供了超過100年的充足的娛樂機會</p><p class="ql-block">樂隊亭:最初的皇後公園樂亭很早就被移到了公園內,但在1931年,牠被一座高起的八角形黃色磚結構建築所取代,該建築配有混凝土臺階以及下方的廁所和儲物空間。如今,這裡仍然是一個受歡迎的場地,無論是城市樂隊還是救世軍樂隊都會在這裡表演,或者也可以作為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息。</p><p class="ql-block">娛樂活動:1929年,這座島上建立了一個迷你高爾夫球場。在大蕭條時期,這項遊戲作爲一種相對便宜的消遣方式,進入了流行文化。更爲先進的公園很快便將此項目加入了牠們的景點清單中。</p><p class="ql-block">在蕭條時期,公園裡開始有了溜冰和滑雪活動;為了提供餐飲,酒店也開業了。1935年建造了一個64'x 125的溜冰場;兩年後,為了開展夜間活動,增加了電燈照明。如今的“好心情溜冰場”延續了這一傳統。1939年,通往英格利斯瀑佈的滑雪道得以延伸,使得這座公園成爲一個全年皆可使用的休閒設施,無論哪個季節,這裡都同樣美麗。</p> <p class="ql-block">公園樂隊亭。</p> <p class="ql-block">公園裏秋色絢爛,幾株楓樹紅的似血。</p><p class="ql-block">公園與娛樂:社區中心南側的雙人網球場於1935年鋪設了地麵。在20世紀30年代末,這裡還運營着一個騎馬俱樂部。1937年和1938年,島上曾有一個旋轉木馬遊樂設施,以每年90美元的價格租用了這片場地。1940年,在島上建了一個可容納多達250人的野餐亭。在哈裏森公園,兒童遊樂場一直是深受家庭歡迎的地方—公園島嶼上今天的基瓦尼斯「Kiwanis」無障礙版本鼓勵不同能力的兒童進行協作遊戲。</p><p class="ql-block">這裡是一個舉辦活動的熱門場所,早期這裡主要是宗教帳篷“復興”活動和公民日,當地童子軍會發放免費票,供人們乘坐旋轉木馬、游泳和喫冰淇淋。自哈裏森公園成為城市公園之前,這裡每年都會舉辦解放慶典。最近,人們可以在這裡觀看年度狗狗展覽和北極光節。</p> <p class="ql-block">步行和遠足小徑是約翰•哈裏森在19世紀90年代對這片土地進行的首批改善項目之一。如今,哈裏森公園是城市及週邊地區步道繫統中的一個重要節點,其中包括佈魯斯步道的一段。</p><p class="ql-block">游泳池:在1919年,關於在河流中投放鱒魚的計劃被製定出來,這進而導緻了1925年一個魚苗孵化場的建設。1934年,一個25'x75°的混凝土游泳池在該魚苗孵化場池塘的原址上開放;曾經爲池塘提供水源的溪流現在流入了水箱,並從另一側流出。成人入場費用爲一美分,兒童則為五美分。娛樂俱樂部提供游泳課程。一個用石板鋪麵的涉水池於1937年完工;後來,這裡還增設了自己的更衣室。牠在1950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至今仍在使用。</p><p class="ql-block">哈裏森公園是Owen Sound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充滿許多迴憶的地方,我們很自豪地向遊客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帝王鮭在牠們的元素中:哈裏森公園是歐文桑德鮭魚之旅的亮點之一,這是一條沿着錫登漢姆「Sydenham」河的五公裏探險路線,跟隨每年從城市港口到英格利斯瀑佈的鮭魚遷徙。你可以開車、徒步、騎行或劃皮艇遊覽這條路線,完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每個觀察點了解更多關於鮭魚的信息。鮭魚遷徙的高潮期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具體時間取決於天氣情況。</p><p class="ql-block">鮭魚在此春季放生:每年有超過90,000條鮭魚被引入哈裏森公園的西德納姆河,每條大約有食指大小。牠們在悉德納姆運動員協會運營的孵化池中飼養,7-8個月後當牠們準備“吸水”或走向開闊水域時被放入河中。隻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孵化三文魚能迴到河裡產卵。在野外孵化的鮭魚麵臨着更高的死亡率,隻有佰分之一到兩個返迴產卵。雞條奇努剋「Chinook」鮭魚被視作力量和堅韌的象徵。牠們的自然天敵包括藍鷺和鸕鷥、圓蛤蜊,甚至還有其祂鮭魚科魚類,如鱒魚。