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段长城,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一次携手攀登,是一次集体的成长礼。2025年10月15日,燕山中学高二、七年级的学子共赴蓟州黄崖关,在以“脚步丈量探新知,研学赋能向未来”为主题的研学之旅中,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合作诠释担当,完成了一场知行合一的思想淬炼。</p>  <p class="ql-block">篇章一:精心谋划,理论先行——为思想“武装”</p><p class="ql-block">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对此次研学活动高度重视,校领导精心筹划,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富有成效。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特别开设 “行前理论课”,由高二思政教师范旭娜主讲。</p><p class="ql-block">       范老师将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课堂巧妙前置,以“唯物论”、“认识论”和“文化自信”作为三大利器,为同学们进行思想“武装”。她引导大家思考:“长城的砖石如何决定其精神象征?”“为何亲身攀登是获得真知的必经之路?”这堂课,为同学们的黄崖关之行装上了“哲学的透视镜”与“认识的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篇章二:携手攀登,砥砺前行——用汗水“淬炼”</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黄崖关,雄浑壮丽。攀登之路,是对意志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在这条向上的征途上,最动人的不是独行的身影,而是集体的暖流。“加油,拉住我的手!”“坚持,马上就到烽火楼了!” 同学们相互鼓励,彼此搀扶,汗水与笑语交织,疲惫在与同伴的击掌中消散。当最终全员成功站上最高敌楼,极目远眺,山河尽收眼底时,那份共享的成就感和澎湃豪情,是对“奋斗精神”与“团结精神”最鲜活、最深刻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篇章三:任务驱动,团结协作——让智慧“闪光”</p><p class="ql-block">       在自由活动时间,各班级化整为零,积极投入到基地精心设计的主题任务中。“全军复诵” 声中,是声震云霄的集体荣誉感;“我是文豪” 笔下,是才思泉涌的文化自信;“城中玄机”与“将军之令” 面前,是集思广益、分工明确的团队智慧;“寿字之谜” 的探寻路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细心感悟。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不是个人的独秀,而是团队力量的胜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沟通、协作与担当,将课本上的“团结精神”化为了生动的实践。</p>  <p class="ql-block">篇章四:硕果盈枝,心声激荡——让感悟“开花”</p><p class="ql-block">       研学归来,思想的种子已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同学们用各种形式,抒发内心的澎湃与深思。</p><p class="ql-block">       笔尖流淌的敬仰:一行行文字,是理性与情感的融合。高二(6)班孟凡镇同学写道:“当我和同学们一起爬上顶峰,我才懂得,长城的‘团结精神’不止于历史,更在我们彼此的搀扶里!”方寸手抄报,尽显万里情。一张张精心绘制的手抄报,不仅生动记录了同学们对长城壮美与厚重的无限敬意,更笔触细腻地描绘了其承载的千年智慧与不朽坚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镜头定格的真情:面对镜头,同学眼神坚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为祖国拥有这样的文化瑰宝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我要把这份自豪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掌握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篇章五: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为成长“奠基”</p><p class="ql-block">      此次黄崖关研学,是我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生动实践。它超越了简单的游历,实现了理论与现实、个人与集体、历史与当下的三重共鸣。</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不仅用身体验证了哲学原理,更在相互鼓励中懂得了关怀,在团队任务中学会了合作。他们感受到的,是祖国山河的壮美,是中华文化的深邃,是“四个自信”的根基所在。他们的意志在攀登中磨砺,品格在协作中升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长城般愈发坚固。</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      行走的课堂,让知识有了温度;集体的暖流,让成长有了力量。燕山中学的学子们,在黄崖关长城这座永恒的丰碑上,不仅读懂了民族的精神密码,更用青春的实践演绎了团结奋斗的时代内涵。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必将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激励他们以更加团结、自信、昂扬的姿态,共同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编辑:范旭娜</p><p class="ql-block">初审:姚智鑫  李国栋</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晓军  杜汉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