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结同心】散文:金风玉露一相逢

时光晓晓

<p class="ql-block">文字:时光晓晓</p><p class="ql-block">图片:时光晓晓</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6932569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秋风裹挟着桂香,掠过玉露凝结的草叶,便想起了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千古绝唱,也想起爱情最本质的模样。秦观的笔触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之约,凝练成人间最珍贵的浪漫图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那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情事,有一段人间四月天的开始和秋风悲画扇的结局。所幸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没有被命运粉碎成尘,时光给了他们一个永恒的距离,并且给了一个相逢的机遇。一年一度,他们用一年漫长的分离,换取这一日短暂的相逢。那一刻,秋风是织女织就的云锦,寒露是牛郎竹筐的晨露,当他们在鹊桥上相会,秋夜的银河泛着粼粼的波光,星辰成了“永结同心”的爱情注脚,这一天,天上银河,迢遥光年,只属于他们,没有世俗的计较,没有门第的考量,没有物质的权衡,只有灵魂与灵魂的直接对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结同心”四个字里,藏着中国人对爱情最深的期许。“永结同心”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生的承诺。不是短暂的激情,而是长此以往的陪伴。每当黄昏,我散步在家附近的沿江步道上,几乎都会与一对银发老夫妻相遇,他们携手散步,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他们步履从容,偶尔低语,目光交汇时眼角漾开的笑意,诠释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坚定,真正的同心,不在形式的庄重,而在心灵的契合,不在誓言的华丽,而在日常的相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里,当物质主义席卷而来,现代社会的情感焦虑往往源于对“永结同心”的功利化解读。当相亲市场变成物质条件的博弈场所,我们更需要秦观笔下的那份纯粹。当我们的手指在婚书上按下指纹的刹那,不仅是在缔结世俗的契约,更是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仪式,让两个独立的灵魂,在时光的洪流里成为彼此永恒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时光的长河回望,元稹曾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悼亡诗,辛弃疾在元夕的“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是命运精心安排的剧本,而白居易在浔阳江遇见琵琶女时,却道“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些穿越时空的情感共振,让“永结同心”始终是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浪漫: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细水长流的坚守,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平淡日子里的相濡以沫。就像秋风与玉露的相逢,看似偶然,却蕴含着四季轮回的必然。当两个人都能以最本真的模样相遇,不喧哗,却自有声;不张扬,却深植心底。在每一个寻常的晨昏里,在每一次无言的陪伴中,那份静默的同心,便已胜过了世间所有的风花雪月,才是抵御岁月流转最温柔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