</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在秋天來到這裡,可能會注意到鮭魚看起來有些疲憊不堪。在繁殖週期的這段時間裏,鮭魚在經歷了從錫登漢姆河上艱雞的旅程後,身體開始逐漸衰弱,牠們的皮膚失去了原有的銀色光澤,也不再進食,因為止如自然所安排的那樣,牠們在繁殖後不久就會死去。牠們的遺骸在幼魚孵化後會為牠們的後代提供營養,同時也為河流生態繫統中的其祂動物提供養分。</p><p class="ql-block">織佈溪「Weaver」魚苗場位於織佈溪瀑佈以南幾公裏處,就在你目前所在的位置附近。這個魚苗場屬於私人所有,不對公衆開放,不過錫登哈姆獵手俱樂部可以根據要求提供特別的參觀服務。織佈溪的泉水全年保持寒冷,這正是鮭魚所喜愛的環境!你可以沿着織佈溪的木棧道漫步,欣賞瀑佈美景,木棧道位於此處南側,營地和游泳池的西側。</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溪水中,四條三文魚在逆流游動。</p> <p class="ql-block">公園的大道平坦、兩旁的樹木秋色絢爛。</p> <p class="ql-block">跟隨Harrison Park Side Trail藍標行走,不久就進入了碧草叢生的荒地。</p> <p class="ql-block">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綠色的開闊地,這是Parkview Park.一個社區公園。</p> <p class="ql-block">穿過一條馬路,開始爬山,到處都是岩石、青苔,走的氣喘吁吁。</p> <p class="ql-block">這樣險峻的道路對徒步者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有時需要在岩石縫隙間穿過。</p> <p class="ql-block">藍標結束,接入白標主路,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p> <p class="ql-block">凌亂的岩石、溼滑的青苔、粗大的樹根,每一步都很艱難,時刻注意腳下,障礙太多。</p> <p class="ql-block">終於走完了險路,進入一片稍微平坦的枯林,很多樹木已經死亡,隻有乾枯的樹枝挺向蒼天。</p> <p class="ql-block">前路似乎更美,楓景在樹枝間搖曳多姿。</p> <p class="ql-block">踩著地上莎莎的落葉,抬頭仰望,即是美麗的秋顏。</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都沒有看到任何人,在白標快結束時,聽到稚嫩的童聲,原來是老師帶著一帬孩子在賞秋,從小就接觸大自然,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鮭魚(鮭、鱒和紅點鮭)生命週期:</p><p class="ql-block">受晝夜時長變化的影響,鮭魚會從湖的深處游出,開始一段艱難的旅程,迴到牠們作爲幼魚時熟悉的河流中。在上游的產卵地,雌魚會選擇一個沙礫區域,側身躺下並用尾巴或尾鰭挖掘,在沙礫中創造“紅巢”或巢穴。牠們的卵會被放入這些紅巢中,並由雄魚進行授精。</p><p class="ql-block">當卵孵化後,幼魚或“阿萊因”「Alevin」會留在礫石中,直到牠們吸收了大部分黃囊中的營養。準備開始進食時,牠們會從礫石中出來,並在通道邊緣的安靜區域定居下來。這些鮭魚和棕色鱒魚“幼魚”可以在五月中旬左右看到,虹鱒魚幼魚則在六月初出現。隨着牠們的生長,幼魚會停留在低窪的河岸和其祂能夠提供保護、使其免受諸如翠鳥和白鷺等捕食者傷害的結構附近。當幼魚長到三到六英寸長,並且失去了身上的標記*時,牠們就會離開河流繫統,向下遊遷移到湖中覓食並生長至成熟。一旦成熟,即三到四歲時,牠們會返迴其起源的河流,重新開始產卵週期。</p><p class="ql-block">奇努克鮭魚的生存週期結束後,牠們的第一次產卵運行。秋天,牠們富含營養的分解體爲生態繫統補充能量,為後代造福。彩虹鱒魚和褐鱒魚可能會在連續的季節繼續產卵,儘管有些無法在返迴的旅程中存活。</p> <p class="ql-block">人工產卵通道:由於尼亞加拉陡崖構成了一個屏障,阻礙了遷移鮭魚理想的上游產卵區,因此已經創建了幾條人工產卵通道,以協助下錫德尼河沿岸的自然繁殖過程。上游的涵洞確保了夏季水流的持續流動,並在春季防止了極端水流的出現。還安裝了小型攔水壩,以提供理想的產卵區或“池”。這些池子裏填充着大小在兩到十釐米之間的產卵礫石。