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缅怀英烈

北国风光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的初夏,常飘着细碎的雨。雨丝落在米哈伊洛大街旁一栋米黄色建筑的断墙上,洇湿了墙面斑驳的弹痕——这里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遗址。</p> <p class="ql-block">1999年5月7日那个漆黑的夜晚,三枚导弹划破夜空,将宁静撕碎,也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名字,永远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当年,邵云环顶着炮火穿梭在贝尔格莱德的街巷,用笔记录下南联盟人民的苦难与抗争;许杏虎和朱颖这对年轻的夫妻,把婚房安在使馆宿舍,白天奔波采访,夜里在灯下整理稿件,他们总说“多写一点,国内就能多知道一点这里的真相”</p> <p class="ql-block">如今,遗址旁立起了纪念碑,白色的碑石上,三位烈士的名字清晰而庄重,“缅怀烈士,珍爱和平”八个字,被阳光照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 2日上午我们乘大巴来到了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原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带着鲜花与素菊,悼念三位烈士,轻轻放在碑前;当地的塞尔维亚老人,也会拄着拐杖慢慢走近,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中国朋友,我们记得”</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时间会冲淡记忆,但站在这里就会明白,有些记忆从不会褪色。</p> <p class="ql-block">那不是遥远的历史,是邵云环笔下“硝烟中依然绽放的郁金香”,是许杏虎日记里“想早点回国,带朱颖去看北京的秋天”的平凡心愿,是烈士们用热血告诉我们的道理: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总要有人为它挺身而出,总要有人为它守住底线。</p> <p class="ql-block">如今,中国早已不是1999年的中国,我们有了更坚实的力量守护和平、捍卫尊严,但这份“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这份对英烈的缅怀,从未因时光流转而减少分毫。</p> <p class="ql-block">凝望着这片土地,我们轻轻鞠躬,把思念埋在心底,也把传承扛在肩上:好好活着,好好奋斗,便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贝尔格莱德的“中塞友谊广场”上,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p> <p class="ql-block">很少有人知道,这片承载着文明对话的土地下,沉睡着1999年5月7日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三枚导弹曾在此撕裂夜空,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生命永远定格。</p> <p class="ql-block">从使馆遗址到文化中心,这片土地完成了从伤痛记忆到友谊象征的伟大蜕变。</p> <p class="ql-block">当地老人会带着孙辈来访,讲述当年民众自发守护遗址的往事;中国游客则在参观文化中心后驻足碑前,在沉思中读懂“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醒与“和平来之不易”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2021年,这座融合了中国山水画设计理念的建筑竣工,烈士纪念碑也回迁原址,白色碑石上“缅怀烈士,珍爱和平”的字迹与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辉。</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弹痕早已被岁月抚平,但遗址下的记忆从未消散,文化中心的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伤痛不该滋生仇恨,而应孕育更坚定的和平力量。</p> <p class="ql-block">作为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这里早已成为中塞文明交流的热土。教室里,塞尔维亚学生跟着老师临摹隶书,笔墨香漫过走廊;</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山海志合”书画展上的《生命之花》等作品,将巴尔干风情与东方美学巧妙融合,吸引民众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活动室里,太极课程的参与者从白发老人到孩童,一招一式间流转着文化共鸣。这些场景恰是对烈士们的告慰——他们曾用生命守护的真相与正义,如今正以文化交流的形式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前的鲜花从未间断。每年5月7日,中塞两国人士都会齐聚于此凭吊英烈,塞尔维亚官员总会提及“中国在我们最艰难时给予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静静流淌,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迁。从使馆遗址到文化中心,从炮火轰鸣到弦歌不辍,这里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座纪念碑,镌刻着霸权主义的野蛮与英烈的忠魂;更是一座桥梁,以汉语课、书画展、太极拳为纽带,让中塞友谊在文明互鉴中愈发坚固。</p> <p class="ql-block">如今,文化中心的灯光每晚都会亮起,如同废墟上崛起的灯塔。它照亮的不仅是贝尔格莱德的夜空,更是伤痛中重生的希望,是跨越山海的友谊,是英烈用生命守护的和平愿景。</p> <p class="ql-block">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在证明:最坚定的纪念,不是铭记伤痛,而是带着逝者的期许,让和平与友谊代代相传。</p>