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老街

俞信霞

<h3>  陕西榆林,有一个别具一格的雅称——驼城。</h3> <h3>  骆驼雕塑 表明榆林古城的别称——驼城,又有沙漠之城之意。其源于榆林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h3> <h3>  榆林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北台指的是明长城上最大的烽火台——镇北台,南塔指的是临近老街、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的榆林“八景之一”的凌霄塔,在榆林古城南城门威远门前可看到南方有一座高高的宝塔耸立在山头上直刺云霄,这就是凌霄塔<br>  榆林老街形成于明成化年间。全长2公里的老街上,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由南至北纵列排开,形成独树一帜的“六楼骑街”历史风貌格局,使老街享有“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经南面的镇远门进入榆林老街,2.18千米的老街上,依次排列着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道路从楼阁的柱子间穿过,楼仿佛骑在街上,所以,老街又叫六楼骑街。一条不长的街上串联了6座宏伟的古代楼阁,乃全国罕见。 古城街巷纵横交错。常官巷、李学士巷、吕二师巷……各有特色,难怪老舍先生惊叹古城是“小北京”。 </h3> <h3>  镇远门</h3> <h3>  南门</h3> <h3> 文昌阁<br>  文昌阁俗称“四方台”,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因其楼基平面为四个正方形石墩台而得名,又因二层和三层楼阁上供奉掌管人间文运之事的文昌帝君像好魁星神像,备受温热学士是尊崇。全楼为十字歇山顶重檐三道水纯木结构。楼总高19米,楼基为4座长宽约5米的石质墩台,全楼底层为十字形通道。文昌阁是民间传统“泥娃娃会”场所。<br>  文昌阁于1951年拆毁,2006年在原址上复建。</h3> <h3>  万佛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为榆林唯一的一座寺院式大楼,坐北面南,是重檐歇山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底层为青灰砖砌筑的四孔窑洞式城台,洞可穿行,南北过往车辆,东西供行人通达。台上建两层木结构楼阁,中隔一分为二,成南北两院。南院下层为三间殿,中殿供奉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左右殿分别供奉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上层供如来三身佛。北院下层为千手观音殿,上层为藏经阁。万佛楼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重要建筑之一。</h3> <h3>  星明楼,建于明嘉靖年间 颇具诗意之美。星明楼,为木质方形结构,楼的底层为4个大青石墩,基墩间留十字通道,每基墩竖7根巨柱,共28根巨柱支撑全楼。总高达20米。抬头仰望,斗拱层层叠加,额枋与檐枋环环相扣,设计精巧,造型独特,雕刻精美,既起到支撑屋顶的作用,又形成繁复的装饰效果。力学与美学巧妙结合,折射出古人的高超技艺。</h3> <h3>  钟楼为仿西洋式建筑,现楼为1921年所建,通高24米,三层砖木结构,基台设四通街拱洞,二、三层外用水磨青砖包砌,配以欧式门窗。楼内遍布书法家题刻,如“南控乌延”“北临雁塞”等楹联,三层顶端中央建木重檐八角亭,曾悬挂报时大钟,故名“钟楼”。</h3> <h3> 凯歌楼原名怀德门,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为“二拓榆阳”时的南城门。此楼为榆林诸楼之冠,是六座楼阁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br> 楼高约20米,长30米,宽28米,台下有由南到北的券洞。楼基为砖拱洞门,上有二层木楼建筑,分南北两院,南院有牌楼一座,楼的四角建有对称性的钟鼓角楼。整个建筑既有明代楼殿的形制,又有家宅的影子,让人称奇。<br>  明正德十六年(1521),明军击败入侵蒙军凯旋,在此门前举行了祝捷仪式,由此改怀德为凯歌镂。<br>  凯歌楼于1975年文革中拆毁,2006年在原址上复建。</h3> <h3>  鼓楼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1976年拆毁,2004年复建。鼓楼台基为窑洞式十字拱券结构,四门洞连通街道,台上建二层楼、木牌楼和配殿,采用重檐歇山顶木楼形制,兼具报时、传警功能。一面门额上题着“鼓楼”,另一侧则题着“古谯楼”。鼓楼也叫谯楼,所谓谯楼就是古代城门上建造用来望远的楼。最初的鼓楼历史久远,那时兴许是古城里的最高建筑,登楼远眺,忆往昔边塞风情,鼓声盈耳,恋旧日古城情思。</h3> <h3>  老街牌楼“榆阳揽胜”、“漫步驼城”</h3> <h3>  老街牌楼“时值金都”、“大漠珍藏”.</h3> <h3>  老街牌楼 上额“政通人和”、“天宝物华”、“地灵人杰”;“国泰民安”、“日月光华”、“山川毓秀”。<br> </h3> <h3>  牌楼悬挂的匾额“榆林吕二师下巷”,落款为“毛泽东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牌楼旁的墙壁上挂着一方木牌,注明“呂二师巷 巷内住有吕氏兄弟二人,进学任师,人称吕二师,故名。</h3> <h3>  榆林古城旅游小巴穿梭于骑楼六楼之间。</h3> <h3>  老街,像一幅鲜活的图画,既保持了古朴的意境,又展示了时代的色彩。中国红古朴典雅、石板青沉稳大气、星星点点的深褐色韵味悠长,古朴的建筑和新中式的现代气息相互交织,老街的夜色最是让人流连忘返,璀璨的灯光为老街增添了些许庄重与华美,夜幕里灯光下的古老建筑投射出温暖的影子,人们在月色烘托下尽情享受着“古朴自然、古香古色、恬淡宁静”的岁月静好,享受着烟火人间的盛世繁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