秋季,人們可以通過這些產卵通道觀察到喬克魚和棕色鱒魚的活動。一些虹鱒魚在秋季時會遷移到河流上游,但作爲春季產卵者,通常在四月末至五月初出現在河流中。</p> <p class="ql-block">白標走完,接Harrison Park Side Trail南段返迴公園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再走第二段,停車在Rockford村莊的黑色P處,44.524182, -80.913753</p> <p class="ql-block">停車場對麵即是Keeling Side Trail的入口,一條筆直的鄉村大道。</p> <p class="ql-block">走在大道上,遠方的楓紅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遠,藍標已分岔,Keeling Side Trail繼續往左,右側入口即是Sydenham Nature Reserve Side Trail,首先進入右側。</p> <p class="ql-block">一條很美的鬆林大道。</p> <p class="ql-block">兩旁的鬆枝舒展開來,互相重疊在一起,構成一個綠色的頂棚。</p> <p class="ql-block">走入一處Hydro One的領地,高架線魚貫而起。</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線橙黃的秋景也美的令人炫目。</p> <p class="ql-block">金黃的秋葉、蔚藍的天空,這樣令人沉醉的色彩,似乎走入了油畫之中。</p> <p class="ql-block">還有這一片夢幻般的鬆林。</p> <p class="ql-block">鬆樹整齊排列,自然形成了一條路,厚厚的鬆枝似一層軟軟的地毯,走起來非常舒適。</p> <p class="ql-block">走出鬆林,進入開闊地,藍天白雲映楓紅。</p> <p class="ql-block">返迴大路,進入左側的Keeling Side Trail.</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遠,要穿越繁忙的十號公路,對麵的藍色入口已有了清晰的標識。</p> <p class="ql-block">過了十號公路,就進入了Inglis瀑佈自然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片美的不真實的秋色。</p> <p class="ql-block">步道的盡頭即是Inglis瀑佈。今天獨自行走,效率很高,從大路返迴,全程二十二公裏。</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六號,兩輛車各停東西兩邊黑色P處,44.550380, -80.929495和44.553805, -80.890079</p> <p class="ql-block">先走一小段Harrison Park Side Trail,這段路徑不長,但是非常險峻陡峭。</p> <p class="ql-block">絕壁懸崖就在身邊,綿延無盡。</p> <p class="ql-block">走不多遠,連接上白標主路,地形更加險要,甚至在無土的岩石上都能長出高挺的鬆樹。</p> <p class="ql-block">層層疊疊的巨大岩石,底部奇蹟般的出現兩個岩洞,再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穿過這個天然的岩洞,繼續向前。</p> <p class="ql-block">麵前出現一口非常原始的水井,這裡有早期原住民生活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這種類型的路走過多次,早已不再陌生,陌生的是這條路徑是第一次行走。</p> <p class="ql-block">經常徒步的旅行者也需要分外小心。</p> <p class="ql-block">視頻中的右手側即是尼亞加拉斷崖。</p> <p class="ql-block">終於走出了這片絕壁,峰迴路轉,進入一大塊開闊的農莊。</p> <p class="ql-block">農莊的秋顏已經點燃了十月的豔麗烽火。</p> <p class="ql-block">高大的楓樹散發著金黃的迷人氣息,地麵鋪了一層厚厚的落葉,隻聽到沙沙的腳步聲。</p> <p class="ql-block">農莊的視野非常開闊,遠方的楓紅若隱若現。