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游记——河西走廊之敦煌

老张

<p class="ql-block">  敦煌是我们这次西北之行的最西端,再向西行200多公里就到了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星星峡,现在已经是新疆哈密的地界。阳关就在敦煌附近,这里不再是戈壁滩,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现在看来“西出阳关无故人”想表达的是阳关之外就不合适人类居住。</p> <p class="ql-block">  敦煌有两个著名的景点,人文的是莫高窟,自然景观的是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先来到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自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过丝绸之路得到极大的加强,佛教也经由西域的大月氏、安息等地传入中土,公元68年,洛阳的白马寺得以建成,佛教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p> <p class="ql-block">  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贾,敦煌附近的一些名门世家,为了让自己生意兴隆、多子多福,开始寻找建立佛像进行供奉的办法。而在山体上开凿石窟、并在里面塑佛像是比修建寺庙更有性价比的办法。所以,从1600多年前开始,在莫高窟的山上开始有人开凿洞窟,之后历经五代十国、隋唐,一共开凿了2000多个洞窟,其中最大的洞窟内的佛像高达近30米,均为石胎泥塑,窟内的石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自清朝末年在莫高窟修行的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来,莫高窟已经蜚声世界,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盛唐时期都绘画、音乐、宗教、神话故事等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呈现。由于窟内不能拍照,所以无法配图。</p> <p class="ql-block">  来莫高窟只能亲眼看见其中的几个洞窟,目的是真实的感受一下,然后可以在传统文化、佛教两个方向进行更多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不远处就是鸣沙山月牙泉,一个历经千年而存于世的奇景。鸣沙山在风的勾勒下,形成了山顶美妙的曲线,日出、日落的时候一半是阴天面,另一半是阳面。</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就在鸣沙山脚下,形式月牙的一汪绿水,在白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澈。</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边的一块小绿洲上,有树木、建筑,里面的水月观音雕塑一看就是唐朝风格的。</p> <p class="ql-block">  日落时分,阳光一点点的从月牙泉朝鸣沙山上移动,最后在山顶留下一抹金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