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的桃花源——贵州兴义峰林布依

风浓紫秋

<p class="ql-block">  山水间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贵州兴义峰林布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月二日,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们驾车来到贵州兴义的峰林布依景区游玩。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下午三点左右进入的,此时,阳光正好,过检票口,沿着一条小路往里走,一旁是一家家挂满布依服饰的旅拍店铺,深深的扎染蓝沉淀着天空的蓝,一旁是流水、水车和高高的山峰。穿过大门,路似乎更窄了,两旁的山更绿,树上挂着红色小灯,隐约听见流水声,往里走,望见两旁的山上有一排排的深褐色吊脚楼,流水汇成小溪,流成小瀑布,带给你一些意外和惊喜。“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走到山边的一排亭子,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中眺望,远处,是一座座锥状黛色山峰,起伏绵延到天际,宛若一片壮阔的峰林,近处是数百栋布依族传统建筑依山势错落排开,吊脚楼悬于崖畔,灰瓦覆顶,木柱雕花,在金色的夕光中泛着光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俯瞰山底,是一湖碧水,平缓清澈,绕村寨流向远方,好一派山环水绕的美丽风光。令我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词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令我恍若走进“桃花源”中,只不过此间是徐霞客描绘的“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是峰林山水间的桃花源。 </p><p class="ql-block"> 峰林环抱之中峰林布依景区,拥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锥状峰林群,被誉为"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有着600多栋布依族传统建筑,如吊脚楼、鹅卵石房等构成建筑博物馆,完整保留婚俗巡游、八音坐唱等1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里,石砌粮仓垒叠如积木,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与火红的辣椒;鹅卵石垒成的屋墙斑驳古朴,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藏着山间的故事,这不仅是布依族人的村落,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宏大的建筑群与万千峰林相融相映,仿佛自然与人文在此达成了千年契约,共同书写一部活着的建筑史诗。</p><p class="ql-block"> 晚霞中,我们沐着阳光,走在半山腰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里,两旁林立的古朴木质吊脚楼店铺,有传统的蜡染布依族衣裙,还有贵州美食,也有奶茶、冰浆等冷饮,也有“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峰林布依”的打卡点,还有吊脚楼上悬挂的五星红旗,人来人往,很有节日氛围,传统与现代相融,霞光与灯光相交,恍如走在天上的街市。 </p><p class="ql-block"> 沿着光滑的石阶来到山脚的水边,伫立眼前是高耸的锥形峰林,橙色霞光照着峰尖,宛如戴上金冠,还有依山傍水而建的一层层房屋,也笼罩在晚霞中,脚下缓缓流动的绿水,漫步在如画的山水间,你的心是沉浸的,时光是缓慢的。 </p><p class="ql-block"> 沿着流水穿过水边的吊脚楼,也渐渐走进四合的暮色中,峰林布依的夜惊艳登场。</p><p class="ql-block"> 灯火自屋檐、石墙、湖畔次第亮起,整个景区被点亮,孤峰、石笋、石芽等地质景观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神秘与美丽,将整个古寨勾勒成流动的星河。 </p><p class="ql-block"> 吊脚楼的轮廓被暖黄灯光温柔包裹,石阶与木栏镀上金边,高高的木塔变幻着七彩灯光,朦胧温馨,恍若仙境。漫步其间,仰望村落,层层叠叠的光晕与远处峰林的暗影交织,一片璀璨辉煌,宛如灯光与星河的对话。 </p><p class="ql-block"> 夜色更浓了,人也更多了,人潮聚集在月亮桥两岸,等着看无人机表演和绚丽的打铁花。随着无人机的飞来的声音渐近,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深蓝的夜空,无人机组成的一轮圆月挂在空中并流泻彩色的烟花,一会儿有幻化成“峰林布依欢迎你”“祝全国人民国庆快乐”等字样,天空每变化一个图案,地上的人群就响起一阵欢呼声。</p><p class="ql-block"> 我们因为有事要出去了,就坐上返程的电瓶车,透过玻璃,看无人机在天空上排出“国庆”两字和花朵,还有渐行渐远的灯光和人流。 </p><p class="ql-block"> 峰林布依,是一场自然与人文的双生盛宴。当峰林的石峰赋予它筋骨,布依族的文化为它注入魂魄。走进这片山水间的桃花源,你会听见山在歌唱,夜色在吟诗,看见时光慢行。 </p><p class="ql-block"> 回望峰林布依,石峰如守护神般静立。 </p><p class="ql-block"> 寨子灯火绚丽,流光溢彩,恍若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