</p> <p class="ql-block">好景不長,走不多遠,又見絕壁。</p> <p class="ql-block">這一麵高大的懸崖,阻擋了風沙,也引起了無數旅人深深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這裡層巒疊嶂,絕壁飛崖,隻有我們兩個人踏著簌簌的落葉行走。</p> <p class="ql-block">這樣的路途隻有灰綠兩種顏色,隻有地下的落葉增添了大自然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樹上的白標在引路,是誰設計這樣一條天路?來考驗我們的毅力和堅持?</p> <p class="ql-block">看到前方的白標,終於走出了這狹窄的崖道。</p> <p class="ql-block">然後又進入了一片平坦的枯林,很快到達出口,我們有一輛車停在這裡,這樣的險路,體驗一次就是完美,不想再走迴頭路。</p> <p class="ql-block">下麵的一段是我自己獨自走的,停車在下方黑色P處。44.551435, -80.958615</p> <p class="ql-block">這裏是Derby森林區域,從停車場往北走,這一段不是BT的路徑,是森林的一條路。</p> <p class="ql-block">很快遇到Derby Forest Side Trail,旁邊還有森林路線圖,終於走入正途。</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路不但平坦,而且秋景絕美。</p> <p class="ql-block">竟然看到了鮮豔的野蘋果。</p> <p class="ql-block">不覺時光匆匆過,但見秋顏金色黃。</p> <p class="ql-block">藍標結束,轉入白標主路繼續前進。</p> <p class="ql-block">絕壁飛簷中,眺望遠方,一片蔚藍的水域。</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上非常寂靜,隻有落葉的沙沙聲,偶爾聽到幾聲狗吠。</p> <p class="ql-block">下完三點半,走出了這片森林,West Rock自然保護區,今天徒步十七公裏。</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七號,一天都在下雨,沒法徒步,開啟了開車賞楓模式。首先到了Devil’s Glen省立公園,以前徒步經過這裡,都是從BT進入公園,今天直接從大門進入。</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看到一排排的小木屋,這裡是度假的勝地,下雨天氣降溫,前幾天幹巴巴的葉子變得豐潤了,水靈靈的。</p> <p class="ql-block">然後又到了Nottawasaga Lookout自然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停車在黑色P處,44.404107, -80.263577,下著小雨,從白標進入公園,通過藍標SinghamptonSide Trail形成一條環路。</p> <p class="ql-block">這個自然保護區地勢很高,沿著白標走一段路,這段路就在斷崖上,整條路段都可以觀景。</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幾乎都是盤根錯節的遒勁樹根。</p> <p class="ql-block">地上濕漉漉的,一路上打著傘前行。</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到達EUGENIA瀑佈自然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歡迎來到憂金尼亞瀑佈「EUGENIA」</p><p class="ql-block">憂金尼亞瀑佈在海貍穀「Beaver Valley」地區擁有豐富且引人入勝的歷史意義。從淘金熱到鋸木廠、穀物磨坊,再到最終的水力發電生產,這個村莊有着許多值得講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憂金尼亞瀑佈最初被發現時,有更多的水流從邊緣飛流直下,當地原住民將其稱為“剋維阿德頓多特”,意為“閃光之水”。這座瀑佈是以憂金妮公主的名字命名的,她是拿破崙三世的妻子。</p><p class="ql-block">1853年,桑迪•佈朗利在峽穀下方的岩石中發現“黃金”。