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堰塞湖群,以独特的火山地貌、冷矿泉和丰富的生态闻名,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及国家级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北饮泉是中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一处著名矿泉景点,位于药泉湖东南150米的石龙岩西侧,因地处南饮泉北侧而得名。作为世界三大冷泉之一(与法国维希、俄罗斯纳尔赞齐名),其泉水透明无味,含有阳离子、阴离子、二氧化碳及少量放射性元素,水温恒定在5.5°C</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火山岩的褶皱里藏着岁月的岩石上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的碧波宛如画卷,唯美景致,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让人忘却世界的纷扰。</p> <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聊边赏景,摄影师钱老师为我们在这美景中留下美好的靓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漫步池边,一步一景,每一步皆成诗行,处处皆可入画,与风共舞,尽享自然之韵。</p> <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火山地质为主题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其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它保存了14座形态完整的火山锥体,包括</p><p class="ql-block">1719~~1721年喷发的老黑山与火烧山,形成64公里的裸露熔岩台地及380余处矿泉眼等世界罕见遗迹,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五大连池二龙眼泉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镇药泉景区内,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天然冷泉泉水,源是88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白垩纪矿水层,地下</p><p class="ql-block">200米处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3°C左右,富含钾、钠、钙、镁及偏硅酸等微量元素,水质达到国际免检标准,清澈甘甜,可直接饮用。当地人称其为“洗眼泉”或“明目泉”,其矿物质含量符合医疗矿泉标准,具有保健功能。泉眼处设有双龙石雕,泉水从龙口喷涌形成微形瀑布。周边环境清幽,背靠药泉山和钟灵寺。</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大剧院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位于松北区文化中心岛内,由建筑师马岩松设计,以其独特的异型双曲面造型和卓越的声乐效果闻名,其建筑外观如雪峰与绸带,与冰雪之城和松花江湿地景观相融合,内部采用自然光照明与声乐优化设计,实现无扩音原声演出。</p> <p class="ql-block"> 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龙街88号,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堂,主穹顶高53.35米,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墙体为清水红砖,搭配洋葱头式穹顶和帐篷顶造型。始建于</p><p class="ql-block">1907年,原为沙俄随军教堂,后历经重建,1932年竣工,成为远东最大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 斯大林公园位于松花江南岸,是一座融合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的带状开放式公园。建于1953年,公园全长1750</p><p class="ql-block">米,沿松花江堤而建,绿树成荫。园内保留了大量俄罗斯古典风格建筑,如江畔餐厅、铁路俱乐部等。16组艺术雕塑如《天俄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等点缀,其间形成露天艺术长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其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人行道面积1274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称中央大街。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明片。建有欧式风格建筑,主要景点有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等。</p><p class="ql-block">2023年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1957年抗洪胜利而建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园内,塔高22.5米,塔基采用块石筑成,象征堤防坚固。塔身浮雕再现了抗洪抢险场景,顶端为工农兵与知识分子组成的青铜雕,回廊则绘有抗洪壁画。塔底数字铭刻了1932年</p><p class="ql-block">(海拔119.72米)和1957年(海拔120.30米)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作为哈尔滨市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央大街北端的核心景观,更承载着市民的集体记忆——本地人常在此凭江远眺,感受“去江沿儿”的市井情怀。该建筑于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保护受《文物保护法》严格规范,禁止擅自修缮或迁移。从设计到文化内涵,防洪纪念塔均展现了哈尔滨人民在灾难中淬炼的坚韧与团结。</p> <p class="ql-block"> 雄伟壮观的松花江大桥横跨在松花江上,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松花江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在江畔欣赏这唯美景致,微风轻拂心弦,尽享自然的温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8日,我们结束了东北、内蒙、漠河、北极村等大东北之行,2025年9月 19日全身心愉快地乘上了从哈尔滨开往泰州的绿皮列车,经过</p><p class="ql-block">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回到无锡温馨的家。</p><p class="ql-block"> 在这16天的旅游日子里,我得到了导游和旅友们的关心、鼓励和包容,一路顺利、开心快乐,深感欣慰,真是不枉此行。</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别感谢老同学过丽娟、吴毓英和钱德行一路关心、帮助,并在途中拍摄了许多精美的摄影作品,为我制作美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我终身难忘。值此表示衷心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