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公园游记

c班 金瑱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声震地裂云开,钟韵九霄引月来。南京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不仅是皇城报时中心,也是京师迎王、接诏、选妃等重大庆典场所。清康熙南巡曾登临此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我便来到了这里研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京鼓楼公园的鼓共有26面,有2面大鼓和24面小鼓,东南面的大鼓代表日,西北面的大鼓代表月,每一面大鼓以外还有12面小鼓寓意12个月,小鼓则共有24面代表24节气。我们现在还能看见小鼓。小鼓虽然叫小鼓,可是直径也有1.5m,我举起手来才刚刚能碰到小鼓高的一半,可想而知当年敲大鼓的鼓手应有多么高大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想着何老师便开始教我们108敲鼓法,口诀为紧18,慢18,不紧不慢又18。(何老师用紧3,慢3,不紧不慢又3拍)的拍手或拍腿表示。紧3一个为拍手;慢3一个为拍手,拍腿,拍腿;不紧不慢又3拍手,拍腿。紧18慢18的时候,它每一组分为两个九来记,心中默念时还挺像一首儿歌。偷偷告诉你,其实108敲法中的108也有寓意,它寓意12个月加24节气加72候(一候等于5天)呢。是一年不同计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清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踏过有600年历史的楼梯,来到2楼,来看清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鼓楼不再是用来报时,而是用来存放“圣谕碑”。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两江总督王新命等官员,为了讨好康熙皇帝,便让十万民众与官员夹岸跪送,跪送了整整几十里路,康熙皇帝心中忧虑而非喜悦。他认为江南官场存在奢靡之风,官员粉饰太平、追求表面文章。于是康熙当即停船,召见两江总督王新命等官员,告诫他们应“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要求官员务实为政,关注民生,杜绝虚浮奢靡。听后两江总督王新命等人感想深刻,次年(1685年),他们将康熙的训诫刻于石碑,立于明代鼓楼的台座正中,并建碑楼保护,此碑被称为“戒碑”或“圣谕碑”。碑文内容直指官场积弊,强调官员应廉洁奉公、体恤百姓,是清代江南廉政建设的重要指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沧海桑田,民国时期这里誉为首都五大公园,现在,鼓楼公园已经两次入选金陵48景,成为市民们休闲娱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鼓清碑,民国首都盛景;天翻地覆,今日金陵新妆。南京鼓楼,回响着帝国往昔的辉煌,更奏响了南京城新时代的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