這一發現迅速吸引了數佰名探礦者。這場淘金熱隻持續了三週——直到人們發現這些金塊實際上是騙人的“愚人金”或黃鐵礦。佈朗利村每年七月都會舉辦家庭節日,慶祝淘金熱時期。</p><p class="ql-block">佈朗利的力量長期以來推動了當地產業的發展。羅伯特•帕迪於1858年建造了第一座屋,不久後還增設了一家商店和郵局。與祂的兄弟們一起,帕迪建造了一座鋸木廠和一座磨坊。多年來,一個箍桶廠和貼麵廠、一家毛紡廠、一家門窗公司、一家單一木材加工廠以及一家車牀製造公司都在利用這條河流進行運營。</p><p class="ql-block">大約在1889年,威廉•霍格——祂在附近的霍格瀑佈的鋸木廠已被火災摧燬一對憂金尼亞瀑布的力量印象深刻。祂購買了這些瀑佈,打算建造一個小型發電廠。祂希望能爲多倫多市提供電力,但卻被尼亞加拉發電廠出價更高。1905年,一羣多倫多商人成立了喬治亞灣電力公司。祂們計劃在這座瀑佈上建造一座大壩,將河流改道引入通過瀑佈後山的一條隧道,然後流入下方的發電站。</p><p class="ql-block">隨着隧道工程的完成,政府將安大略省溪流的控製權授予了水電委員會。憂金尼亞瀑佈的所有者別無選擇,隻能等待水電委員會收購該地產。然而,出於安全考慮,隧道被炸毀,但其中一座石質入口拱門仍然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到了1912年,水力委員會購買了該地區的地產,並開始建設上游的一座發電站和一座水壩。當水壩建成後,形成了一個湖泊,而憂金尼亞瀑佈的水流量也隨之減少。如今,憂金尼亞湖是一個深受度假者、劃船者和釣魚者喜愛的目的地。而憂金尼亞瀑佈的訪客則可以沿着佈魯斯小徑欣賞到這座30米高的瀑佈的壯麗景色</p><p class="ql-block">Grey薩佈爾保護區於1968年1月從水電公司購買了憂金尼亞瀑佈保護區,並至今管理該財產。</p> <p class="ql-block">瀑佈週邊的鬆林步道,夢幻般寧靜安詳。</p> <p class="ql-block">隧道工程始於1906年2月,並於1907年10月15日竣工。其長度為264米867英尺,寬度爲2.74米(9英尺),高度為2.62米(8英尺6英寸)。喬治灣電力公司的意圖是在憂金尼亞瀑佈頂部建造一座大壩通過隧道將水引至位於山腳下的發電站。不幸的是,喬治灣電力公司隨後破產。隧道被廢棄,並在安全措施下被填平。現在僅剩下位於河流西側的石質入口拱門。</p><p class="ql-block">威廉•霍格於1895年在這個地區建造了第一個發電站。這個發電廠產生了70仟瓦的能量,爲憂吉尼婭和弗萊斯赫頓村的切碎磨坊和照明設備供電。霍格對憂吉尼婭地區電力生產有着遠大的願景;但在祂於1900年去世之前,未能說服任何人相信比弗河能夠產生更多的電力。1905年,一羣多倫多商人成立了喬治亞灣電力公司,並決定建造這條隧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53年,憂金尼亞瀑佈經歷了“傻瓜黃金”熱潮,人們對巨大財富的憧憬讓看到黃金嵌入岩石的兩名男子發誓保守祕密。附近一家人在徒步前往觀賞這奇妙的瀑佈時,很快就對這兩名在下麵祕密採礦的男子產生了更大的興趣。沒過多久,這個一度與世隔絕、未被開發的尼亞加拉陡崖區域成為了格雷縣的人口中心。在三週的“淘金熱”高峯期,超過200名男子前來尋找祂們的財富。然而,這個短暫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很快就有報告傳來,稱所謂的“黃金”其實是毫無價值的黃鐵礦,是騙人的金子。</p><p class="ql-block">安大略水電公司於1914年從喬治灣電力公司收購了這片地產。如今,憂金尼亞瀑佈的水流量已變得非常微弱。</p><p class="ql-block">水量是由安大略水電公司的水壩結構控製的,牠將水分流至一條地下管道,輸送到位於山穀底部的發電廠。在瀑佈頂部穿越河流是非常危險的,因爲大壩隨時可能在不通知的情況下釋放更多水量。</p><p class="ql-block">有趣事實:</p><p class="ql-block">-瀑佈以拿破崙三世的妻子憂金妮公主命名</p><p class="ql-block">-瀑佈高度-30米</p><p class="ql-block">-財產麵積-23公頃</p><p class="ql-block">1988年,發電廠進行了大修。容量現在爲6.3兆瓦。憂金尼亞電站是落基山脈以東所有水力電站中揚程最大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Eugenia瀑佈高30米,兩股水流從斷崖傾瀉而下。</p> <p class="ql-block">佈朗利的發現:</p><p class="ql-block">1852年秋天的一天,佈朗利先生,一個在弗萊什頓村附近的早期定居者,出發去打獵。到了中午,在荒野裏走了五英裏,祂聽到了微弱的水流聲。隨着那聲音的指引,佈朗利最終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大峽穀的邊緣。在祂麵前是一股急流,從懸崖上沖了30米。佈朗利發現了憂金妮婭瀑佈!</p><p class="ql-block">景象荒涼而原始,佈朗利很快迴到家,向鄰居們講述瀑佈的奇觀。幾天後,佈朗利和鄰居朋友一起迴到現場。兩人下到深穀,以便更好地觀賞壯麗的瀑佈。祂們在那裏發現了一個可能的發現。改變了格雷縣的歷史進程。河道兩旁較大的岩石中閃爍着一絲黃色的光芒。“不管怎麼說,”祂們想,“牠看起來像金子!”</p> <p class="ql-block">從瀑佈圍欄遠望,看到的秋色絢爛,丹彤染紅了半山。</p> <p class="ql-block">最後我們來到Hogg瀑佈。牠位於博伊恩「Boyne」河上,位於Grey高地自治市的海貍穀上游地區。雖然隻有七米高,但霍格瀑佈是一個跌落式瀑佈,背景是美麗的雪鬆和硬木森林,從停車場步行即可到達。享受許多徒步旅行和小徑,這些都是由佈魯斯步道保護協會海貍穀俱樂部的志願者維護的。</p><p class="ql-block">霍格瀑佈附近的大部分土地是王冠地,由安大略省自然資源和林業部根據公共土地法進行管理。</p><p class="ql-block">這片王冠土地區域是一個多功能的休閒區。</p><p class="ql-block">請自行清理垃圾,並帶走所有垃圾。</p><p class="ql-block">所有使用者需對自己的安全負責。</p><p class="ql-block">•參觀瀑佈和徒步時請小心。</p><p class="ql-block">•狗狗必須始終在控製之下。</p><p class="ql-block">禁止挖掘或移除植物。</p><p class="ql-block">•在開放季節允許狩獵。</p><p class="ql-block">•禁止未經授權的步道建設。</p> <p class="ql-block">徒步佈魯斯步道為所有人永遠保存一條荒野的絲帶。佈魯斯小徑保護協會 (BTC)是安大略省最大的土地信託機構之一,也是加拿大最長標記步行道的管理者。BTC積極保護和維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尼亞加拉陡崖生物圈內的土地,以保護其生態繫統,造福於所有人。通過與佈魯斯小徑九個俱樂部的合作,BTC通過貫穿這些受保護自然區域的900公裏長的佈魯斯小徑,將人們與大自然連接起來。</p><p class="ql-block">志願者、會員、捐贈者和土地所有者的持續支持使Bruce步道成爲可能。</p><p class="ql-block">請訪問www.brucetrail.org獲取更多信息。</p> <p class="ql-block">海貍穀佈魯斯步道俱樂部</p><p class="ql-block">海貍穀佈魯斯小徑俱樂部(BVBTC)的志願者幫助維護霍格瀑佈的這片場地。代表BVBTC的700名成員——歡迎來到海貍穀!超過270名俱樂部志願者管理着整個山穀中超過2600英畝的其祂土地(這些土地由佈魯斯小徑保護協會和安大略遺產信託公司擁有,以及受到地役權覆蓋的區域)。BVBTC監測並恢復我們所管理的土地,以保護尼亞加拉陡崖的獨特生物多樣性並維持健康的生態繫統。</p><p class="ql-block">在這些土地上,並通過與許多當地私人土地所有者的協議,BVBTC志願者還開發和維護了超過120公裏的主步道和35公裏的側步道,供所有徒步旅行者使用。佈魯斯小徑的這一部分跨越並連接了整個海貍穀—從東北部的瑞土草地,到南部的霍格瀑佈,再到西北部的格裏爾斯維爾和佈蘭泰。</p><p class="ql-block">BVBTC成員喜歡一起維護我們社區的這些步道和土地,以及由訓練有素的徒步領隊帶領的徒步活動、徽章獲得機會和社會活動。</p><p class="ql-block">我們邀請您加入我們的俱樂部,支持這條獨特的Bruce Trail的Beaver Valley部分。</p><p class="ql-block">請訪問www.beavervalleybrucetrail.org獲取更多信息。</p> <p class="ql-block">霍格山的歷史:</p><p class="ql-block">霍格瀑佈是以威廉•霍格的名字命名的,祂於1827年4月5日出生在安大略省的約克縣。1870年,威廉從多倫多的霍格窪地搬到了弗萊舍頓「Flesherton」地區。由於該地區生長着豐富的硬木樹種,如楓樹和榆樹,威廉於19世紀70年代未在此地建造了一座鋸木廠,並將其命名爲小瀑布。然而,這座鋸木廠隻運營了很短的一段時間,於1888年燒燬,再也沒有重建。如今,在瀑佈上游仍然可以找到原建築結構的遺蹟。該地區的樹木已經重新生長,幾乎沒有顯示出曾經發生過的大規模伐木活動的痕跡。隨着鋸木廠被毀,威廉將注意力集中在憂金尼亞的一家雜貨店裏。在1895年,威廉對一種利用流動水產生電力的發明產生了興趣。</p> <p class="ql-block">之後,祂在艾格尼絲瀑佈上游的海貍河沿岸開發了一個水力發電站。祂的計劃是將產生的電力出售給多倫多,爲當地正在建設的新有軌電車繫統供電。但不幸的是,亞當•貝剋(後來成爲爵士)也在尼亞加拉瀑佈開發了一個規模大得多的水力發電站,於是多倫多將合同授予了貝剋,而不是威廉•霍格。威廉無功而返,祂將注意力轉向了艾格尼絲「Eugenia」鎮上的雜貨店,直到幾年後去世。</p><p class="ql-block">威廉發電站的遺蹟仍然存在,可以在憂吉尼瀑佈保護區找到,那裏距離這裡不遠。</p><p class="ql-block">小瀑佈後來爲了紀唸祂而改名爲"霍格的瀑佈",從此以後一直被稱爲"Hogg’s Falls"。</p> <p class="ql-block">鋸木廠和木材土地出售:</p><p class="ql-block">在格雷縣阿美西亞鎮,距離Flesherton站約四英裏,Flesherton車站,位於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線上。該鋸木廠位於小瀑佈,佔地約400英畝。</p><p class="ql-block">林地週圍還有其祂林地。這棟建築主要建立在石基之上。機器狀況良好,由一個23英寸的勒費爾輪驅動,動力充沛,位於36英尺高的水位之下。這裡有一臺大型圓鋸用於切割原木,兩臺小型圓鋸用於切割木板條和掃帚柄,還有一臺規尺車牀用於加工掃帚柄等。此外,還有一臺帶有接合器和打包器的瓦片加工機,整體配置十分完整。水力資源非常出色,水流非常穩定。此外,這片土地上還有其祂幾個不錯的木材加工廠址。山穀中的這片土地被認爲是全國最好的。當這裡的木材被採走後,這個地方將是一個絕佳的牧場。這爲一個務實、精力充沛的人提供了進入這種業務的好機會,因爲這個地方將以優惠條件出售或出租。</p> <p class="ql-block">霍格瀑佈管理小組和步道網絡改善項目(2019年至2023年),在2019年,八個組織開始合作,以幫助保護受到嚴重威脅的環境並提昇遊客在霍格瀑佈週圍的體驗。這些組織包括:安大略省北部發展自然資源和林業部(土地所有者)、海貍穀佈魯斯步道俱樂部(BVBTC)、格雷縣、格雷高地自治市、尼亞加拉懸崖委員會、格雷蘇佈勒保護局、安大略公園,以及最近成立的區域旅遊組織(佈魯斯格雷錫姆科)。這一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霍格瀑佈步道網絡改善項目”(TNIP),該項目於2023年春季完成。項目包括三座新橋梁、木板步道、重新規劃並新建的步道、改進的標誌牌以及這個歡迎信息亭。</p><p class="ql-block">這個項目是由海貍穀佈魯斯小徑俱樂部的志願者領導和管理的,實際的建造工作僅僅依靠俱樂部志願者的專業技能和大量努力纔得以完成。</p> <p class="ql-block">Hogg瀑佈位於清新自然的環境中,白色的水流與週圍綠色的鬆樹形成一幅流動的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下完雨,楓葉變得明亮而鮮豔,雨淅淅瀝瀝的下了一天,開車賞楓300多公裏,徒步七公裏。</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十月十八號,停車在Jones Falls自然保護區紅色P處44.560754, -80.990675,圍繞保護區路經徒步。</p> <p class="ql-block">歡迎來到瓊斯瀑佈和Pottawatomi保護區,佔地293英畝的物業由格雷•索佈爾保護協會擁有,擁有悠久的歷史、開闊以及美麗的苔蘚覆蓋的岩石、季節性奔騰的瀑佈以及兩處觀景臺。當地信息可在你身後的歐文桑德交通公司大樓獲取。小心這裏,有高崖和陡坡,請沿着小徑行走,遠離懸崖。</p><p class="ql-block">瓊斯瀑佈距離這裡隻有短短的五到十分鐘的步行路程。穿過木橋,沿着河流右側前行,直到到達金屬拱形人行橋。跨過這座橋,瀑佈的頂部就在前方左側。有經驗的徒步旅行者,如果穿着合適的徒步鞋,還可以進行一段具有挑戰性的15到25分鐘的徒步旅行,到達瀑佈的底部。然後再次跨過拱形金屬人行橋,向右轉,繼續沿着河岸上方的陡崖脊前行。大約250米後,注意一個岔路口,牠會將你引向一條陡峭的右轉小路,穿過一個大裂縫,下坡,越過鬆散的岩石,到達瓊斯瀑佈的底部。</p><p class="ql-block">其祂徒步選擇包括兩處絕佳的觀景臺,在那裏你可以俯瞰歐文桑德山穀,向東可以看到歐文桑德和喬治亞灣。此外,還可以沿着美麗的格雷蘇佈勒保護基金會紀唸森林遺址下方的懸崖邊緣漫步。</p><p class="ql-block">這個繁忙的斯普林芒特「Springmount」十字路口曾經是一個充滿工業和娛樂的地方。1850年,塞繆爾•瓊斯在波塔瓦托米河上建了一個蒸汽動力鋸木廠,牠背靠河邊,就在拐角處,麵對着現在的21號公路。這些木材被用來建造許多市中心的建築。</p><p class="ql-block">在同一時期,瓊斯瀑佈酒館和酒店非常熱鬧。這座酒館由威利-佈朗於1855年建造,是當地人的熱門聚會場所,直到1918年,酒館建築被移作穀倉使用。</p><p class="ql-block">記住,隻拍照,隻留下腳印。這個網站上有很多步道,建議你在步道交叉點留意地圖,或者跟隨我們宣傳冊或網站www.greysauble.on.ca上的地圖,在那裏你還可以發現其他美妙的格雷薩佈勒保護區的房產供你探索。</p> <p class="ql-block">歐文桑德市是格雷縣最大的社區,擁有繁榮、歷史悠久的市中心以及衆多公共服務設施,包括一家地區醫院、學院、娛樂中心、圖書館、省政府辦公室、銀行、餐廳、博物館和畫廊。</p><p class="ql-block">一農貿巿場格雷縣CP鐵路步道,牠提供全麵的住宿,包括酒店、汽車旅館、民宿和露營地,並在西一街1155號設有季節性遊客信息中心。</p><p class="ql-block">這座城市是羅西劇院、湯姆•湯姆森藝術畫廊、每週一次的農夫市場和三家博物館的所在地。每年都有衆多節日和活動舉行;更多信息請訪問www.owensound.ca •該地圖是根據各種來源彙編而成的,僅供參考、格雷佈爾保護管理局 (GSC)不對地圖中包含的所有信息的準確性負責,也無法保證其準確性•GSC根據《安大路成員數據交換許可》提供的數據,包括2017年安大略女王印刷商及其許可方的材料•未經許可,不得複製。這並非一份勘測規劃圍。</p> <p class="ql-block">首先走一條環路Merle Gunby Side Trail。</p> <p class="ql-block">一路林木蕭疏,秋色連波。</p> <p class="ql-block">一座鐵拱橋橫跨溪流,背景是油油的綠色。</p> <p class="ql-block">Jones瀑佈已經可憐的沒有多少水流,隻剩一麵斷崖。</p> <p class="ql-block">瀑佈自然保護區有兩條環路,走完Merle Gunby Side Trail,開始走白標環路,路遇絕壁。</p> <p class="ql-block">低矮的鬆樹分列兩旁,中間是堅硬不平的岩石。</p> <p class="ql-block">地上滿是落紅,凌亂成泥。</p> <p class="ql-block">白標與Memorial Forest Side Trail組成環路。</p> <p class="ql-block">斷崖像一麵石牆,牢固的矗立在路徑一側。</p> <p class="ql-block">林中的鬱鬱金黃染遍了秋天。</p> <p class="ql-block">踏葉前行,隻聽得見莎莎的腳步聲。</p> <p class="ql-block">兩座巨大的懸崖之間有一道窄窄的石巷,供遊人通過。</p> <p class="ql-block">走完瓊斯瀑佈自然保護區兩條環路,接著走Springmount Forest 森林,東向,有一段穿過公路,楓情紅艷。</p> <p class="ql-block">穿過馬路,通過這個木梯爬上斷崖。</p> <p class="ql-block">走上斷崖,就是一片平坦的草地。</p> <p class="ql-block">青青的草地上跑過來兩隻羊,可惜我們沒有食物。</p> <p class="ql-block">這段路途比較堅硬,兩旁蒼鬆翠柏,帶來蓬勃生氣。</p> <p class="ql-block">這段路比較平坦,通過Chalmer Quarry Side Trail返迴第七街,今天徒步16.5公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